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安徽 >> 正文

人水和谐惠民生

Eedu.org.cn 作者:赵梅 王恺    资讯来源:安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8

  今年秋冬春连旱,肥东县梁园镇包岗村村民轻轻一拧水龙头,甘甜的清水喷涌而出,再也不用到1公里外的一处老井排队挑水。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列入民生工程以来,全省解决1317.2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规划内295座大中型、156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发展民生水利,惠及人民群众,是我省加强水利建设凸显的鲜明特色。

  工程水利保民安

  去年9月6日,界首市普降暴雨,加之上游客水来袭,颍河水位迅速上涨,超过警戒水位1.75米。住在河边的村民魏庆林告诉记者:“要是过去,下这么大的雨,我这屋里早就进水了。现在坝子筑这么高,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 ”原来,界首市境内沙颍河治理工程,涉及堤防加固28.9公里,护坡护岸工程11处,新建维修涵闸、排涝泵站16座,水利工程让老百姓睡了安稳觉。

  家住在漳河边的繁昌县平铺镇种粮大户曹仁宏也有同样感受。 “前些年漳河的水一涨,我的几百亩水稻就完了。这几年,漳河埂加高加宽了,比以前牢固多了,所以我又多承包了水稻田。 ”繁昌县对总长39.6公里的堤防进行填塘固基、堤身除险加固和部分堤防锥探灌浆,圩口加固后大大提高了防洪标准,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保障。

  据省水利厅负责人介绍,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各地始终突出民生,完善水利防洪工程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建成各类堤防总长2万公里、水库5300多座、水闸1.09万座、机电排灌站1.63万处,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39处,全省有效灌溉面积总计达5180万亩;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减灾效益累计超过5000亿元。

  “十一五”期间,我省七大灌区粮食年生产能力提高约41.5万吨,年农业总产值增加近60亿元,因水利因素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过去五年,仅淠史杭灌区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开发建设,年新增节约农业灌溉用水24219万立方米,年增产粮食17.94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民生水利纾民困

  “自来水接进家,我家与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洗衣机、热水器也能派上用场了。”9月14日,定远县吴圩镇高埂村村民李维光拧开水龙头高兴地说。

  数据见证变化,从4.6亿元到52.77亿元,从2万余处到6万多处,从212万人到1246万人,我省“十五”到“十一五”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建成工程和解决不安全饮水人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对控制疾病传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肥东县撮镇建华新村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水质咸涩,村民们疾病多发。通过合肥市自来水管网延伸,老百姓能喝上城里人使用的自来水,真正喝上了放心水。 ”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去年霍邱县老圈行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加固前因部分坝段坝体渗漏仅蓄水900万立方米,加固后蓄水1300万立方米。在今年抗旱中,确保了下游10万亩水稻秧苗栽插。

  今年我省遭受秋冬春三季连旱,严重影响着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河湖生态。为此,我省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灌区和泵站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电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同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速,列入国家新一轮规划304座小(一)型水库共安排中央专项资金7.36亿元,省级补助资金3亿元,资金已安排到全部水库。据测算,去年年底完成的295座水库除险加固,直接保护了下游1400万人口安全。

  资源水利解民忧

  “去年,我们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全亏了水利设施基础条件改善。 ”潜山县双峰居委会党委书记张复庆介绍说,“村里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后,4300多亩农田的灌溉排涝设施得以完善,为农业集约化经营提供保障。 ”

  显然,水利绝对不是旱了灌、涝了排这么简单,而是如何从全局优化配置水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丰枯悬殊,我省水资源情势不容乐观。中西部重点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开展、引江济巢和淮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提高了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60多年来,我省水资源调控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327亿立方米,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若没有孔岗站提水灌溉农田,我们村1500亩农田可就要绝收了。 ”肥西县新华村村支书张能保告诉记者,孔岗站是肥西县小农水重点项目中的工程,今年大旱中电灌站抽水满足了该片灌区的用水需求,确保灌区小麦丰收和水稻秧苗用水,直接经济效益近500万元。

  据悉,我省小农水建设以节约水资源为主,在提升粮食产量同时最大限度地省水,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截至目前,我省已全面完成2010年度39个小农水重点县和13个专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投资6.8亿元;共新建或改造小型水源工程3000余处、灌溉渠道整修衬砌1650公里、建设喷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万亩、清淤疏浚排水沟道1600多公里等。未来10年,我省将进一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水利受益区1000万亩。

  让水真正有利于民,从控制洪水转向洪水管理,实现人水和谐。建设淮河流域粮食生产能力核心区,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十大皖江干堤巍然屹立,确保沿线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防洪安全……多年来,大江大河基本实现岁岁安澜,百姓安居乐业奔小康。(赵梅、王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