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立法保护百万亩湿地生态
巴里坤湿地东起伊吾马场,西至巴里坤湖以西,全长80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134万亩。在这片湿地上,生存和繁衍着蓑衣鹤、翘鼻麻鸭等200多种野生动植物。靠湿地滋养的巴里坤大草原,是新疆三大草原之一,也是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地。历史上以其辽阔丰美的水草和牧养牲畜众多,赢得“古牧国”美称。但由于多年超载放牧,湿地逐渐沙化,植被覆盖度降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再加上干旱少雨,降水减少及不合理用水,造成巴里坤湖水域面积锐减。20年间,湖面缩小了75.15平方公里,严重影响了巴里坤生态文明,给人居和发展环境带来危机。
2005年,巴里坤湿地被自治区列为新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重点之一,也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为了保护巴里坤湿地,改善东天山生态环境,哈密地委、地区人大工委、行署提出了依法保护湿地举措,把指导巴里坤湿地保护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组织考察组前往黑龙江考察。条例草案经过多次修改后,提请县人大代表会议审议,并在5月23日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获得批准。
樊新娥介绍说,《条例》明确了湿地保护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保护原则,主管部门、社会团体责任,舆论监督和奖励机制。对在湿地从事种养殖、开展生态旅游、科研等生产经营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由河南省援建的重大民生工程望海水库计划年底下闸蓄水。工程建成后,将引东天山黑沟冰雪融水注入巴里坤湖,既灌溉草原,又滋养湿地。与此同时,巴里坤还将采取围栏、封育、扩大人工饲草种植、减少畜群总量等措施,保护巴里坤湿地生态。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阿坝州将修复湿地生态 中科院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落成 西藏:建设七大体系,保护湿地生态 吉林省湿地生态显著改善 七举措保护东洞庭湿地生态 鄱阳湖干旱将对湿地生态产生危害 厦门市马銮湾将重现湿地生态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