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云南 >> 正文

昆明绿色建设谱写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Eedu.org.cn 作者:黄凯 朱仁严    资讯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30

  “绿色发展指数”意义何在?

  对于编制“绿色发展指数”的现实意义,《2011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区域比较》之“绿在昆明”的项目协调人张江雪博士认为,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力求在政策层面上形成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为改变过去过度依赖GDP增长考核地方官员政绩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同时,各地区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发现绿色发展的长板和短板。同时,“绿色发展指数”也能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正确决策服务。中国绿色发展指数超越传统的投资环境评价,为投资者全面衡量投资项目的收益提供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视角;有助于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促使企业考虑社会责任。

  中国34个城市绿色发展指数及排名

  “绿色发展”就是既要发展,又要绿色。近几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夯实延伸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内容,把水环境综合治理摆在绿色发展的首要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手段,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如果不能阻止发展,那就让发展是绿色的吧!”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形成的共识,也是中外沟通中交集最大的共同语言。在我国,“绿色发展”已逐渐显露出中国特色,而“十二五”规划更是成为中国首部绿色发展规划,这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也标志着中国发动和参与了世界绿色革命的历史起点。响誉世界的“春城”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山体环境、生物环境“五大环境”条件优越,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不能移动、不可克隆的重要条件和宝贵财富。正是基于对昆明市情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发展的准确把握,2008年1月28日召开的中共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使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近几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拓展、完善昆明跨越发展的思路和内涵,不断夯实延伸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内容。在实践中,以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生态安全、增强城市生态经济活力为中心,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争创“联合国人居城市奖”和“国家生态城市”“四创两争”工作目标为抓手,坚持把提高认识作为促进绿色发展的前提基础、把水环境综合治理摆在绿色发展的首要位置、把构建城乡园林绿化体系作为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把培育生态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把节能减排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手段、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体制机制,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谱写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强化生态建设 注重环境整治

  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河流表示,昆明在“绿色建设”过程中,坚持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域林湿化、农田林网化、村镇林果化、市域全绿化、国土生态化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区绿地系统和市域生态系统建设。认真落实公园绿化面积不少于公园用地陆地面积的80%、公园绿地中绿化用地内树木的绿化覆盖面积不少于绿化用地面积的80%、常绿乔木的数量不少于乔木总数量的80%的“三个80%”要求,对公园、广场、绿地进行增绿补绿,扫清绿化盲区。按照绿地服务半径达到500米、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一块绿地的要求,在中心城区建筑密集的区域,加大规划建绿、开发带绿、拆违增绿。此外,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五采区”植被恢复。目前植被修复面积11451亩,建设郊野公园3个、面积621亩,完成生态隔离带建设8171亩。连续举办昆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建成园林绿化博览园17个。

  到“十一五”末,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区新增绿地5033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92%和41.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实现每年新增绿地1000公顷以上、新植乔木100万株以上、新植攀援植物200万株以上的工作目标。先后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在环境整治方面,昆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乡一体化保洁机制,城中村和老旧小区设立专项保洁经费,村镇建立“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置”的垃圾收集处置机制,确保城乡环境卫生同步改善。对全市25000多户“七小”行业经营户分步骤、分层级实施达标整治。对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150个城中村进入全面拆迁,94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实施“六清六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拆除出入滇池主要河道两岸各类建(构)筑物258.5万平方米,绿化美化河岸726公里、729万平方米。目前,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已成功摘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通过国家专家组暗访和技术评估,授牌在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已通过省考,等待国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备迎国考;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生态市”的工作物质基础已初步具备。

  加强资源利用 转变生产方式

  昆明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主抓手,统筹处理好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以最硬手段,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目标。“十一五”以来,昆明市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全市共完成减排工程项目163个,在消化新增排放量的情况下,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了削减化学需氧量3.7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51万吨。淘汰落后炼铁产能58.95万吨、炼钢16万吨、铜冶炼7.44万吨、水泥465万吨、黄磷3.32万吨、火电20万千瓦、炼焦20万吨。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3.52%,超额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以循环经济发展改善资源利用,通过企业产业链延伸,引导产业向关联的生态化转向,构筑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工业体系。全市累计完成930户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76户次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7.4%。积极推进绿色酒店、绿色商场、绿色屠宰场和绿色农贸市场创建工作。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社区回收站(点)建设、分拣中心和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中心建设工作。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昆明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危废、医废集中处理率达100%。实施绿色照明工程,率先解决公共照明节能问题。推广新型建筑材料,主城区应用新墙材比例达90%以上。引导和鼓励再生水利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66.27%。主城万元GDP取水量降至19.3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9.28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值50%以上,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达18.78%,创建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昆明空气质量逐年提升,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级天数从2006年18天上升到2010年上升到115天,五年来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100%。今年,截止9月28日,优级天数达到98天,优良率为100%,成为内陆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突出滇池治理 改善环境质量

  坚持科学治水、铁腕治污、综合治理,坚定不移落实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各项措施,突出抓好滇池、珠江、长江“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昆明29位市级领导担任主要出入滇池河道“河长”,坚持每月巡河两次。河道流经区域的党委主要领导担任“段长”,实行分段管理、分段监测、分段考核、分段问责。

  目前,环湖截污工程96公里截污干渠(干管)闭合贯通。完成主城8个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扩建和新建,污水日处理规模达110.5万立方米,实现一级A标准排放。完成主城区雨、污主干管网建设251公里,次干管建设155公里,老城区近2000家单位(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封堵入湖河道排污口近5000个,沿河铺设截污管353公里、修筑道路659公里。在滇池流域划定集中养殖区、禁养区和限养区域,迁出养殖户1.8万户、畜禽680万头(只)。在滇池湖滨退出蔬菜、花卉种植面积1.12万亩,在4个乡镇开展禁售化肥、农药试点。在滇池流域全面实施禁止挖砂、采石、取土、烧砖、毁林、开垦、放牧、填河、围湖、擅采地下水等“十个禁止”,推行雨水、污水、再生水、泔水和工业垃圾、农业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抓好滇池“四退三还”工程,累计退塘、退田4.5万亩,退房141.2万平方米,退人2.4万人,搬迁61家各级企事业单位,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在滇池流域整治水土流失面积167.49平方公里。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质达标率达99.6%。目前,已基本遏制了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强,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阳宗海水环境治理也取得明显进展,阳宗海水质类别上升为Ⅳ类。

  加强制度创新 完善工作机制

  为实现绿色发展,昆明市委市政府在作出发展决策时,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在编制发展规划时,优先编制环保规划;在调整经济结构时,优先发展清洁产业;在建设公共设施时,优先安排环保设施;在新上投资项目时,优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时,优先增加环保开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健全完善工作导向、政策导向和考核导向,推动生态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

  三年多来,累计制定环境保护方面的创新性文件146项,制订了《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昆明市地下水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滇池流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功能区规划,制定滇池流域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产业发展目录,引导企业按规划、按目录投资发展。改革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出台排污权交易等制度。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

  李河流表示,昆明的绿色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今后的发展中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与时俱进地注入新内涵。昆明市将以《2011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发布的昆明绿色发展指数位列中国西部第一、内陆省会第一、34个参与测算大中城市第三为新契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持续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森林昆明,全面提速滇池治理,持续强化环境保护,深入整治城乡环境,打造最适宜人居新家园。

  记者黄凯 朱仁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