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马鸡从百余只增至1500余只
褐马鸡数量10余年增加了上千只。
本报渭南讯 记者昨日获悉,国务院近日审定2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这意味着该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
10余年间数量增15倍
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东部黄河西岸的黄龙山系,总面积37756公顷,其中核心区14081.6公顷,缓冲区13226.6公顷,实验区10447.8公顷,森林覆盖率79%。该保护区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珍稀野生动物纷纷返回自己的家园,特别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数量不断增多,由最初发现时的1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1500余只。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野大豆、紫斑牡丹、核桃楸和刺五加;省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分别为杜松、陕西鹅耳枥、文冠果、刺榆。保护区有野生动物194种,占我省野生动物(739种)的26.25%。
晋升国家级意义重大
保护区先后邀请科研院校或单位,对保护区褐马鸡种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多次考察和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同时,组织科研人员对褐马鸡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进行了长达多年的实地调查和系统研究,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陕西褐马鸡研究》一书,该书于2008年4月份出版发行。
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后,对于科学地保护管理好保护区的褐马鸡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恢复和扩大种群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系统完整地保护好褐马鸡资源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重建。规划工程的建设实施,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水平和科研监测能力,对陕北地区阻挡风沙南侵,保障关中平原的生态安全,改善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图 记者石俊荣 通讯员范世强
相关链接
褐马鸡为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鸟类,成高约60厘米,体长1米~1.2米,体重5公斤,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对白色的角状羽簇伸出头后,宛如一块洁白的小围嘴。
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动物,中国鸟类学会把褐马鸡作为会标。褐马鸡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对研究黄土高原的历史、起源及气候变迁,动植物区系和森林群落结构,对研究马鸡属的起源、历史演变、血缘关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