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获批
《温州城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近日通过市政府批复,市区将开始打造慢行交通。可能有人质疑,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为什么还要提倡“慢”?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称,打造慢行交通就是为让快的更快,慢的更加舒适和安全。
所谓慢行交通,是指行人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行人步行和自行车的通行。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举例说,现在很多人短距离出行都选择开车,如果换成使用慢行交通工具,那道路就会变通畅一些。打造慢行交通,最终是为了缓解交通难。另外,慢行交通出行方式还具有能耗少、无污染等优点。
据了解,该规划范围以中心城区为主体,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规划设计中心城区“一横两纵”的慢行系统中,一横为东西走向的滨江慢行廊道。该慢行廊道西起甬台温铁路,东至茅竹岭,包括望江路两侧和结合防洪堤设计的滨江休闲景观带。滨江休闲带设有游步道和自行车道。
两纵为南北走向,其中一条为古城—塘河慢行廊道,这条慢行道北接江心屿,贯穿古城,经城市绿心,沿南塘街至瓯海大道。规划建议相应道路实施断面改造,分离快慢交通,设机动车、非机动车景观隔离栏;对两边旧城建筑进行改造,创造尺度适宜的慢行生活空间;结合南塘街改造,在沿河一侧开辟非机动车道,引入自行车交通。
还有一条是会展商务区—行政中心慢行廊道,这条慢行道北连杨府山滨江商务区,经中央公园履带,沿城市中轴绿化景观带南下,连接以世纪广场为中心的行政中心区,并延伸至三垟湿地。
根据规划,我市有关部门近期将在环城东路、大南路、飞霞南路等路段实施改造,增加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保障慢行出行空间。正在改造中的南塘街适当引入自行车道,构建步行、骑行一体的慢行街区。丽田北街、塘东街、梧田街慢慢确立慢行交通优先的地位。在划龙桥河北侧开辟慢行道,经市府路后绕过水心殿向东,与世纪广场慢行道相接,沿途需拆除部分违章建筑。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