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近50亿元
新华网西宁4月26日电 (记者何伟)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已完成投资近50亿元,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获国家批准,规划投资75亿元。实施7年来,国家已累计下达建设投资51.78亿元,现已完成投资49.6亿元。特别是近两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年均实际完成投资保持在10亿元,使工程建设进入“快车道”,生态效益加速生成。
据调查显示,2003年位于黄河源头的“姊妹湖”扎陵湖、鄂陵湖水域面积为历史最低点,分别为493平方公里和578平方公里,而2011年,它们的水域面积则分别达到560平方公里和677平方公里。这是三江源地区“增水”效益提高的表现之一。
李晓南说,整个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类,涉及22个子项目,目前能源建设、森林草原防火、鼠害防治、退耕还林草、沙漠化土地防治、人工增雨、小城镇建设、生态移民等项目已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其中,人工增雨被中国投资协会评为“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