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警示:应该加快开发绿色能源
近一段时间来,广东突然出现“结构性油品短缺”,不少有车的朋友见面不是问“吃了吧”,而是互相打听“哪里还有油加”,汽油再一次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其“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于是不少人呼吁,政府除了采取紧急措施解决能源短缺的当务之急外,也应该考虑发展新的能源了。8月18日,广东省政协召开建设绿色广东研讨会,会议提出的关于开发绿色能源的报告,让人看到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新思路。
其一是发展沼气。这是最“标准”的绿色能源。韶关市政协对当地使用沼气的情况进行过详细摸底。据测算,在农村建一个8至10立方米的沼气池,所产沼气基本上可以满足农户日常生活所需,每年节约用柴近2500公斤,相当于封山育林3335平方米(5亩)。韶关市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已有1.79万户建成使用沼气池,每年共可节约用柴4.4万吨,相当于保护森林资源8.8万亩。据一项调查显示,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贫困地区的67个县(区)适宜推广沼气的农户达70%,而现有的沼气户仅占其中的5.9%,开发潜力相当大。
此外,一些新能源的研究成果也值得大面积推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介绍说,该院新能源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走出去”了,惠及广东的却不多。比如:在西藏承担的“布达拉宫广场照明工程”、“太阳能生活供热系统示范工程”等项目,以及在广东揭东、福建莆田、海南三亚、江苏及东南亚地区兴建的固体废气物谷壳、稻草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等,均产生了很好的效益。陈勇说,沼肥、阳光、谷壳、稻草,这都是免费或非常廉价的原料,经过科技一点拨,就可以用来发电,可以成为清洁的新能源。因此,广东省应该在本地加以推广使用。
发展新能源,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建一个沼气池需要资金1500-1700元,在广东,除去国家补助的500-800元,农民还要投资约1000元,这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江西省赣南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地从木材销售、煤炭、电中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沼气的发展资金,按200-300元/池的标准补助给农户,即以旧能源“补贴”新能源,效果不错。因此,与会人士提出广东省应该认真研究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他们说,面对能源短缺,各地已纷纷开始节能,广州地区政府机关的空调上贴出了“本空调限调在26℃或以上”的字条,这些都是节能的好方法。但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开源”,只有不断开发新能源(包括绿色能源),我们才可以继续今天的生活,并且生活得更好。
《华南新闻》 (2005年08月19日 第一版)
Tags: 能源,短缺,绿色能源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