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打底”绘就“美丽玉林”
2012年8月以来,北流市、陆川县、容县等地陆续建设“村收镇运县处理”试点项目,部分项目已经投入使用。
根据我市初步制定的实施方案,2013年我市将新建9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各县(市、区)新开工建设35个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占全市乡镇37%。
整洁乡村尽显生态美
在罗政村的村道上,记者看到,三角梅开得正艳,纵横的村道整洁干净,也见不到生活污水的踪影。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村收镇运县处理’项目的实施,改变了村容村貌,整洁的环境更加展现出农村的生态美,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感受乡村的魅力。”
说起环境综合整治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罗政村村支书钟耀荣赞不绝口。
2013年,我市以北流市、陆川县为示范区,建成50个村(屯)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引导带动其他片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农村环境变得更美,农民把乡村资源开发形成生态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形成效益。”民乐镇镇长曾亮点出该镇农民的生态致富经,农民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中尝到甜头,更加自觉维护好农村环境。
“城市化”整治模式加速城乡融合
生态滤槽上,水上金钱草绿油油地生长,出水口排出的水已经变得洁净,在北流市各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现代化、生态化的高效处理方式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玉林市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这套污水处理项目,“处理方式和成效,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十分接近。”
在我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通过以城带乡,“城市化”的综合整治模式带给农村环境更加明显的变化,“城市化”整治模式涵盖一系列现代化的综合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陆川县乌石镇陆河村党支部书记梁丽娜提出建议,应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新能源沼气工程等环保设施,并配备环保清洁工人,逐步建立起农村长效卫生保洁机制。
晴朗的3月天,玉林的乡间已绿意盎然,经过综合整治的乡村环境焕然一新,整洁的村容村貌和秀美的山水相得益彰,“城市化”整治模式加速城乡融合,农村,离城市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