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云南 >> 正文

高原矿业绿色之花缘何绽放?

——云南迈开矿业生态开发新步伐
Eedu.org.cn 作者:任治忠 蒋朝晖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

  编者按:
  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带来的环境安全隐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泥石流、水污染、大气污染、耕地破坏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云南省和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两个地方的表现大不一样,前者在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管上下功夫,通过生态开采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程度;后者的环境污染状况却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尽管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锡矿山的矿产资源开采历经上百年时间,到目前依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开采规划,依然是非法经营的私营小矿山和小冶炼厂林立。如果有关部门不从根本上进行整顿,不对这些惟利是图的小企业进行取缔,锡矿山的污染治理只能是一句空话。云南省在打造绿色矿业的过程中,倡导生态开采、和谐发展,以打造绿色矿业为目标,不但有利于矿产开发和监管,而且有利于企业投入财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也愿意去投入。这恐怕是今后锡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最应该借鉴的经验。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带来水污染、大气污染、破坏耕地、山体滑坡等等。在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云南省,努力实现生态开采、和谐发展、打造绿色矿业已经成为众多矿业集团的目标。资料图片 CFP
  
  位于横断山系多金属成矿带南部的云南省普洱市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矿、铜矿等金属矿产开采更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当2008年10月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普洱市山水铜业公司安全环保部副经理谷长宏正在细心地检查大平掌矿区的尾矿坝。他告诉记者,这里的尾矿库修筑完毕以后,将进行覆土植草,“我们在矿业管理一直坚持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保障。”
  矿产资源开发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在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云南省,努力实现生态开采、和谐发展、打造绿色矿业已经成为众多矿业集团的目标。这些企业通过采取改革、整顿、整合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力争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已经涌现出了一批绿色矿业的典范。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从2005年开始,云南先后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措施,对全省矿山企业开采中的乱采滥挖、破坏环境等行为进行了全面整顿。通过3年努力,“治乱”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美丽的红土高原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三江”成矿带的核心区域云南省境内,截至2007年底,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云南省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业支柱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62亿元,位居全省五大支柱产业之首。一批产值超百亿的矿业集团异军突起,并占据全省10个大企业集团中的6席,在国内矿业界崭露头角。
  如何处理好矿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矿业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云南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多次到基层调研并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理念,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更加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
  由于多种原因,曾经有一段时间,云南省矿区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往往是老矿区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全面恢复治理,新办矿山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为切实加大矿业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早在2002年编制完成并实施的云南省首轮矿产资源规划中,就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区设置了禁止开采区。从2005年开始,云南省先后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措施,对全省矿山企业因采、选、冶工艺落后、经营粗放等原因造成乱采滥挖、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了全面整顿。通过3年努力,“治乱”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统筹好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区环境保护问题,云南省全面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先后出台了《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意见》,细化了保证金的管理、存储、核定和处置等问题,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规定采矿权人必须签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责任书,启动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工作。截至2008年6月,全省矿山企业缴存保证金2.65亿元。
  在2008年10月29日召开的“全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场会”上,云南省长秦光荣特别强调:要集中开展重点矿区、重要矿种的专项整治,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凡在云南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企业,必须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环境和安全生产措施等进行严格的审查,要通过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在新近讨论的《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矿区生态环境保护被提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应当遵循有利于达到生态开采、和谐发展、打造绿色矿业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规划管理,依法维护本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切实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集约节约和合理利用。
  《管理办法》还特别指出:对不具备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条件或者发生重大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事故的矿山企业依法予以关闭。同时,对采矿权人应当履行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义务进行了明确。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加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矿业经济正稳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督促企业实行生态开采,实现环境保护
  企业对环境保护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云南省许多矿业企业采取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革新等多种模式,成功走出了实行生态开发、实现环境保护的新路子。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对环境保护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目前,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恢复”的原则,云南省各级政府正督促企业切实做好开发规划和区块细化,并利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做到生态开采、安全开发,将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还提出了对废弃矿场或短期内不用的矿场,必须限期进行生态恢复的具体要求。
  经过不断探索,云南省许多矿业企业采取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革新等多种模式,成功走出了实行生态开发、实现环境保护的新路子。
  在曲靖市,企业坚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按照“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致力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全市创新出煤—焦化—化工、煤—气化—化工、煤—电—矿—磷—化—建等一批以大型集团为龙头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涌现出了磷电一体化、煤电一体化等一些获得国家和省认可的循环经济先进典型。2007年8月,曲靖市被确定为云南省循环经济试点重点城市。
  以曲靖市宣威磷电有限公司为例,这家公司投资24亿元的6万吨/年磷电一体化项目,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黄磷和精细化工艺品,黄磷尾气回收利用再发电,黄磷渣回收制水泥,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达到了排放废气、废渣、废水的目标要求,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益,成为国内磷化科技进步和循环生产的典范。
  普洱市部分矿业企业在做大产业、做优品牌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统筹考虑自身发展和环境综合治理。澜沧铅矿投入1600万元建成的尾矿库,采用最先进的脱水工艺处理尾矿,成为同类企业中唯一实行干堆处理尾矿的企业。
  思茅山水铜业公司是普洱市的一家大型矿产企业,这家企业提出了“绿色矿业、和谐山水”的发展理念,每年投入尾矿库治理资金1000多万元,废水实现了循环利用。
  2008年10月28日,云南省副省长刘平在普洱市山水铜业公司大平掌矿区尾矿库现场视察时,看到尾矿库措施得当、对尾矿处置合理,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长治久安时,他颇为感慨地说:“不少地方尾矿就像堆垃圾,管理不善不当。山水铜业尾矿库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有一整套可行有效的安全系统和处置措施。各州市一定要抓好尾矿库工作,管好尾矿库,做到不出事,不泄漏污染,确保群众利益,保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
  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和企业的自觉行为,有效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云南省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矿区环境改善,百姓得到实惠
  随着一些矿业企业对矿区综合治理实现废弃物达标排放、污染隐患逐一排除,当地百姓不仅重新拥有了山绿水秀、空气清新的生存环境,而且在电力、交通、劳动就业、生产生活等方面也有不少收获。

  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矿业企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环保资金投入不断增多,在矿产资源的高效集约开发中,各矿业企业制定的生态保护与污染控制综合治理方案可操作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固体废弃物集中贮存和处置、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重点矿区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在云南省,一些矿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曾一度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糟,甚至导致农作物减产。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督力度的加强,一些矿业企业对矿区综合治理实现废弃物达标排放、污染隐患逐一排除,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日益显现的同时,在这里生活的老百姓也逐步得到了实惠。
  如今,在一些大的矿区,当地百姓不仅重新拥有了山绿水秀、空气清新的生存环境,而且在电力、交通、劳动就业、生产生活等方面也有不少收获。
  据了解,思茅山水铜业公司成立两年来,累计为附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改造了46公里长的矿区道路,并向两个整体搬迁的村民小组分别按每年38万元、25万元的标准长期提供帮扶资金。
  这家公司还在大平掌矿区兴建了农贸市场,不少农户已从传统种植业逐步转向为矿山服务的种植业、养殖业和餐饮业,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曲靖市在督促企业对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切实履行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资源开发地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目前,仅宣威市秦家地煤矿矿区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就已投资7000多万元,新农村的住宅区、配套公厕、村间道路、村间空地绿化美化、水库建设、生猪养殖场、千亩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等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一条“以矿带村、矿村结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路子正在形成,矿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正得到不断加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得到不断改善。
  科学合理、规模有效、和谐有序地开发矿产业,使云南矿产业逐步迈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可持续增长的健康快速发展道路。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