走笔生态电谷低碳新城 持续创新是跨越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典型内陆中小城市,保定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同时肩负着维护京津生态安全和保护白洋淀的重任。怎样找准城市定位,在新一轮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掌握先机?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保定搭上了可再生能源产业这一朝阳产业高速发展的“顺风车”,探索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整合高新区资源,打造出光伏、风电、输变电、储电、节电、电力自动化等六大新能源产业体系,持续创新,凝神聚力建设“中国电谷”。
如今,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确定的包括上海在内的两个低碳城市之一,保定以“电”字号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目前,高新区已聚集了170多家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较2005年增加了100多家,光伏产业增长15倍,风电产业增长21.5倍,出口创汇增长近16倍;培育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英利集团已成为全球第二、国内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中航惠腾成为世界第二、全国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引入中国兵装集团、国电集团等战略投资,搭建起“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等六项国家级政策平台,“中国电谷”成为国家认可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平台。
2009年,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56.4亿元,同比增长35.4%,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一倍多,对传统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15.2%,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4个百分点,成为保定现代制造业中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行业。高新区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是持续创新为其注入了跨越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高新区六大产业集群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路径,占领了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前沿。英利公司依托技术创新使切割硅片厚度达到了目前国内最薄的180微米;六九硅业采用世界领先的新硅烷工艺生产太阳能及电子级多晶硅材料,其产品纯度最高达到9N以上;中航惠腾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风电叶片制造技术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引领国内风力发电叶片发展趋势,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中国风电叶片市场的状况;华翼自主研发的2兆瓦风电叶片成功下线,3兆瓦海上风机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高新区鼓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加大投入和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技术,促进现有产业升级和提升竞争层次,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该区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仅2009年即对重点企业发展投入9300余万元,培育有独到之处、创新能力出众的“种子”企业。以点带面,由重点企业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3项,培养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实施国家专利项目580项,参加国家标准制定80项、行业标准制订94项。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