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创业就业
推行循环经济是就业的重要出路
(一)在资源节约方面
安徽省绩溪县小小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变速箱的配套部件和同步器、齿套等200多种产品。过去,这家公司用老工艺生产这类产品,钢材消耗量大、工序多、能耗高、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从2003年开始,他们投入600多万元,经过4年努力,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研发设计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精密碾锻成型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用这种工艺碾锻出来的坯件,改变了金属结构和金相组织,提高了密度和精度,这样既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约了钢材,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减少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检测,单位产品节材率在40%~45%左右,综合节能率在38%以上;产品使用寿命延长30%,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这家企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300个劳动就业岗位。
(二)在污染治理方面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把污染治理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把井下采煤过程中和地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各种废弃物、污染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建起了煤泥煤矸石电厂、瓦斯电厂、煤矸石砖厂。2005年循环经济类项目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利税2654万元,累计节约征地费用9100多万元;矿井煤炭资源回收率达65%以上,延长了矿井开采寿命;在矿区基本消除了煤矸石、矿井水等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更多劳动就业,循环经济系列产业共安排2000多人就业。
(三)在生态修复方面
安徽省阜南县蒙洼、洪洼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行蓄洪区,有14个乡镇、35.5万人,当地农民种点小麦、玉米靠天收,有些地方只生产一些荻柴和杞柳,亩均收入仅80元~100元。后来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洪水过后,这片土壤仍是肥沃的,虽然因洪水不能种粮食,但是可以改种不怕水淹的杨树。从2001年开始,两洼人民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大力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在60多万亩荒坡地、低洼地大量种植杨树和杞柳。通过杨树板材加工解决了5000人就业;发展柳编加工,解决了4万人就业;造林、种草、发展经济作物等方面解决了17万人就业;在林下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在草地上放牛放羊,在低洼水面养鹅、养鸭、养鱼、养珍珠,解决了4.5万人就业;共有26万人就业,占当地劳动力总人数的73%。现在,两洼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互生共存,资源循环利用,亩均收入在1200元以上。
(四)在循环型农业方面
广德县邱村镇人陈永华于2005年1月创建安徽润华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租赁了1.5万亩山场,以种植业和林木深加工业循环经济为龙头,走农业综合开发之路,不仅解决了竹笋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笋衣以及竹材加工中下脚料的处理问题,更能够改良土壤条件,提供肥料,还带动了周边约3500户农民发展竹业。现在,这家公司提供了固定就业岗位50个,季节性用工最多时每天达到上千人,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山场租赁费和劳务收入1000万元。
(五)在废弃物再生利用方面
安徽省界首市农民长期在全国各地回收废旧电瓶,进行土法炼铅,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环保部门多次予以关停。2005年1月以来,界首市下决心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这一难题,先后到全国7省两市学习“取经”,组织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力量联合攻关,终于解决了再生铅冶炼的关键技术问
题,创办了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将一个濒临灭绝的行业发展成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2006年产值达20亿元,创利润8000万元,税收600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4。园区内解决劳动就业3500人,该市在全国各地回收废旧电瓶的人员与产后销售人员达3000多人。
(六)在节能减排方面
安徽科捷再生能源利用有限公司在省内外10多家工业企业和镇江丁卯电厂,运用自主创新技术,对原有锅炉设备不做大的改动,利用稻壳代替煤炭,在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上燃烧,年利用稻壳36万吨,节煤31万吨,增加物流收入3600万元,新增农民收入36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降低生产成本50%,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燃烧后的稻壳灰还具备巨大的深加工潜力,如纳米级二氧化硅与活性炭等产品。
各级政府应重视和扶持循环经济
从以上实例不难看出,循环经济在开辟创业、就业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前景,也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建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更加重视、引导和扶持。
发展循环经济可催生一系列新产业。按循环经济理念创业,与按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创业相比,一方面活儿做“长”了又做“细”了;一方面做出了“全新”的活儿,综合效益更划算。我们把这个问题研究透了、用好了,将可以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循环经济催生的新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还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发展循环经济与自主创新紧密相连,将激发人们的创新智慧,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用不断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同时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再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作者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
要点提示
诸多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是从资源节约、污染治理,还是生态修复、发展循环型农业等各方面来看,循环经济在开辟创业、就业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前景,也带来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建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更加重视、引导和扶持。
编辑心得
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根本之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前景会更好,提供的就业岗位会更多,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因此,新时期的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勇于承担产业升级、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责任。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猪倌毕建国 走活循环经济这盘棋 兵团八十一团职工赵光华靠“四位一体”发家 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将于青岛举办(10 再造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做大“绿”字文章 从五条道路看循环经济 中日携手推进循环经济 渤海湾畔崛起生态新城 绿色包装是包装领域的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力甩“黑帽子” 抓好循环经济 实现去污增绿 天然气带动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