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南京垃圾分类办公室赴台“取经” 不分类重罚

Eedu.org.cn 作者:孔小平    资讯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6

  焚化场 一般垃圾用来焚烧发电

  抵达八里垃圾焚化厂时,起初还以为它是个现代写字楼,这座垃圾焚化厂居然是国际著名的建筑师团队——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外观采用的是与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类似的玻璃帷幕设计。据焚化厂人士介绍,它在外形上就积极拉近了与附近居民的距离,这里建筑很现代,很多电视剧和MV来取景。而且它也是免费供市民参观的,只要申请就可以,目前已经接待了180家单位,1.9万人参观。

  焚化厂还建了休闲中心,有温水游泳池,3公里登山步道、环保小木屋、环保梦工场、低碳中心,以及参访中心,都供市民免费使用,当然这些也都是八里焚化厂与附近居民相处以柔克刚的方法。

  登山步道开放很久了,是用垃圾焚化厂发电收入兴建的,方便附近居民登山锻炼身体。温水游泳池是循环利用的产物,就是用焚化厂的废热用来加温游泳池,游泳池长35米,宽25米,池深1.2米-2米,最大可以容纳150个成年人一起游泳,还有儿童游乐区、书报区以及运动器械区和家长休息区等,都免费提供给市民用。

  环保小木屋有两房一卫一厅,可同时供2-6人居住,采用太阳能、风力及焚化厂产生的电等绿色能源。环保梦工场,原名为“居家拾拾乐”,这里将垃圾转化为创意品,像鸡蛋壳可以变身为木偶娃娃。另外,这个焚化厂还是个教育基地,免费提供给市民参观。并且焚化厂还花大力气,帮助居民培育了在当地消失很久的野百合。

  在垃圾焚烧方面,它处理的生活垃圾70%来自市里的工厂,30%来自居民家中。记者观看了垃圾焚烧过程,垃圾投入炉内,炉温维持在850°-1050°,由垃圾产生辐射热能自行燃烧,垃圾即为燃料,不需添加助燃能源燃料。垃圾燃烧产生热能,蒸汽涡轮机带动发电机,每小时可发电3.5万千度,20%用于该厂,80%则输入电力系统,可供4万户居民用电,既利于环保,又开发新能源。

  该焚化厂负责人表示,当初选址在这里时,附近居民反应非常激烈,不过现在一步一步的与他们拉近了距离,如今居然还有居民来这里办婚宴,一次可以摆30多桌。

  垃圾填埋场 日渐变成生态园区

  新北市三峡碳中和乐园是一个关闭了10年的生活垃圾掩埋场,不过,如果不看园区里这样的字样,你可能就以为这是个生态园区,因为鸟语花香,蝉鸣不断,绿色葱葱,没有异味。

  目前这里主要产生沼气和废水。沼气主要用于发电,现在园内的电能主要来源于此,可以自给自足。此外,废水经过物理、化学处理后,成为中水,每天大约产生150吨中水,除了园内绿化浇灌外,其余部分通过洒水车用于新北市马路冲洗。

  园内还有三座绿色环保小屋,市民可以进行预约,来免费居住,享受低碳生活。

  在三峡碳中和乐园,记者遇到了新北市陈先生一家五口,夫妇俩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正跟随着记者访问团,听园区讲解员郭鸿源的解说。

  陈先生告诉记者,三峡碳中和乐园里有一个绿能树屋,他们在网上预约排队了3个月,才轮到他们,刚好三个孩子,分别上幼稚园、小学和中学,特地带他们来体会绿色和低碳。

  这个绿屋只有3间房间,可以住6个人,网上预约排队很火爆。这天,他们也是刚刚抵达,放好行李,看碳中和乐园里一片鸟语花香,树屋对面就是各地施工移出的大树,新北市的气温在28摄氏度左右,所以还有蝉鸣。“最关键的是,一点味道也没有,不说它是一个多年的垃圾掩埋场的话,一点也想不到我们是住在一个垃圾堆上。”

  一路还看到“树木银行”,这是掩埋场的一大特色,这里存的不是一张张钞票,而是一棵棵珍贵的老树。那些因为道路拓宽、公共工程兴建而被迫迁移的大树,该何去何从?本着“老树无价”的宗旨,为了给这些树木一个栖身之处,2005年起,这里就开放场区作为“树木银行”,以妥善安置这些老树。如今,这里共收容了近500棵树木。记者看到,这些老树一排排栽着,很有林荫大道的感觉。

  台北市环境保护局资源回收队陈队长介绍,市民丢弃的旧家具、破损家具经回收后,重新喷漆、修理,作为再生家具标价售卖。所得利润也被用于资源回收。

  考察启示

  科学收运垃圾 还要赏罚分明

  随团的南京市城管局等人士表示,台湾推进垃圾分类的做法给了他们不少启示。

  首先,台湾强烈推行垃圾分类,同时也规划科学。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如利用电视网络、在学校举办绘画、演讲比赛活动、向社区发放传单等,成立义工大队、中队、小队向社区发放传单进行宣传、在居民倾倒垃圾时进行监督与指导。

  2000年7月1日,台北垃圾处理费随垃圾袋征收的新政实施。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率先垂范,7万多名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派驻全市各个垃圾收集点,坐镇指挥。所有公务员怀揣垃圾袋推介新政。

  他们还建立了科学的垃圾收运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同时要做好配套后续服务,像台北共有100多条垃圾收运线路,要求垃圾车像公交车一样准时,垃圾装车地点、时间等信息作为台北人生活中重要资讯,要及时、广泛告知片区居民。台北目前还保留有53个固定的垃圾投放点,路边密布的便利店也设有垃圾分类桶。方便有事错过了垃圾车的市民。

  另外,监管严格,赏罚分明。2000年7月起,台北市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不分类则拒收、处罚。投放垃圾时有专人抽样检查居民的垃圾袋,如发现没有按规定分类,会被罚款1200元到6000元新台币。

  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市民开始自觉分类,垃圾量锐减,垃圾袋使用数量减少,费用也减少,从而激励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原垃圾掩埋场区域建立的碳中和乐园、公益游泳馆、郊野公园等,请市民参与其中,市民切身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环境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