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术使用沼气 还山村美景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3
玻璃钢沼气池
“国家补助了1500元建沼气池,不仅清洁方便,每年还能省下几百元的柴火钱。”
李燕玲提起半壶水,旋开沼气灶开关,蓝色火苗“腾”地一声高高燃起。不一会儿工夫,蜂鸣声响,水开了。
李燕玲家住丹棱县丹棱镇兴隆村四组,整洁的瓷砖墙面,崭新的现代炉具,精巧的格局设计,让这家农户的厨房看上去和城里人别无二致。
使用沼气灶,带给李燕玲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家里只能烧柴火。柴火堆在厨房的角落,清理起来很费劲。”李燕玲说,“用柴火烧菜做饭,少不了烟熏火燎。一顿饭下来,用了不少柴,人也累得不行。”
2004年,兴隆村开始大规模的沼气池建设,李燕玲随着大伙儿赶了个时髦:她选用玻璃钢材料,花了4000元,在自家屋外建起10立方米的沼气池。
“建沼气池,国家补助了1500元。”李燕玲算了笔经济账,觉得这个沼气池建得值,“沼气池最少能用30年呢!清洁方便不说,每年我家还能省下几百元的柴火钱。”
随之而来的,是她家乃至全村生活习惯的改变。李燕玲告诉记者,丹棱县实施“两池六改一集中”的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两池即沼气池、湿地处理池;六改即改厨、改水、改厕、改圈、改庭院、改道路;一集中即建生活垃圾集中回收站),要求所有新建农房都要建沼气池,并鼓励农民对原有砖结构沼气池进行改造。
沼气池建起来了,普通农户家,炉具一点燃就能做饭,淋浴器一开就能洗澡。屋外路旁建起了几户人家共用的垃圾集中回收站,每天都有人定期清运垃圾。禽畜粪便入了池,生活垃圾进了回收站,农户们的房前屋后,现在是和城里一样平整洁净的水泥马路。
处理废物生产肥料
“使用沼液浸种对抗病虫害和壮苗增产很有效果。沼液沼渣还能肥田,是一种速效有机肥料。”
毗邻兴隆村的双桥镇梅湾新村是眉山市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和旅游景点。每年到了水果采摘的季节,如何处理烂果子成为全村人头疼的问题。过去村里人都习惯将烂果子随意扔在地里,果子腐烂可做回田的肥料,但果子腐烂的气味大老远都能闻到,四处横流的污水也成为棘手难题。自从村里大部分人家建了沼气池,这个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村民王小军说:“烂果子入沼气池,既保护了环境,又能成为沼气池发酵原料,真的是一举两得!”
2009年年初,王小军家投资10多万元建起三层小楼,随后又花2万多元建起沼气池、湿地处理池,并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硬化了入户道路,还把庭院建成了小花园。
提起 沼
气,王小军对“沼液浸种”等应用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沼液中含有种子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使用沼液浸种,对于活化种子细胞、抗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壮苗增产等很有效果。”王小军兴奋地说,“沼液沼渣还能直接肥田、灌溉果树,是一种有机肥料。”
多余的沼液和生活污水,通过不同管道导流至被香蒲覆盖的湿地处理池。在王小军家新建的生活水湿地处理池旁,记者看到,经滤料吸附、微生物分解和植物根系吸收等程序后,沼液和生活污水正在变成涓涓清流排向沟渠。
梅湾新村是丹棱桃花节的主办村落,王小军打算抓住机会,开办“农家乐”。
沼气让这一计划变成现实。沼气池成为生态果园系统的核心,起着连接养殖与种植、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沼液沼渣肥了果园美了花果,果园又为沼气的形成提供了发酵原料。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在我省蓬勃开展。仅在眉山市,就涌现出了洪雅县曲沿村、东坡区五一村、丹棱县梅湾村、仁寿县杜家村、青神县青岗坪村、彭山县古佛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典范。眉山各地生物质能资源数量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以丹棱县为例,当地沼气优质原料多,年畜禽粪便约22.6万吨。秸秆成型燃料产量高,秸秆、薪柴年产量在27万吨以上。 据《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