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中国加速步入天然气时代
天然气时代:我们还有多少路要走
在全球追求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天然气早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能源消费的首选。
一组2012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平均为24.4%,亚洲国家平均也达到11%的水平,而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仅为5%。
基于此,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提醒说:“天然气消费在中国只占很小的比例。我不认为中国天然气的时代已经来临。”
没有人否认天然气在中国很多省市深受青睐。但是目前甚至在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很难改变。
分析其因,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并形成瓶颈。比如,天然气主干管网尚不完善,区域性输配管网不发达,天然气调配和应急机制不健全;储气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储气库工作气量仅占消费量的1.7%,远低于世界12%的平均水平;用气负荷集中的大中城市缺乏储气和应急调峰设施,已建成LN G储罐罐容不足,分布失衡,供气安全压力较大。
中石油管道局局长赵玉建告诉记者,尽管近年来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获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但管道长度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美国管道总里程为70万公里,俄罗斯为23万公里;截至2012年底我国油气管道加在一起不足10万公里,其中天然气长输管道仅6万余公里。
其次是天然气资源严重不足。根据B P世界能源统计,截至2012年底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187 .3万亿立方米,其中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3 .1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量的1 .7%;按世界人口65亿、我国人口13亿计算,世界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为2.8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0.24万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左右。
正囿于此,国家能源局才迫不及待地效仿美国,将我国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开发提上日程。然而,受核心技术和相关标准规范等因素制约,在经过两轮轰轰烈烈的页岩气区块勘探开发招标后,原本希望的各路资本参与进来的页岩气开发热潮尚未出现。显然,页岩气要成为天然气消费主力,中国还需要时间和耐心。
一方面是天然气资源不足、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天然气消费量急剧增长,为避免“气荒”出现,中石油等石油巨头加大天然气进口力度。然而,这又无可回避地引出了第三个问题———天然气价格体系尚未理顺,长期以来进口气价与国内气价严重倒挂……
刚刚进入2013年下半年,来自国家政策的消息给中国天然气产业带来许多利好:先是7月10日,国家对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做出调整,全国天 然 气 门 站 价 格 平 均 由 每 立 方 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随后于8月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牵头制定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开始对外征求意见,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下游定价权的开放,对激励民营资本进入天然气管道建设市场意义重大。
尽管距离“天然气时代”还有很多路要走,但中国发展天然气的方向和决心从未动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