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广东肇庆高要市建立城乡垃圾处理网络系统

Eedu.org.cn 作者:闫昆仑 翟永鸣 …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13

  山区县怎么把村庄搞干净?昨日,笔者走访发现,经过两年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肇庆高要市在全省山区县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垃圾处理网络系统”,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变农民的不良卫生习惯,从根本上治理卫生环境的顽疾。

  在金渡镇耕沙村,整条村的道路几乎看不到一片垃圾,一河两岸风景相映成趣。村民老谢说,“村里的垃圾都是镇里统一回收处理,每天都有专人负责保洁打扫,还有专人负责上门回收”。

  为了推进城乡环境整治,高要市逐步把城市环卫管理方式向村镇延伸,通过制定村镇生活垃圾管理规定、考核办法和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根据“定点收集、转运方便、集中处理”的原则,高要在各村庄合适的位置建设垃圾池(屋),由镇或行政村统一清运到垃圾场集中填埋或无害化处理。

  南岸街道为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2011年投入经费共160多万元,新建了一批垃圾池(屋),同时设置了大量垃圾桶,落实专责人员进行垃圾打扫和清运。马安旧村只有三四十户村民,但自从建立了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以来,以往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和苍蝇飞舞的景象不见了。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山区镇,笔者也看到“无穷创意”。比如,乐城、水南等镇环卫部门把旧油桶当作垃圾桶使用,实现了废物的二次利用,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据高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市财政共安排卫生整治专项资金700多万元,加上镇、村和社会各界的投入,全市用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资金近2000万元。

  去年下半年,高要建立了专门奖惩机制,对各镇(街道)实行月扶持和年终奖励,凡一年累计两次月考核排名末位、且未达到月达标分值的,取消镇(街道)该项工作的月度奖励和年终奖励,同时该单位及其主要领导不能参与年度评优评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全市已基本清除垃圾黑点和卫生死角,一些镇陈积了十几年的垃圾得到了清理,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闫昆仑 翟永鸣 通讯员/何以根)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