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
一位姓郑的村民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村里建了污水处理站,我们的生活污水像城里一样直接进了下水道,不再像以前那样各挖各的地沟,各倒各的脏水了。”毛家村生活污水进入村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是山东省威海市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把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两大难”变身为新亮点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威海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创建生态市的重要内容,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处理农村环境保护的两大难点——污水和垃圾问题,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优化了居住环境,使农村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五种模式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
记者在乳山市乳山口镇毛家村采访时,提起生活污水,村民们都感慨颇深,他们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各家污水随意排,经常漫到大街上,遇到阴天下雨,脏水有时会倒灌回院子里,为这吃了不少苦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的问题如何解决?乳山市根据各镇建设规划、经济发展现状和污水排放量,合理规划布局污水处理设施,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投资200万元在乳山寨、海阳所、乳山口、徐家、南黄等镇建设污水处理站。根据设计要求,南黄镇建成运行的处理污水站每日处理居民生活污水量达400吨,其余4家处理站每日处理污水量为200吨。
截至目前,乳山市的13个镇中,8个镇建成或在建日处理能力200吨~4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0座,其余5个镇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如何才能解决农村污水乱排乱放污染环境的难题?威海市创新农村污水处理方式,积极推进镇、村污水处理。
据了解,威海的农村污水处理主要有5种模式:一是鼓励有能力的自建。对镇、村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根据产生污水量鼓励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周围镇村合建。对相邻较近且经济实力稍弱,可以合建污水处理设施;三是利用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动员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污水处理厂处理量允许的情况下,吸纳企业周边的镇村污水进行处理;四是城市周边接纳入市网。对城郊的镇村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由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集中处理;五是因地制宜的建氧化塘、人工湿地、沼气池等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沼气池后,人畜粪便都能得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既处理了生活污水,又促进农民增收,还改善了农村环境。
威海市还进一步完善了污水处理体系,去年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2座。其中,市区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工业新区污水处理厂、初村污水处理厂深海排放工程和张村、桥头工业园污水泵站,铺设污水管网109公里。乳山投资3亿多元对城南河、炉上河实施了雨污分流和沿河绿化,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升级改造,铺设污水管道15公里,新建4座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和集中处理率实现双提高。
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清运
前不久,随着4辆密闭式压缩垃圾车在威海市经济开发区崮山镇和泊于镇开始清运农村生活垃圾,这标志着全区94个村居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了集中处理,在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结束了全区农村长期以来随意倾倒垃圾的历史。
在文登市张家产镇车卧岛村,村里干净整洁,原来农村里常见的草堆、粪堆、垃圾堆都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标有“讲究卫生、人人有责”字样的垃圾箱。和张家产镇一样,米山镇、文登营镇也被列入文登“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在米山镇,每天都由各村的保洁员将村民放在门口的生活垃圾收集起来,送往指定的生活垃圾箱,再由文登环卫处的垃圾清运车对镇区及周边10余个村50个垃圾箱的垃圾进行清理、装车,统一运至文登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整个过程没有二次污染。
为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威海市按照“城区向城郊拓展,乡镇向农村延伸”的思路,探索出了一条“谁产生、谁负责、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新路子。威海市经区采用的清运方式是以村居为单位,定点设置垃圾桶,1000人以上的村及镇驻地每天清运一次,1000人以下的村两天清运一次,垃圾车直接进村收集,实行密闭式运输,减少了垃圾的二次污染,实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全区94个村(居)全面实施了“村收集、区清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运行机制。
威海市要求,各镇要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垃圾中转站或设置垃圾箱,配置垃圾收集车等必要的垃圾清运设施,各镇郊村也将设置垃圾箱或垃圾收集点。
200名市、县级联络员上岗履责
随着100名市级联络员和100名县级联络员于今年1月正式“上岗”履责,标志着威海市新一年度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幕正式拉开。
为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威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要求以“三清”(清理草堆、粪堆、垃圾堆、清理乱搭乱建、清理漫流污水)、“三化”(硬化街道路面、绿化村庄庭院、亮化主要干道)为主要内容,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以开展争创“绿美亮净”星级示范村活动为载体,将环境综合整治与村在绿中、包村联户、沼气改厕和农村社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机结合,集中精力和财力,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基础相对薄弱的600个村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威海市要求,每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都要编制综合整治规划,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实行联络员制度,分别从市直单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各市(区)科级领导干部中为每个村选派一名联络员,实行“一对一”联系,指导调度20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哪里来?威海市建立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今年市财政将市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预算增加到1200万元,各市区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安排配套整治资金。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各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工作重点,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导检查制度。
威海市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联络员考核办法》,按照日常考核与年终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从整治检查验收情况、日常考核情况、满意度测评情况三方面对联络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将最终评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联络员”。
为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威海市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定、群众办、群众说了算,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对新完成的整治工作及新上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切实维护好村容村貌。
干净整洁的文登市河北新村 穆兴义摄
短评
莫让农村成为生态文明短板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是环保工作的薄弱地区。
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转变历程,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近几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有效模式,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为农村环保的进一步加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例如,浙江省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江苏省开展了以“六清六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川等省实施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山东省环威海市出台实施了《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通过5种处理模式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则探索实施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有效改善了农民人居环境。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农村环保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只有拉长农村环保这块“短板”,坚持城乡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