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既算“生态账” 又算“经济账”

Eedu.org.cn 作者:李晓帆等    资讯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3

  “加快生态四川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四川“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对于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典型的“朝阳产业”,发展环保产业综合效益显著:算“生态账”,社会和环境效益明显,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略;算“经济账”,是我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经济效益明显。

  而成都确立的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中,也明确把“山、水、田、林” 确定为我市的生态本底,并据此在市域范围内划定了4大总体功能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和扩展型发展区。这说明,生态环境不仅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关乎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城镇化

  讲述人:省人大代表张崇国

  以城镇化促进生态建设

  “四川‘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把生态环境单独列为一章,显示出政府的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省人大代表张崇国在谈到生态环境保护时,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他的观点是,完善我省“十二五”城镇化规划,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策略和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城镇化促进“生态四川”建设。他进一步表示,从人口环境学的角度分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国土面积都很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比我们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实施人群向生态条件较好的城镇自然迁移政策,这种迁移政策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基于此,张崇国建议,在我省“十二五”城镇规划建设中,建议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我省实际、长远发展和农民向城市转移的特点,把我市的城镇化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设进行“一条龙”式的管理。在规划建设中,要特别注重“特色”和城镇的功能分区。张崇国表示,我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沱江、嘉陵江等几条主要河流及其各支流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都很大。“从规划角度看,重点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中小城镇,鼓励人口向中小城镇自然迁移,以此降低主要江河流域及其各主要支流地区的人口承载系数,减轻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是我省城镇化规划一种合理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环保产业

  讲述人:省人大代表姜晓亭

  不能简单复制沿海老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需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环保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如何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健康、快速地发展环保产业呢?省人大代表姜晓亭认为,环保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省环保产业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是一个市场巨大、潜力无限、前景广阔、竞争激烈的“大蛋糕”。同时,他也冷静地指出,我省现在已不能再简单、低级地复制沿海地区业已迈过的“大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的老路,要从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科学认识环保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育环保产业持续强劲的发展动力源,主动构筑高效生态的产业体系。

  “环保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政策性都很强的产业,既需要企业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还需有政府的宏观指导、机制规范和相关部门大力培育、强力推动,才能充分发挥四川的后发优势。”姜晓亭建议,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投资、税收、金融、科技、土地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强化协调保障机制,加强试点示范和督促考核。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技术成熟、需求科学、效益优质等方面大力推动环保企业创新发展。

  焦点一:碳汇林业

  制定成都碳汇林业发展规划

  “以增加和保护森林植被的方式增加碳汇,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生态建设、提高林农收入、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碳汇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具有前瞻性、国际视野的朝阳产业和公益事业,是掌握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省政协委员周静在提案《关于“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的建议》中表示,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一是采取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措施。二是发展碳汇林业。

  提案中说,成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8%,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森林城市等称号,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按照新时期现代林业、碳汇林业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低碳城市的要求,成都林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案建议,将发展碳汇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并纳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中,纳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研究制定成都碳汇林业发展规划。

  提案中说,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打造“低碳城市”。在城市森林中,应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和园林建设,注重培育多层结构的森林,合理配置植物,着力提高乔木林蓄积量、平原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推进身边增绿,促进森林进城市、社区、学校、工厂和工业园区;切实加强龙门山脉森林植被恢复,加快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推进“198”区域生态建设,构筑成都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构筑现代林业生态体系。同时,应注重城市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生长量,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提案建议,积极与中国绿化基金合作,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成都专项。通过市财政或市内企业捐资等形式筹集启动资金,向国家林业局申报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成都专项,探索建立碳汇林业市场机制,调动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碳汇林业发展。并探索构建政府推动机制和行政约束机制,制定出台碳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筹集资金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该提案还建议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全民共建低碳生态。加强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引导,鼓励和倡导企业、市民义务捐资开展社会碳汇造林绿化,为“碳消费”买单,促进全民共建“低碳城市”。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依靠各种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林业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任务,提高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焦点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财政投入 加强舆论监督

  省人大代表艾尚林在《关于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建议》中指出,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背街小巷整治、重点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镇街道整洁有序,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乡村道路的建设,污水处理、噪音扰民的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环境状况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艾尚林说,由于乡村道路养护制度的缺失,资金缺乏,每逢雨天,一些乡村道路就变成了坑坑洼洼的“稀泥路”,汽车不敢过,行人蹚水走,特别不方便群众出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据了解,县以下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比例较低,有的虽然建了污水处理厂,但因未配套雨污分离系统,处理成效很不理想。建议还指出,近年来我省在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和占道经营等方面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群众直观感觉良好。但在其他一些方面,如空气质量的改善、城市垃圾处理场周边环境等,指标的变化群众不能感观,治理易敷衍,成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另外,城市噪音污染的有效治理也比较差。

  艾尚林建议,应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治理工作机构和队伍正常运转。划拨专项经费,推进乡镇环卫设施、污水处理厂、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奠定基础。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制订城乡环境治理相关规范性文件,加快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从制度上明确“村(居)民自治”、“门前三包”等责任机制,以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同时,要加强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定期公布各部门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展和督查情况。加强舆论监督,对被新闻媒体曝光的反面典型,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并限期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涉及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深入现场,认真研究,限时解决。在规定时间内未落实到位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本报记者 李晓帆 郑莹莹 裴睿 缪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