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深圳 >> 正文

广东内伶仃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建设经历

4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Eedu.org.cn 作者:王慧琼    资讯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4

1984年10月24日,本报刊发消息,经市政府批准,“内伶仃岛猕猴自然保护区和福田沙头红树林雀鸟保护区”正式设立。

  20多年过去了,这个保护区现名为“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要驱车滨海大道,茂密的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海滨生态公园,沿海岸线形成长约9公里的“绿色长城”;眺望珠江口内伶仃洋东侧,神秘的内伶仃岛上,近千只猕猴悠闲地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内伶仃和福田红树林,它们“珠”联“璧”合,成为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成为深圳人无比骄傲的“生态明珠”,更是深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

  口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慧琼 记录整理

  1

  坐木船

  驻军营搞调查

  很多深圳人都很熟悉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但不知道深圳的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就是和它一起开始筹建的,筹建时它叫“内伶仃岛猕猴自然保护区和福田沙头红树林雀鸟保护区”。

  1983年,当时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2%。国家林业部(现为国家林业局)提出要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扩大保护区面积。省林业厅(现为林业局)按照这一部署,决定深圳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南昆山、连云、大埔四个保护区一起建设。

  在上述四个保护区中,没有把内伶仃、福田两个独立不相连的区域分别设立保护区,主要考虑是便于管理。那时,内伶岛有野生猕猴,很多专业人士早就知道,把它纳入保护区毋庸置疑。将福田红树林纳入保护,则是受到海南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启发。那时,海南行政区划上仍属广东省管辖,福田沿海一带有大片成林的红树林,与海南红树林状况类似。

  1983年8月初,在省林业部门的安排下,我和妻子、另外一位同事来到深圳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开始搞规划。此前,中山大学科研人员出于教学需要,已到保护区进行了资源调查,发现内伶仃岛猕猴有8群、200多只,红树林则有10多种,鸟类100多种。我们规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他们调查的情况再次进行详细摸底,根据不同情况划定保护区若干功能区。

  内伶仃岛距深圳17公里,那时是军事禁区,上去非常困难,科研调查要是没有守岛战士们的帮助,根本不可能完成。我们在蛇口找渔民租了一条仅能坐4人的打鱼小木船,花了3个多小时才到岛上。上岛后才知道,岛上根本没有路,很少有人,驻防的部队只在小块地方搭建军营,我们吃住也都在军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岛上林木茂盛,毒蛇非常多,要去现场摸清这些猕猴聚居、生活习惯、势力范围等情况非常困难,要了解岛上森林分布等也很难。守岛部队便专门派出两名战士,带上砍刀,天天负责给我们带路。调查时,有位同事被毒蛇竹叶青咬伤,在医院呆了一个星期才治好。

  福田红树林调查也碰到类似的困难。那时,现在的滨海大道一带,红树林非常多,面积非常广。我们就租了木船,对红树林分布、生长、种类以及红树林滩涂水生物等情况作了调查,并对成片较好的红树林的植株高度、胸径等进行测量并编号登记。最不好调查的是这里的鸟类分布,因为季节变化,鸟类也随之变化,调查持续了一年多。

  2

  三个功能区

  保护措施不一

  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1983年10月,保护区的详细规划最终完成了。

  根据规划,保护区核心区作为生态最为敏感、脆弱的区域,采取封山地等形式,尽可能防止一切人为干扰。内伶仃岛核心区面积为177.8公顷,占全岛的32.1%。坐落在南峰坳-尖峰山-东角山的山脊线以南和西南部,至环岛公路为界。调查发现这一地域动物种类较多,也是猕猴集中的区域,岛上野果、阔叶食性植物等主要集中在这里,水源也比较充足,全岛6条溪流有4条在该区域。这是岛上动物,尤其是猕猴生存的最重要区域。福田红树林核心面积110多公顷,该地是红树林生长最茂盛地区,是许多冬候鸟如黑脸琵鹭等濒危鸟类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也是当地多种鸟类的繁殖地。

  缓冲区是将人类活动与核心区分隔的区域,保护严格程度相对核心区弱一些。内伶仃岛缓冲区面积为193.1公顷,占全岛面积的34.9%。福田红树林缓冲区面积160多公顷,区内的基围鱼塘,芦丛洼地,是从湿地到陆地的过渡地带,小生境复杂多样,鸟类种群多样化,是各种动物及鸟类的觅食区。

  实验区则是可以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区域。内伶仃岛实验区分三块,分布在岛上的东湾、南湾和蕉坑湾,面积为183.1公顷,占全岛面积的33.0%。这些地方地势开阔,主要为灌丛、果园、台湾相思林、松林,沿岸风景好,三个海湾均适宜开展科普环保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活动。目前,深圳人上岛,主要也是在这三个区域。福田红树林实验区在保护区的西面,面积30多公顷,人们在这里可以进行休闲、观光等活动。

  到1989年,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规划有所调整。核心区面积增加到203公顷,增加面积主要得益红树林人工引种繁育成功和自然生长。缓冲区因修建保税区,面积缩减到65公顷。

  3

人工繁育红树林

  获得成功


深圳红树林万鸟竞飞。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1984年10月,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保护区,下达编制8个,实际到位的只有3个人。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国家和省相关部门下拨经费28万元。我们在蛇口买地建起办公房,在内伶仃岛建起管理房。

  那时,保护区经费除发工资外,就基本没有其它钱搞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就向相关单位借。由于红树林是边境线,我们便请武警战士帮忙看护。科研人员得以有时间,从海南引种或利用现有种进行红树林培育,培育成苗后卖给香港,赚钱后逐渐还清了借款。这是保护区成功引种繁育红树林的开始。目前,福田红树林人工繁育面积达50公顷,从海南引来的7种红树生长良好,最好的海桑已高达7米以上。而内伶仃岛的猕猴,则增加了700只左右。

  到1988年,国家林业部门派考核检查组来到深圳,对保护区进行考核验收,保护区顺利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查组专家说,深圳用四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众多国家级保护区从成立到建成时间最短的,创造了“深圳速度”。

  目前,深圳市政府和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按相关规划,开展深圳湾西部红树林种植工程和滨海公园改造,新建凤塘河红树林恢复示范工程和红树林科普公园等6个项目。其中,凤塘河红树林恢复示范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关注。

  今年9月,市政府五届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内伶仃岛保护策略研究》等事项,强调要以保护为核心,突出绿色、低碳理念,牢牢把握多保护、少开发、少建设、少住人、少排放的原则,最大程度保持保护区的自然状态,让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这颗“生态明珠”真正成为深圳的生态亮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未来5年建设示范保护区的目标和措施;《策略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内伶仃岛重新划归深圳后,从我市整体角度研究内伶仃岛未来的发展定位,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

  新闻链接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总面积约922公顷,由内伶仃岛猕猴自然保护区和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两部分组成。2009年9月经广东省政府第11届35次常务会议决定,明确归属深圳市管辖。岛上有白桂木、野生荔枝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二级保护兽类猕猴达900多只,此外还有水獭、穿山甲、黑耳鸢、蟒蛇等重点保护动物。福田红树林有鸟类194种,其中卷羽鹈鹕、白肩雕、黑脸琵鹭、黑嘴鸥等23种为珍惜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

  记者点评

  人与自然共荣共生,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在深圳繁华闹市,人们可以来到福田红树林,听鸟歌唱,与这里的鸟亲密接触。到隔海相望的内伶仃岛,人们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与这里的猕猴逗乐寻趣。感谢深圳早期决策者和建设者,没有他们的远见卓识和拓荒牛精神,就没有今天深圳人、鸟、猴和谐相处的图景!

  我们也感到无限惋惜,因为城市开发建设,红树林湿地的基围鱼塘陆地、红树林带和陆地灌丛草地面积减少148公顷,占保护区面积近一半。现在,深圳经济发展了,红树林修复等工程正在推进,这时所花的经费,远远大于征地费用;生态恢复所需时间,则远远长于原来自然生态演化时间。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面镜子。它让深圳人明白,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不断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