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专家:从战略层面把脉中国能源安全

Eedu.org.cn 作者:王晶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2
    “对于我国的能源领域,2008年可能会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个转折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开场就极具震慑力,因为这个转折是具有挑战性的。

    从1993年我国再度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开始,我国的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而到2007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

    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上升,最为直接地体现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能源安全特指的就是石油安全,如何从战略层面把脉中国石油安全,是第三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的一个焦点。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德水称,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能源消费中煤炭占了70%,2007年中国消费的煤炭量占到了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41.3%,在这样的情况下,2003年到2007年中国的石油需求累计增长48.54%,占全球新增石油需求量的35%以上,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确值得反思。

    虽然我国目前每年人均石油消费量只有两桶,而美国是25桶,日本是14桶,我国必然还会增加一些对石油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石油消费将无止境、长期、大幅度增长。

    “我们应当努力控制我国的石油需求增长。绝不能选择美国的能源使用方式,而应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李德水说。

    日本从1973年到2007年经济总量增长了12倍,而石油消费总量再也没有超过1973年的巅峰水平。这是因为1973年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大量推广节油政策、措施和技术。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石油消费量达到了每天240万桶的高峰,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放开了油价,10年来韩国经济规模已经翻了一番,而石油消费总量至今还没有超过1997年的水平。

    “这两国的经验说明,必须下最大的决心控制石油的消费量,而且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这个方面我国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在努力开发石油资源和积极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同时,必须把节油降耗提到战略的高度,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把我国的石油消费量,石油消费的强度较大幅度地降下来,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地发展。”

    未来国际趋势集团总裁华赞说,在二三十年内,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速度不会放慢,还会升上去。原因是西方GDP的下降,美国金融危机等,短期对中国和亚洲的经济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影响不会持续;中国未来30年非常平稳的内在发展需求,会导致国内GDP增长率平稳保持在8%到10%之间,因此中国对能源的依赖性不会下降。同时,中国虽然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提高替代能源比例,但是替代能源从5%提高到20%至30%,还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期间,中国能源的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对石油不断增长的需求仍然是主流。

    华赞认为,中国的石油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海外油田拿到的产量不到4000万吨,特别是在海湾和中东这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中国拥有的油田极少。中国应该通过互惠互换利益的方式,努力使国内几大石油公司扩展为跨国石油公司,从而获得更多的石油资源。在利益交换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三种类型:一是地缘政治利益交换,二是经济利益交换,三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交换。同时,培育中国石油企业的中产阶级,使这些企业运用自身灵活的机制展开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他们积极的作用。(中国石油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