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专家呼吁设置野生动物监测系统

Eedu.org.cn 作者:刘霞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1

  本报讯(记者  刘霞)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8日报道,10月7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动物疾病科学家呼吁在全球设置野生动物监测系统来探测动物中疾病的“蛛丝马迹”,以阻止这些疾病在人类身上的大规模暴发。

  科学家声称,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降雨模式改变,12种能致人类和野生动物于死地的疾病(包括埃博拉、霍乱、瘟疫、昏睡病、赤潮、肠道内外寄生虫、禽流感、肺结核、莱姆病、黄热病、裂谷热、巴贝西虫病)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可以“未雨绸缪”,在它们杀死人类之前在动物身上发现它们。

  科学家通常将动物看作气候变化有价值的暗示,因为动物很少能快速适应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常使得它们遭受某种疾病。气候变化带来的疾病扩散情形,包括温度越来越高使得病原体和它们的携带者生存的时间变长;降雨模式发生变化使病原体更容易生存和传播;气候变化使野生动物同家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等。

  例如,暴风雨天气的增多干扰鸟类飞翔,迫使受到感染的野生鸟类降临到新的地方,同家禽建立更大的联系,这是造成禽流感扩散的原因之一;霍乱病菌在变热的环境下生活得更好;在东非,气候变化可能使得传染巴贝西虫病的壁虱在狮子和水牛身上大规模爆发;非洲舌蝇分布的变化也会导致昏睡病的扩散。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