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获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全域水、大气环境将实时监测
![]() |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8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贵州是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确定的首批5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5个省级试点之一,也是继福建之后第二个建设实施方案率先获批的地区。”贵州发改委资环处副处长王代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方案》实际上在6月上旬就批复下来了。
根据8月4日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建议贵州在5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探索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探索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制度。
“上述5项制度创新都是新的探索,各地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一项和第四项改革。”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对此,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提出,各级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加大资金优化和整合力度,突出资金安排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
一州八县试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贵州试点的第一项任务即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根据《方案》,贵州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机构,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发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6部委要求,清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快形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体制机制。按国家部署,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建立统一的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的改革主要由国土厅推进,这项改革涉及到国土、林业、农业和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协调,目前还在以试点的方式进行推进。”贵州发改委规划处的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
《方案》提出,贵州还将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发挥资源最大效能。
“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主要是进行主体功能区的省内试点,目前确定了一州八县的试点。”前述贵州发改委规划处官员透露。
一市一县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之外,领导干部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创新也引人注目。
《方案》要求,出台《贵州省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大幅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6部委提出,贵州应制定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评指数优劣状况作为综合考核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上述两个考核办法主要由组织部门牵头制定,据我了解,初步考虑是年内出台。”王代良介绍。
根据《方案》,贵州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2014年起在赤水市、荔波县试点开展相关工作,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加快配套制度建设。
《方案》还要求,出台《贵州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问责办法》等省内重点江河流域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实施严格的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领导干部约谈制度,2014年开始对全省各市县进行实时监测,对水、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和严重下滑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或诫勉谈话。
实际上,这两个流域的管理办法在6月16日已经发布。根据《考核办法》,赤水河流域内各“河长”,即以上地区政府主要负责人。
具体而言,赤水河流域内各“河长”对本行政辖区内河流水环境质量负责,按照行政辖区分别考核河流水环境监测断面水质。每个行政辖区的河流出境断面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铁、锰等主要污染指标浓度不得高于河流入境断面浓度;只有河流出境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浓度不得超过该河流规定的水质类别。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江西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我国将在55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云南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我国将开展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韶关成功入围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