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将新建三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7-9-19 17:21:53四川从今年开始将新建三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使全省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达到40个,以确保50%左右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0%左右的野生大熊猫个体分布在保护区内。 目前,四川省共有3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占地200多万公顷,其中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1个。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普查,四川省野外的大熊猫数量为1206只,约占全国的76%。全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到1[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态势良好
[内容预览]
| 2007-9-18 22:04:48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八日电 (记者 赵胜玉)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出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时指出,当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态势良好。 据悉,中动协已发展成为中国国内最大、最有影响的自然生态保护组织,成为中国民间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力量。截至去年底,全国会员已从二00三年的六万余人发展到二十四万余人,团体会员达近三千个。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约[阅读全文]
-
来自海洋的警钟又敲响了
[内容预览]
| 2007-9-18 8:06:299月12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2007年度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与去年相比,有更多的物种上榜,表明全球物种的消失速度仍在加剧。而这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份濒危物种年度报告中,海洋珊瑚有史以来首次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脆弱的海洋珊瑚 在神秘的海底世界,生长着一些形态万千、色彩缤纷的珊瑚,因为它们的存在,海底世界生机无限。珊瑚因其形态和颜色备受人们喜爱,有些稀有珊瑚更是贵同珠宝。[阅读全文]
-
14名院士在沪联名倡议保护长江生物
[内容预览]
| 2007-9-17 16:30:32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杨金志、李桃9月17日报道:土地资源与土壤地理学家孙鸿烈、鱼类学与淡水生态学家刘建康等1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6日在上海联名发出倡议书,呼吁各有关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保护长江生物,关注长江流域生态。 由农业部主办的首届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16日在上海举行,14位院士是在这个论坛上发出倡议的。农[阅读全文]
-
三江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回升
[内容预览]
| 2007-9-17 10:09:21这是9月13日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一处湖泊拍摄的斑头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区内野生动物众多,分布有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黑颈鹤等200多种野生动物。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过禁猎,设立保护站,建设繁育基地等举措,使保护区内各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回升,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这是9月14日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一处沼泽拍摄[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速度将超过动植物承受能力
[内容预览]
| 2007-9-13 8:18:09本报讯(记者 刘霞) 美国《每日科技》网站撰文指出,有关“人类怎样影响气候变化”的讨论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人类能够承受多高的温度。但是,人类更应关注温度变化速度加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森林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因为森林很难适应新气候。如果温度每10年上升0.3摄氏度,15%%的森林生态系统将无法适应;如果温度每10年上升超过0.4摄氏度,所有的生态系统将被破坏殆尽;而且,树[阅读全文]
-
世界最大原始胡杨林正在得到全面保护
[内容预览]
| 2007-9-11 13:43:06新华网库尔勒9月11日电(记者潘莹)在新疆南部塔里木河沿岸,分布在这里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正在得到全面保护。 从今年9月1日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新疆旨在保护野生胡杨林的首部地方法规。 在这部法规中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不得在保护区内从事砍伐、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挖沙等活动,保护[阅读全文]
-
天然湿地消失 新疆北鲵生存濒危
[内容预览]
| 2007-9-11 10:35:218月的别珍套山绿草如茵、牛羊满坡。一条小溪从山顶潺湲而下,蜿蜒20余公里流入温泉河谷。在这条名叫虎里加洼的山谷中,溪水里生活着近千尾世界珍稀动物――新疆北鲵。 虎里加洼位于苏图别珍温泉“新疆北鲵保护区”以东约15公里处,在方圆数万平方米的草场上,由别珍套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成的溪水,冲刷出多条小沟。据当地牧民说,这里每条有水的小沟里都栖息着新疆北鲵。 “我们这草场上,只要有水的沟里就有娃娃鱼(牧民[阅读全文]
-
《美国地质勘探》杂志预测2050年北极熊数量将减少2/3
[内容预览]
| 2007-9-11 8:58:37本报讯(记者 操秀英) 《美国地质勘探》杂志近日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面融化,到2050年地球上的北极熊数量有可能减少2/3,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北极熊将绝迹。 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北极熊将在接下来50年从阿拉斯加北岸和俄罗斯绝迹,而北极海盆缘的北极熊栖息地到了夏季可能有多达42%的范围会消失。到时候,只有加拿大北部的北极地区和格陵兰西岸地区才能让全球大[阅读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防范乱采滥挖
[内容预览]
| 2007-9-10 8:21:03可可西里秋季执法特别行动拉开帷幕 本报讯 记者韩萍近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成3个特别行动组,进入保护区腹地实施可可西里秋季特别行动的巡山执法检查,打击在可可西里保护区境内猎杀野生动物及非法采金等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非法采金活动对可可西里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今后将把打击非法采金等乱采滥挖活动作为一项工作重点。 针对此次特别行动,可可西里管理局制定了周[阅读全文]
-
我国红树林面积呈衰退趋势 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内容预览]
| 2007-9-9 15:58:01国际在线专稿 (驻广西记者 刘发丁 陈亮)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卫士”。然而,近二十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了约40%,并呈现继续衰退趋势,加强红树林保护刻不容缓。 红树林湿地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关键生态系统之一,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红树林对维护近海生态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全文]
-
繁殖不等于保护 以虎养虎无异于饮鸩止渴
[内容预览]
| 2007-9-7 10:57:39图片说明: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用活物训练东北虎的狩猎本领,而同时这也是游客喜爱的旅游项目。(图片来源:中国日报/路透社)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附近的横河道子虎林园每年要接待30万游客。从很多方面看,这个东北虎繁育基地算得上很成功了,因为1986年成立的时候,虎林园只有8只东北虎,而现在已经多达800只。该基地显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繁殖的技巧,仅今年新出生的虎崽就将达到100只。&nb[阅读全文]
-
我国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
[内容预览]
| 2007-9-6 9:14:34本报北京9月5日电(记者林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蓝图”项目已完成了长江上游区域数据库的考察验证,开始向全国铺开。据介绍,“蓝图”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的数据库,能够清楚地显示区域生态保护价值和保护成本,为各地决策者提供科学、翔实、准确的数据。该项目由国家环保总局、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及相关各省市林业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完成。 国家环保总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阅读全文]
-
小鸟天堂等地为禁猎区
[内容预览]
| 2007-9-6 8:58:21本报讯 记者从新会区林业局获悉,《新会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下简《办法》)已经新会区政府审议通过,并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小鸟天堂等地被划为禁猎区。对于保护野生动物,举报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当地人民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 小鸟天堂等被划为禁猎区 《办法》明确规定,新会区的圭峰山风景名胜区、小鸟天堂、银湖湾湿地公园、古兜山脉新会辖区的行政区域被划为禁[阅读全文]
-
科学家警告称部分牲畜正在走向灭绝
[内容预览]
| 2007-9-5 16:47:35新浪科技2007年9月5日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农业科学家发出警告,对世界食品供应至关重要的吃苦耐劳的牲畜正逐渐从发展中国家消失,尤其在非洲。他们呼吁建立地区基因库拯救这些牲畜。 专家在瑞士小镇因特拉根举行的会议上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吃苦耐劳和适应本地环境的动物正逐渐被其他来自更加富有国家的物种所取代,这[阅读全文]
-
野外栖息地扩大 甘肃白水江大熊猫增至103只
[内容预览]
| 2007-9-5 1:13:32中新社兰州九月四日电(贾莉丽)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期进行的大熊猫资源调查显示,由于该区内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扩大,大熊猫数量增至一百零三只,该区成为中国大熊猫密度最大的地区。 据了解,从今年七月初开始,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一次彻底、全面、系统的大熊猫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区域面积达六万三千七百四十六公顷,包括四十六条动物监测样线和十一条植物监测样线。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阅读全文]
-
白鳍豚惊现长江?
[内容预览]
| 2007-9-4 8:52:32图一:曾玉江拍摄的视频截图组合在一起,形成跳跃的完整过程。 图二:白鳍豚资料图片 白鳍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淡水哺乳动物,为我国独有,享有“长江女神”的美誉。不久前,被国内外专家断言“灭绝”的白鳍豚,又现身长江安徽铜陵段,并被当地市民用数码相机拍下。 当地市民所拍的白鳍豚身影是真是假?各方专家是如何进行判断的?结论如何?若证实白鳍豚重现,意味着什么?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采访。 发[阅读全文]
-
华山享誉中外千年古木将灭绝 山中多死树
[内容预览]
| 2007-9-3 8:48:09华山北峰一棵松树已经枯萎死亡华山索道紧邻处,一棵松树开始干枯 本报记者 孙洪伟 摄 本报渭南讯(记者孙洪伟) 享誉中外的西岳华山,树龄达百年、千年的古树珍木,正面临死亡威胁。8月29日,一位读者反映“登华山,随处可见枯死的松树”,并呼吁社会关注华山古树珍木的现状。记者为此赴华山实地探访,并了解到,为保护华山生态植被,有关方面已开展一场“拯救行动”。 读者反映 随处可见枯死松树 华山因险著[阅读全文]
-
保护“生态圈的基础”
[内容预览]
| 2007-9-2 8:48:17北京开展植物种质资源普查植物学家解析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作为地球生态圈的基础,植物护佑着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其他动物。 熟视才会无睹。在被绿色充斥的城市景观中,我们熟视了各种植物带给我们的绿色。然而熟视的背后,我们却对野生植物所处的状况一无所知。在很多地方,过度采伐、环境破坏已经将大量野生植物推到灭绝的边缘。在更多地方,一些植物在被人类认知之前,就已经悄然谢幕。 由此,各种植物资源调查的活动成为我们了[阅读全文]
-
呵护珍稀鸟类的家园
[内容预览]
| 2007-9-2 8:42:42本报讯 宋朝华、张立锁报道:看到小黄鸭伸出毛绒绒的脑袋,藏族民兵扎西小心翼翼地把小家伙从蛋壳里取出来。截至8月底,扎西和战友们已经在羊卓雍湖鸟岛守了足足180多天,岛上20多种10余万只鸟蛋陆续孵化。20年来,在西藏浪卡子县各族民兵的精心呵护下,已有200多万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在此繁衍生息。 海拔3900多米的羊卓雍湖,因湖中鸟岛而闻名。这里长年栖息着2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每年3月至8月是产[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