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山西 >> 正文

尾矿变林地沟壑成良田 天镇生态修复治理走出一条好路

Eedu.org.cn 作者:赵志成 安玉坤    资讯来源:山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18


    天镇县逯家湾镇,是塞北大地上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镇,一段时间内,因为私挖滥采一度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如今,在县乡两级政府的严厉打击下,私挖滥采的毒瘤已被彻底清除,但是留下的一座座沙丘,一条条沟壑,该如何处理?2013年7月11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该镇。一路走来,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沙丘如山、沟壑满地的乱象,见到的却是土地平整、林木苍翠的景象。一问当地人才知道,这都是该县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功劳。

    “以前,一眼看过去都是坑坑洼洼、疙疙瘩瘩,最深的大坑有100多米。现在可不一样了,不但填平了沙坑,而且还把以前的荒坡荒山变成了耕地和林地,真叫一个好!”逯家湾镇上湾村村民逯利和这样对记者说。而在逯家湾镇夏家沟村,记者见到了村民李军。据他讲,原先在他家地头不足200米处就有一个大沙坑,沙土随风四散,大有侵蚀之势,老李日日担心,一是怕私挖滥采死灰复燃,二是怕采沙留下的沙坑没人理睬,是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老李每天都要到工地上溜达溜达,遇到工地缺人手的时候,他会主动上前帮忙。“这宽拓拓的地,看着就叫人心里踏实。”老李指着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平整出来的耕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逯家湾镇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区,规划面积1万亩,今年3月31日项目全面开工,现已完成治理面积6600亩,实现占补平衡造耕地、造林地2500余亩,修复平整土地4090亩。逯家湾镇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只是该县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一部分,全县生态修复工程从北到南共划分六大片区,总面积40万亩,概算投资6.736亿元。该县依据生态修复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全县实际,本着“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目前已按照轻、重、缓、急,以丘陵地和荒山地为主,根据修复区地形特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土地现状,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景观及经济效益,采取多树种、多模式进行修复,最大程度发挥生态修复经济效益。(记者赵志成 通讯员安玉坤)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