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规划释放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强烈信号
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国内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甚至一些技术如聚光发电等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中国许多太阳能发展潜力巨大的地方,太阳能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如光伏发电产业,是“两头在外”,即技术研发和应用市场都在国外,只有生产制造环节在国内,中国仅仅是制造工厂。而随着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以带动中国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使中国向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挺进。
对此,刘琦也表示,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不光要靠政府去推动、靠市场去拉动,关键还要用科技去撬动。只有实现了科技的进步和撬动,才能使这个产业降低成本,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因此在制订规划期间,国家能源局和科技部进行了广泛交流,最后出台的规划中,科技将会占很大的分量。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也表示,整个规划不仅仅是“量”的问题,实际上还强调了“质”的问题。通过这次规划的调整,将使我国到2020年能够真正做到在核电领域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制造、自主运营。
新能源企业迎来春天
事实上,自2006年中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新能源产业便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近年中国政府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2008年对新能源企业的资金扶持规模达到38亿元。
企业无疑是对新能源发展规划最为关注的群体。国家层面有力的推动将有助于扭转中国新能源产业长期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进而切实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制定表示欢迎。他表示,新能源发展规划一旦出台,将会大大推动国内市场的发展。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工程等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设计及安装、系统中关键设备的制造及提供相关服务。近年来,科诺伟业通过承接奥运场馆光伏发电等项目,使企业迅速壮大。而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将推动国内新能源应用市场的迅速放大,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乐见的。
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的信号也为河北保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记者在该公司采访时了解到,面对国家新一轮发展新能源的历史性机遇,公司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
据悉,英利计划在现有600兆瓦的基础上,投资60亿元新建800兆瓦光伏电池项目,将产能提高到1400兆瓦。在今年9月份,英利一期3000吨硅材料项目将投产,之后还将启动二期6000吨硅材料工程,提前完成1.8万吨多晶硅料项目整体建设。同时,在产业链下游大力开发光伏并网工程。
英利公司表示,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产业规模的扩大,将有能力调控光伏产品价格。根据该企业的测算,到2010年公司将率先达到光伏发电成本每度电1元的目标,届时将极大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
保定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制定,将促进国内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带来了更多商机。
“好政策”还需“好配套”
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制定出台,无疑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不过,人们担心规划推出后,相关配套措施跟进太慢,使得规划的可操作性差。以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出为例,就有专家表示,其后实施层面的配套法规出台的节奏还太慢,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规范管理。
对于新能源发展规划,一个关键环节还在于,新能源并网的对接办法。比如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在并网问题上,如果电网公司不积极,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不过,也有官员表示,一旦该规划出台,一系列新能源基地的选址都将有望明确,并将在近一两年内,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强力推动下,密集推进。
刘琦表示,我国下一步发展新能源要着力把5件事情做好:第一,要把新能源放在一个战略地位;第二,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第三,要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第四,要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第五,要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