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1亿建污水处理站 四川双流县白鹭翻飞
从成都驱车进入双流境内,记者为眼前翻飞的白鹭感到惊喜。
“现在白鹭可多了,河边、林子里都成群结队的呢。”双流县环保局局长黄平告诉记者,双流地处成都几大河流流域下游,被称为成都的“下水道”。过去每年从上游流来大量污水,白鹭哪敢来?现在不同了,全县建成5个大型污水处理厂,22个镇都有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环境好了,白鹭归乡来。
如今的双流,处处可见“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态美景。
污水处理站自成一景
“哟,要不是进来后看见挂了牌牌,我还真不相信这是污水处理站。”在大林镇石庙村有名的风景旅游景点“梨花沟”,记者听见游客胥大姐乐着对同伴这样说。
细看去,绿荫丛中的一个个仿汉代建筑令人着迷,其中一处就是石庙村处理生活污水的快渗技术工程。村民告诉记者,常常有人误把污水处理站当成“农家乐”饭店。
工作人员介绍说,石庙村是4A级风景旅游区,针对“农家乐”污水收集的实际情况,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能力是每天处理300吨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到了夏天,不少村民都来这里乘凉,带着小孩子来这里玩水。”
双流县的21个乡镇的污水处理站可以说是“一镇一站一特色”。石庙村的污水处理站主要针对“农家乐”的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投资70万元,小而精;三星镇污水处理站主要收集处理镇上生活污水和南新村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污水收集率达到70%;位于兴隆镇保水村一社的污水处理站名称叫“生态湿地工程”,运行成本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污水收集管进村入户
“你别瞧着它个头小,可有大能耐呢。”兴隆镇瓦窑村的村民杨世银告诉记者,“我们家屋檐的雨水、厨房里的洗碗水、厕所里的脏水都通过管子,送到这里来处理。”
杨大爷满口称赞的正是一体化生活污水简易处理设备,采用这一设备后,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农灌渠。它的使用使全县水环境治理向村级农民集中居住区推进,解决了小区集中居住后水环境污染问题。
“以前,生活污水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直接往河里排,一到夏天,鹿犀河就变得臭气熏天,蚊虫多得没办法靠近。”杨大爷说,“现在环境好了,土地不受污染,我们这些靠田吃饭的人当然高兴了。”
瓦窑村的环护人员卢作刚说:“环境好了,大家就更自觉,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活环境,会主动把家里的垃圾丢进垃圾桶里。”
投资7亿多元处理污水
双流环保局监察指挥中心,三层小楼房,环境整洁,设备先进,“进口货”不少。
这个指挥中心是2007年由县财政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实现对管辖区域的污染源、污染物等环境对象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监测监控。“污水处理设施有没有运行,运行得怎么样,我们在这里一目了然。”黄平说。
这几年,双流县共投资7.1亿元,建成了4个污水处理厂、22个镇级污水处理站、1个生态湿地、1个快渗技术工程,与此相配的是127.1公里的雨污分流管,一举实现了全县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全县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13.5万吨。
“我们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的好与坏,就让白鹭来为我们打分。”黄平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