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成都首张“绿地图”

Eedu.org.cn 作者:刘鹏 干易    资讯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4

  湿地绿地图引围观

  昨日上午11点,在万竹广场入口处,展览才刚刚开始,但湿地绿地图展板前早已围满好奇的市民。这是一张与众不同的立体地图,取景的角度像站在远处的高楼,鸟瞰整个浣花溪公园,加上又是用水墨画风格手工绘成,没有3D地图机械版的僵硬,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看,这些红色的图标是指代生活设施,紫色的图片则是文化景观,黄色的图片代表自然景观。”川大环保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袁敏向市民介绍。而从南门大桥到浣花溪公园约4公里长的路段,沿途的自然人文景点被制作者刻意放大、注明,一目了然,对游客来说,确实是不错的导游图。

  袁敏介绍,所谓绿地图,是帮助大家认识和描绘本地区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一种地图,每张绿地图上都会使用国际统一的图示,标注出包括自然胜境、动植物分布、文化景观、生态资源、环境资讯等十几类超过100种地区信息,共同组成一幅反映社区人文生态景观的本土综合图谱。“《寻找浣花之流》绿地图就是这样一幅绿色旅游导游图,也是目前成都市第一张专门介绍湿地的绿地图。”袁敏介绍。

  细致入微>>>

  “老成都”看了都有新收获

  “绿地图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细致入微的图例。”袁敏说。仔细一看,一朵小花的标识代表春花,叶子则代表秋叶,青蛙符号指的是两栖动物栖息地,小鸟则指鸟类观察区,一个闭着眼睛的圆脸借指心灵静思区……不仅如此,绿地图上甚至连二手店、小心谨慎区、老人友善区、小孩友善区都有。看了这些图例,就算是“老成都”,都会在浣花溪搜寻到新的东西。据介绍,这些图例都是国际统一使用,在千万份个性迥异的绿地图中,其表示的含义都是不一样的。

  袁敏说,在坚持使用国际统一图例的前提下,他们还自创了3个图例,即浣花溪公园特有的地书(用大毛笔在地上写字),以及成都的特色小吃,还有河道垃圾清理。“这些都是一般地图所没有的,我们这份特别的绿地图,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一个崭新的浣花溪。”“绿地图有千千万万的表达方式,而我们的绿地图,先用钢笔纯手工绘制,再用颜料上色,形成水墨画风格。”袁敏介绍,《寻找浣花之流》从今年7月24日开始绘制,8月14日才完工,凝聚了20名志愿者的心血。

  名词解释>>>

  所谓绿地图,是帮助大家认识和描绘本地区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一种地图

  市民反应>>>

  看了绿地图都竖大拇指

  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吴野看了川大学子绘制的绿地图后,赞不绝口。“这地图制作的很创意,立体的不说,一目了然,该有的景点都有了。”他说,如果把这份绿地图寄给省外市外的亲戚朋友,会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浣花溪,让他们对浣花溪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如果他们看过地图再来成都,一定会来浣花溪看看的。”

  71岁的市民方益民,欣赏完绿地图后,也竖起了大拇指,甚至写下“支持环保志愿者普及环保知识、强化环保意识的公益活动”的赠言,以表示对环保志愿者工作的肯定。

  早报记者刘鹏实习生干易

  摄影刘筱庆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