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三年,看看西溪湿地生物的变化情况
日前,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省林业厅森林资源处、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及浙江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相聚西子湖畔,就“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经过论证,专家组通过了该方案。
据了解,“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由市林水利局组织,委托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具体实施。项目计划通过对湿地公园内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植物和植被等9大门类生物进行系统调查和监测,并与建园初期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得出生物多样性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成果进行绩效评估,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今后的生态管理和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据悉,该监测项目为期三年,将于2013年结束,届时将形成系统的监测报告。
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也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专家表示,整个西溪湿地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对这一系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西溪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的生态功能,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