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新疆 >> 正文

巴里坤立法保护百万亩湿地生态

Eedu.org.cn 作者:刘枫    资讯来源:新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17
  天山网讯(记者刘枫报道)虽然已是深秋,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巴里坤百万亩湿地依然绿草萋萋、鹤飞雁鸣,令人流连忘返。“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湿地保护条例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东天山最大、最重要的湿地保护有了法律依据,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县级湿地保护条例。”10月8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大法工委主任樊新娥说。

  巴里坤湿地东起伊吾马场,西至巴里坤湖以西,全长80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134万亩。在这片湿地上,生存和繁衍着蓑衣鹤、翘鼻麻鸭等200多种野生动植物。靠湿地滋养的巴里坤大草原,是新疆三大草原之一,也是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地。历史上以其辽阔丰美的水草和牧养牲畜众多,赢得“古牧国”美称。但由于多年超载放牧,湿地逐渐沙化,植被覆盖度降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再加上干旱少雨,降水减少及不合理用水,造成巴里坤湖水域面积锐减。20年间,湖面缩小了75.15平方公里,严重影响了巴里坤生态文明,给人居和发展环境带来危机。

  2005年,巴里坤湿地被自治区列为新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重点之一,也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为了保护巴里坤湿地,改善东天山生态环境,哈密地委、地区人大工委、行署提出了依法保护湿地举措,把指导巴里坤湿地保护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组织考察组前往黑龙江考察。条例草案经过多次修改后,提请县人大代表会议审议,并在5月23日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获得批准。

  樊新娥介绍说,《条例》明确了湿地保护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保护原则,主管部门、社会团体责任,舆论监督和奖励机制。对在湿地从事种养殖、开展生态旅游、科研等生产经营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由河南省援建的重大民生工程望海水库计划年底下闸蓄水。工程建成后,将引东天山黑沟冰雪融水注入巴里坤湖,既灌溉草原,又滋养湿地。与此同时,巴里坤还将采取围栏、封育、扩大人工饲草种植、减少畜群总量等措施,保护巴里坤湿地生态。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