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给金丝猴“拜年” 走近休游后的神农架

    [内容预览]

    | 2006-2-13 17:46:50
    2月10号,(正月十三),一场大雪后的神农架春光明媚,上午十时,林区人民政府区长王海涛、副区长岳文强一行踏着厚达15厘米的积雪,来到海拔1900米的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潭保护站,慰问科考人员。  峰回路转,刚刚转过一个山坳,就听到金丝猴“嘎嘎”的欢叫声,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登上大龙潭保护站对面的一个小山坡,一幅金丝猴迎春图展现眼前:在对面山坡一片华山松林中,一百多只金丝猴欢呼雀跃、有的一

    [阅读全文]

  • 1249只黑颈鹤贵州草海越冬 数量创历年之最

    [内容预览]

    | 2006-1-22 1:11:17
    |  中广网贵阳1月21日消息(记者王贵山 邹荣然)记者从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冬天到贵州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已达1249只,创历年草海越冬黑颈鹤数量之最。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境内,是一个完整、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典型性、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气候特殊性以及物种的丰富程度,在世界上都具有典型代表意义,草海因其特殊的环境每年吸引着大量黑颈鹤来

    [阅读全文]

  • 我爱老虎 为虎代言

    [内容预览]

    | 2006-1-11 16:41:24
    我的生肖属虎,所以我爱老虎。  我曾在东北生活了十几年,所以我尤其热爱东北虎。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了作家为动物代言活动,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虎。  仅从视觉形象上,老虎之威猛大气、沉稳自尊、雍容华贵,便令人喜爱并心生景仰之情。老虎之美,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震慑性,看一眼就会被俘获、被征服。那一刻我会忘记它原本是一头凶猛的野兽,一个强壮的生命活物,而将其当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来欣赏。它雄健优美

    [阅读全文]

  • 动物权是人类对权利认识的新发展

    [内容预览]

    | 2006-1-3 10:22:28
    辛普里(清华大学副教授)   动物权利的观念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代表着人类道德发展的方向,但我国民众乃至学者了解不多,常因误解而反对。李隼博士后昨日的《新京报》上发表的“离开人类中心主义环保有没有出路”,就是一例。  任教于北卡来罗纳州立大学的雷根教授是动物权利哲学论证的最重要提供者。他从大家普遍接受的人类拥有权利入手,指出人类之所以拥有权利,是因为人类具有意识,是精神世界的生活主体,是

    [阅读全文]

  • 重新认识恢复森林价值

    [内容预览]

    | 2006-1-3 10:10:26
    本报讯(记者原春琳)人们对森林价值的认识传统上更多地专注于木材产品,而忽视了森林对人类更主要的贡献是来自所谓的多重效应,比如说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和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近日,国家林业局、云南省林业厅、保护国际(CI)和3M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一个名为“森林与可持续经济发展———西南山地森林多重效益项目”的研讨会,主题就是“ 重新认识森林的价值

    [阅读全文]

  • 原生态的鸟类天堂

    [内容预览]

    | 2006-1-2 15:28:03
    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湿地GEF项目的专家埃迪蒙感叹,花瓣山真是一块原生态的宝地。小刘军 王洁 摄影报道  本报益阳专电(特派记者 王洁 小刘军)顺着南洞庭湖保护区东南湖往南,渔船开了2个多小时后,参加环洞庭湖科学考察的一行人来到了南洞庭湖保护区中央的一个洲滩——花瓣山。在这块洞庭湖较少见的原生态地方,专家们见到了芦苇台地、深浅水区等多样的小生态环境。这也是专家们获得的第一份新年“大礼”。  花瓣山上

    [阅读全文]

  • 新青藏协调会议召开共商保护藏羚羊大计

    [内容预览]

    | 2005-8-25 10:10:27
       8月20日至21日,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保护藏羚羊协调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国家林业局、环保局、一些国际野生生物保护组织及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代表和专家汇聚一堂,在认真总结近年来保护藏羚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今后藏羚羊保护重点、加强三省区信息沟通及合作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在国家和三省区的共同努力下,最近几年盗猎藏羚羊猖獗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藏羚羊种群数量开始恢复。三省区

    [阅读全文]

  • 麋鹿还家20年 成功回归自然为世界范例

    [内容预览]

    | 2005-8-25 9:56:12
       本报北京8月24日讯  记者钟嘉报道:今年8月24日是麋鹿回归祖国20周年的日子。来自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工作组的数字显示:2005年国内麋鹿总数约2000头,其中放归野外自然繁衍成功定居的种群数量已达600多头,“麋鹿还家”成为国际上拯救濒危物种的一个成功范例。  麋鹿是中国特有物种,曾经广泛生活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是先民的主要狩猎对象。明末清初在野外灭绝,仅留

    [阅读全文]

  • 中国华南虎客死南非 “野化训练”尚未成功

    [内容预览]

    | 2005-8-23 11:22:14
        本报综合报道 一只名为“希望”的华南虎20日在南非死亡。“希望”的离去给“野化训练”项目带来打击。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负责人全莉22日透露,“希望”因染病后停止进食,于20日晚上死亡。全莉称,目前中国的动物园里已经没有华南虎幼崽,“希望”的离去使野化训练项目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华南虎是世界十大濒危野生动物之一,目前已不足100只

    [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与美野生救援协会携手我动植物保护

    [内容预览]

    | 2005-8-20 0:23:57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董峻)国家林业局和美国野生救援协会19日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国家林业局和野生救援协会合作框架》,双方将通过多方面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  根据框架内容,双方将在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能力建设与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 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关的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加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

    [阅读全文]

  • 大熊猫放归记

    [内容预览]

    | 2005-8-19 13:12:33
    大熊猫盛林1号被放归大自然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时空连线):  和人类相处了23天后,大熊猫盛林1号即将踏上回家的路途。它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明星待遇,显得非常平静。  按照放归计划,盛林1号将被放回当初得救的地方----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自然保护区。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行程,换了新的环境,大熊猫仍然十分安静。  在放归前的仪式上,卧龙方面把盛林1号的档案交给了都江堰有关部门,简短

    [阅读全文]

  • 亲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执法行动

    [内容预览]

    | 2005-8-17 11:24:30
       阿尔金山,平均海拔4500米的庞大山系。它南望塔里木盆地,北倚青藏高原,东接柴达木盆地,西连昆仑山脉。其风光壮丽、雪峰横列,养育了“高原精灵”藏羚羊、“高原之王”野牦牛和“高原隐士”藏野驴,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考察人员,誉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地理空白区和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是高原野生动物最后的天堂。  每年6月5日至8月10日,数万头

    [阅读全文]

  • 我国大熊猫繁育拯救实现突破 放归试验条件成熟

    [内容预览]

    | 2005-8-17 10:50:16
       本报北京8月16日讯  记者高保生报道: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日前,国家林业局在四川省都江堰将大熊猫“盛林1号”放归野外,并佩带全球定位颈圈进行野外生活跟踪试验,标志着我国大熊猫繁育拯救工作已从注重人工繁育研究阶段进入注重野化训练和放归阶段。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物种。为了抢救大熊猫,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多年来在人工繁殖大熊猫方面开展

    [阅读全文]

  • 卧龙大熊猫“喜妹”顺利产下双胞胎幼仔

    [内容预览]

    | 2005-8-12 23:39:40
    熊猫宝宝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新闻图片网站  中新社成都八月十一日电  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双喜临门。今天下午,曾在三天前咬伤人的大熊猫“喜妹”,“将功补过”顺利地产下一对双胞胎幼仔。这为正在此间进行的赠台大熊猫挑选工作增添了喜气。  今天下午十三时三十五分至五十五分,大熊猫“喜妹”先后产下双胞胎,第一次做妈妈的“喜妹”母性很强,也很护仔,把刚刚产下“孩子”一

    [阅读全文]

  • 非洲皇冠鹤濒临灭绝

    [内容预览]

    | 2005-7-31 10:52:23
       新华社内罗毕7月30日电(记者梁涛)据肯尼亚媒体30日报道,非洲特有的珍稀鸟类品种灰色皇冠鹤如今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皇冠鹤又叫“皇冠鸟”,因其头顶类似皇冠的金色羽毛而得名。它有着优雅的体态,行走起来还颇有皇家的威仪,因此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其形象经常出现在邮票、明信片上,并且还出现在乌干达国旗的图案中。  东非维多利亚湖地区的湿地上曾大量分布着这种美丽的鸟类,而如今它们的数量已经

    [阅读全文]

  • 神秘死亡死因未明 西藏马鹿敲响“绝种”警钟

    [内容预览]

    | 2005-7-22 22:20:36
    不久前,在西藏山南地区,19具西藏马鹿尸体被发现,死因至今未明———  7月20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林业局保护处卓玛央宗处长处获悉,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日前猝死的一批西藏马鹿已排除传染病死亡的可能,但因死亡时间较长、所采样本受到污染,具体致死原因仍无法确认。山南地区林业局索朗多吉局长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在西藏马鹿活动中心盆布拉未发现新死亡西藏马鹿的尸体。  5月10日,西藏山南地区林业局接到报告:

    [阅读全文]

  • 新京报:白鱀豚淇淇三年祭

    [内容预览]

    | 2005-7-22 8:49:08
       惟一一头人工饲养成活的白鱀豚死后,长江中再未见到活体,物种保护成败被视为衡量我国环保力度标志之一  白暨豚属鲸目的哺乳动物,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也是世界上淡水豚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目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江段内。“淇淇”去世后,长江中再也没有看到活体白暨豚。最近一次看到白暨豚尸体是去年7月。  7月5日23时51分,武汉白鱀豚馆饲养的一头雌性江豚,经过2个多小时分娩,顺利产下

    [阅读全文]

  • 国内仅存虎狮兽深圳亮相 存活两月“创纪录”

    [内容预览]

    | 2005-7-21 20:24:40
       世上罕见的老虎与狮子繁殖的后代“虎狮兽”,在深圳野生动物园诞生并健康地存活了下来,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仅存的有着两个月龄的虎狮杂交品种,创目前国内虎狮兽双胞胎成活时间最长纪录。记者昨天前往深圳野生动物园采访,看到草丛中的两只年幼的虎狮兽,既像虎爸爸又像狮妈妈,十分活泼可爱。  昨天,深圳野生动物园老虎研究育种专家正式对外发布此消息。为了两只虎狮兽免受干扰、健康成活,度过最初的“婴儿期”

    [阅读全文]

  • 华南虎"留学"南非学野性 2008年回国放归自然

    [内容预览]

    | 2005-7-19 8:48:08
    图为华南虎“国泰”、“希望”在南非接受野化训练  “百兽之王”———老虎还要学野性?是的。  目前,我国现存的华南虎全都在动物园内饲养。为了弥补华南虎野性不足的缺憾,自2003年起,上海动物园的两对华南虎陆续远赴南非菲力普利斯的老虎谷保护区接受野化训练。  日前记者获悉,它们的“野化教程”进展顺利,2008年这些华南虎及其后代将有望放归自然,建立起一个华南虎野外种群。  稀有华南虎 全在动物园  

    [阅读全文]

  • 中国惟一繁殖地游人激增 大连黑脸琵鹭亟待保护

    [内容预览]

    | 2005-7-18 17:26:59
       “应该尽快建立自然保护区。否则,黑脸琵鹭这一濒危候鸟就会消失。”日前,在辽宁省庄河市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黑脸琵鹭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魏国安博士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7月9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访问大连时,赠送给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的礼物就是一个雕有黑脸琵鹭的珐琅瓷瓶。郁慕明特意解释说,这种珍贵的鸟类夏天在大连产卵孵化,冬天到台南越冬,每年来来往往,从不间断,表明台湾与大陆

    [阅读全文]

76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