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节能行动:“一增一降”的辩证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今年前8个月吞吐量突破2亿吨,港口吞吐量增长13.9%%,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4.2%%。
这是青岛港集团“一增一降”转变港口发展方式,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世界大港创造的奇迹。
节能减排是港口科学发展的“命门”
7年前,青岛港年耗电达2亿多千瓦时,耗煤6580多吨,耗油37000多吨,耗水250多万吨。
“数字给青岛港敲响了警钟,抓好节能减排,青岛港义不容辞。”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在全港干部职工大会上说。
建设现代化世界大港,关键要从根本上转变港口生产方式。为实现节能减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青岛港集团出台了对三级班子和两级机关1194页6488项内容的考核办法,节能减排是重要的考核内容,月月考核兑现。对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做了详尽的责任分工,指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考核标准。为使这些标准能够完全落实到基层,青岛港通过建立起五级管理格局,将节能减排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落实过程中辅以严格的考核,对节能减排问题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王论诚告诉记者,为了防止煤尘、矿粉污染,青岛港利用自己研制的专利产品抑尘剂喷淋抑尘,对运输矿石出港的汽车进行冲洗,对煤炭、矿石等散货垛用篷布苫盖,并建设了2公里的防风抑尘墙。从事煤炭、矿石作业的前港公司职工“把煤粉、矿粉当作面粉”,生产作业中随身带着小扫帚,对洒漏的煤炭和矿粉随见随扫,为货主减少了损失,也保持了地面清洁。
“十五”以来,青岛港年吞吐量增长了两倍多,综合能源单耗却下降了28.34%%,年均降低4.2%%。
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的“引擎”
8月28日,交通运输部在青岛港举行了“交通行业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启动仪式暨学良节油工作法座谈会”。
“学良节油”工作法是对拖轮作业总结提炼而成的行之有效的“十种”拖轮操纵节油法,即:低速航行,双机单用,多点停靠,单机航行,最大力矩,借力航行,平稳变速,冷车慢行,空档滑行,“稳、准、省”。2006年至2007年,“亚洲二号”轮节约燃油159.5吨,按每吨燃油平均5500元计算,“亚洲二号”轮共节约生产成本价值人民币87.7万元。
红光吊车是耗油大户,每千吨操作量耗油达到67升,而且排放废气,污染环境。青岛港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与生产厂家一起进行了“油改电”技术改造。被推为全国交通行业首批20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青岛港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项目,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将柴油动力改造为电力驱动后,单箱能耗下降40%以上,单箱成本节省70%%以上。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十几个港口得到应用,年节油约2000万升。
“十五”以来,青岛港投入资金8.27亿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454项,其中30%%的成果被直接用于促进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青岛港人共同的责任
熟知船型提前准备,大车到位;针对车道控制小车,精确到位;控制速度折线起升,一次到位;选好目标定位精准,下降到位;听从指挥操作轻准,颠钩到位;千锤百炼人机合一,同步到位。
这个“勋山六到位桥吊节能操作法”是青岛港全员唱响节能减排“大合唱”的缩影。此法推广后,每台桥吊每作业一个自然箱就能节省17秒的操作时间,按照2008年预计作业570万自然箱计算,所有桥吊一年就能节省用电约520万千瓦时,可节省电费约490万元。
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落实,青岛港做到了人人关心节能减排,个个落实节能减排,每个职工都千方百计为节能减排献“金点子”、搞“小发明”。
多年来,青岛港坚持充分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发动职工奉献“金点子”,并对优秀“金点子”给予表彰,每年都收到上万条职工奉献的“金点子”,其中有许多是节能减排的“金点子”。
数万个节能减排的“金点子”和“小发明”,为青岛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