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
许吟隆:“整体来说,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全球包括中国在内,适应工作做的不够。不管多么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趋势还将继续,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这在将来会越来越重要。”
1日,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的许吟隆教授的话让很多人赞同。许吟隆是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中国农业领域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权威专家之一。
当天,中国代表团就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成就和挑战举行了一个主题研讨会,和各国嘉宾进行经验交流。在许吟隆看来,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严重自然灾害,包括南方出现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西南大干旱等现象都显示,中国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许吟隆:“我们适应气候变化也做了很多工作,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取得很多成绩。问题是以前适应气候变化都是被动的。我们从现在开始,整体转变适应战略思路,由被动到主动适应。”
由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业减产、生存环境恶化和贫困人口等问题需要引起更大重视。非洲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赛尼?阿尔法在发布会上说,气候变化正在成为非洲面临的最大敌人。如何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正在成为很多国家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域。当地主管规划的负责人、宁夏发改委副主任马忠玉说,他们很早以前就已经采取了措施,来适应新的情况。“宁夏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和减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搬迁了66万人口,政府投资也很大;加大了环境治理强度,小流域和沙化治理,在全国都是做的最好的。研究开发适应能力技术,抗疫性强的农业品种;通过教育强化人民,包括让老人到小孩他们懂得适应方面的知识。”
适应气候变化的成功经验需要推广,这不仅对中国有益,也能造福更多人。莱索托森林保护局的官员莫绍在听完中国代表的发言后说,通过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能找到更有效的措施:“这或多或少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东西,特别是宁夏在生态人口的迁移方面的一些做法。在莱索托我们存在着相似的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大片大片的草场正在消失,我和同事们都认为,也许中国在这个方面采取的战略正是我们所寻求的答案。”
2009年,英国、中国和瑞典共同发起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旨在提升中国和其他国家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该项目组负责人古奇曼先生认为,中国在最近几年取得的成就显著,未来的路径也很清晰:“我认为中国对待气候变化的态度是认真的,中国第一次把适应气候变化写入了五年计划里,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显示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关切。关于气候变化中国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当然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我认为总体来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国内的环境和氛围是建设性的。”
但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还有很多路要走。中国农科究院许吟隆教授说:“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我们在行动,也做了一些工作。以前在减缓上做了很多工作,我个人认为,国内适应工作要加强。怎样调整对策,资金使用有效性需要加强,对额外需要投入的,我们没有澄清,有些事情没有做。我们和其他国家交流,找到合作领域,一起采取行动,适应气候变化。”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