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2008:全球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1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能源、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相互交织。这些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给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各国的生存与发展,关系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严峻、紧迫挑战催生全球性的应对之举。从达沃斯年会到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从亚欧会议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各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正凝聚更多共识,勾画一幅逐渐明晰的路线图: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再思考现今发展、消费模式,更深刻地意识到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在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技术、维护粮食安全和救灾问题上,国际社会要以更大的力度密切携手合作。

  问题交织 挑战凸显

    这一年,中国南方发生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飓风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频频发难,“汉娜”、“古斯塔夫”、“艾克”和“帕洛马”在古巴造成近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强热带风暴在缅甸夺走了7.7万多人的生命,另有接近5.6万人失踪。

    自然灾害频发是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据联合国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场自然灾害,现在由于气候变暖全球自然灾害已增至每年500场左右,受灾人数也增加了68%。

    气候变化还导致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热浪袭击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更加恶劣。联合国环境署规划执行主任施泰纳指出,全球变暖正在导致自然环境快速变化。

    这一年,干旱、水灾造成世界粮食减产。澳大利亚和欧洲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产粮区。极度干旱使澳大利亚今年粮食产量从去年的2500万吨下降到1000万吨;在欧洲,罕见的水灾使今年粮食产量远低于去年。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全球受饥饿困扰的人口也随之上升,粮食危机爆发,示威与骚乱从拉丁美洲开始,很快蔓延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37个国家受到冲击。

    这一年,国际市场能源价格2008年前7个月的大幅飙升使世界经济发展压力倍增,激化了世界能源安全、粮食供应以及减贫进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矛盾。尽管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后迅速回落,但高企的国际油价推动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发替代能源,特别是发展生物燃料。美国、欧盟大力推行生物燃料战略过程中出现生物燃料“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局面。世界银行一份内部报告称,美欧近两年开发生物燃料对粮价上涨的“贡献”最大,相当于推动粮价同期上涨了75%。

    过去局部性的“吃饭”问题今年陡然发展成一个新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固然与世界人口压力加大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和欧美一些国家盲目推行生物燃料战略出现失误也是重要原因。

    这一年,粮食、石油、金融和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危机同时袭来,国际减贫事业雪上加霜。世界上还有约14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在2015年之前减半的目标变得更为艰难。

  任务紧迫 “危”中寻“机”

    挑战往往伴随着解决问题的机遇。

    这一年,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今年的达沃斯年会、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亚欧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多数国际高级别会议上,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对金融危机、能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严重性深入交换了意见,取得了重要共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这些共识和措施对全球开放合作,应对严峻挑战,产生了新的、更大的推动力。

    这一年,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它既给一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财政等方面冲击,又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人们需要转变很多传统的发展、消费模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这是金融危机给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带来的又一重要启示。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过度消费、高负债的增长模式,是产生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10月发表的《全球环境展望:环境与发展》报告指出,人类目前这种以高物质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生存方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与资源的承受能力。例如,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不到5%,但却消耗了全球30%的资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全球消费者最终将不得不大幅改变行为方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最近说,金融危机已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危机可能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有利转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莫利尼耶也指出,金融危机是一个机会,能让人们对现今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从而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前则表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言,金融危机是一个机遇,“在经济困难不断加重的时候,‘绿色增长’可以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全球携手 互利共赢

    全人类面临的挑战,呼唤全球性的行动。2008年,人们既看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严峻,也看到国际合作、国家发展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7月,八国集团成员国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领导人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发表宣言指出,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大国领导人,“我们认识到为应对这些挑战所承担的领导责任,承诺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与之相关的包括能源和粮食安全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发达的经济大国将根据国际义务设定总体减排中期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以实现绝对减排。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通过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和扶持,发展中经济大国将努力采取适合本国的减排行动,以改变目前的排放水平。

    ——10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发表了《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认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亚欧会议成员愿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合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利马宣言》,在粮食安全方面鼓励对农业技术和生产体系进行投资,增加有利于促进农业部门发展的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包括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业教育,强化自然资源管理,推动开发不以粮食为原料的下一代生物燃料等。宣言支持开展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和能力建设,鼓励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今年,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多边外交场合,就气候变化、环境、能源、粮食、减灾和减贫等全球重大问题发表看法,提出重要主张,为推动国际合作解决这些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中国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可持续性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力争到2010年使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0%、到2020年提高到16%等目标。今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为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

    ——世界许多国家今年都提出了应对可持续发展压力的计划。欧盟12月初在已有的减排承诺基础上就新车减排目标达成新的协议,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欧盟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逐步由2005年的每公里159克降至每公里130克。日本今年6月提出了“福田蓝图”,设定了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并着手制定必要的对策措施。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全球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挑战的基本精神。当前,世界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切实改变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解决好各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逐步得以实现,人类才能拥有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共同家园。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