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生态保护资金缺口怎么补?

Eedu.org.cn 作者:曹俊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4

  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中,不少地方认为资金缺口大是个问题。资金缺口在哪里?怎么堵上缺口?记者采访了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全国政协委员。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涉及92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595亿元,目前,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比例为30%,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很大。”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结合湘江治理说:“除了请求国家提高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比例外,我们也考虑发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来筹集资金。”


  潘碧灵说:“我们希望国家发改委能比照产业类债券发行标准,适当降低发行门槛,允许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专项债券规模超过净资产40%的上限,放宽发行主体3年连续盈利的要求,创新债券发行方式,以滚动方式在湘江流域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地发行,缓解各地市治污资金压力。”


  结合云南省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宝库保护和水电开发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杨焱平提出,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由受益地区补偿生态保护区和资源开发区的机制迫在眉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的生态补偿投资融资体制。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使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积极探索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


  来自山西省的全国政协委员谢碧玲也有这一想法。不同的是,她提出的补偿对象是生态环境治理。“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60多年来产煤120多亿吨,3/4贡献给了全国各地,却将生态破坏留在了山西,生产原煤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耗累计需要上万亿元的治理资金。”谢碧玲说,“如此庞大的成本,仅靠山西一己之力无法承担。建议扩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补助范围,加大对资源环境历史欠账的体制性补偿。”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加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广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叶惠丽说:“我国正处在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很多污染事故事后处理成本巨大。而近年来的实践也证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已初步显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