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广州举办垃圾处理开放日 各界亲历“垃圾围城”

Eedu.org.cn 作者:陈冀    资讯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4

    新华社广州5月14日电(记者陈冀)从不堪重负的垃圾填埋场到垃圾循环利用的生态园,从千余垃圾车进场排长龙到小区有效实施分类垃圾,14日,广州市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网友、媒体一起与垃圾进行了有趣的一日游,从垃圾源头分类、中转收运到终端处理,亲历了“垃圾围城”的紧迫与突围。

    14日,广州市城管委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即组织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参观垃圾设施处理开放日。首次开放日共组织了80名社会各界代表参加。

    据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指出,垃圾处理开放日活动旨在让社会各界更客观、更直观的了解垃圾处理现状,从而更充分、更深刻地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垃圾围城”困局,以更务实、更理智的态度共同面对,共商决策,共破难题。

    在广州市番禺区火烧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堆积如山的垃圾让参观者们掩鼻而逃的同时也顿感心情沉重。建于1989年的番禺火烧岗,日处理1800吨垃圾大大超过了它的运行负荷能力。据现场管理人员李伟强介绍:“20年前用作垃圾填埋场时,这里还是一个深潭,现在却像盖高楼一样,垃圾填埋的高度早已超过了周围的山头,填埋量已大大超出原来的设计填埋能力,不堪重负。”

    这种“垃圾围城”的窘迫,即使是在屡获殊荣的广州市最大的垃圾终处理地——兴丰垃圾填埋场也让人难以感到轻松。记者在现场看到,千余垃圾车进场排长龙,每日8千吨垃圾要等着进场处理……

    而在广州市黄埔区大田山生态循环园,参观团似乎看到了“垃圾围城”的突围之路。在大田山生态循环园,有漫山遍野的绿油油的生态蔬菜,还有无公害养殖的猪、鸭、鹅、大鸵鸟和孔雀在园内自由欢快成长。


    据城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国首座为垃圾出路而设计的生态循环园。该园可把占垃圾总量50%的厨余垃圾和果蔬垃圾等有机垃圾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形成肥料后供植物作有机肥使用,或将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作为燃料或发电利用,沼渣形成肥料,沼液作为液态肥。用有机肥进行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再供应饭堂和家庭使用,重新进入人类的生活,逐步形成一条可循环的有机生态链。

    许多网友和市民参观后感慨万千。市民余洋说:“垃圾围城危机,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只有做好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物分拣出来资源再利用,才能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尽一份微薄之力。”

    据悉,近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还将亲自召集参加设施开放日的媒体、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网民代表召开垃圾处理座谈会,共商“垃圾围城”突围之路。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