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正文

东方时空:淮河十年治污回到原点 治污须先治穷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CCTV《东方时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26


  央视《东方时空》播出有关淮河治污的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实录:

  国务院近日召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沿淮四省豫、皖、鲁、苏在会上与国家环保总局签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各省政府承诺,将对本省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落实《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建立水环境质量目标、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水污染治理工程完成情况考核制度,确保淮河治污目标的实现,到2010年底前水质达到Ⅲ类。

  在淮河的近代历史上,有这样的几个名词注定要被永远地记住。

  一段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 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这段民谣唱出了淮河流域一亿五千万儿女心中的隐痛。 1994年淮河发生特大污染事故,当时形成污染带长达70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达上亿元。这个重大事故直接催生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流域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小制革、小化工等“十五小”企业被实施关、停,没有完成治理的污染企业被下达了最后期限。这是国家对淮河流域排污企业的第一次最后通牒。淮河治污的工作从此大范围展开。

  零点行动: 1998年1月1日零点,是国家有关部门设定的淮河水变清的最后期限。当时有关部门宣称:经过4年治理,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的工业企业基本上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零点行动”是排污企业接到的第二次最后通牒。许多人对这场轰轰烈烈的治污运动印象极为深刻,零点行动过后,环保部门宣称经过检测,淮河水质达到三类标准,基本符合环保要求——这个结论曾经让人欢欣鼓舞、心情澎湃。

  10年、600亿:2004年7月,环保总局紧急发出防止淮河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通知,并对沿淮四省的工业企业第三次发出达标排放限令。一个让人震惊而不愿意相信的消息传来:淮河流域再次发生与10年前极为相似的污染险情。一个至少一亿立方米的庞大污水源,一边膨胀一边往淮河干流奔涌而来,污水所到之处,湖内鱼虾与沿岸水草无一生还。经过检测,淮河60%的河段水质严重超标。淮河似乎又回到十年前的污染水平。震惊之余,人们禁不住怀疑:长达10年的治理时间,中央直接投入近200亿加上地方配套资金一共高达600亿元的治理资金,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淮河目前仍然在遭受着污染的危害。淮河十年治污,为何又回到了原点?

  关于这个问题,东方时空今天请来了著名的水污染治理专家夏青,他是淮河“九五”“十五”水污染治理规划技术负责人。

  夏青说:“中国现在有句话叫治污先治穷,治水先治坡。意思就是说穷的地方要发展,就会不管眼前和长远利益的结合,找解决穷的办法。这样由于穷没有钱治理,同时他也没有理念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治污现在想的是一些不管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的办法,那么穷不能改变,污也不能治好。所以现在来讲,要治穷必须想出脱贫致富的好办法,而且要环境、经济双赢。”

  新华社驻安徽记者偶正涛一直关注淮河的治理问题,让我们也来听听他的意见:“对淮河流域的人来说,他们现在处于一个发展与治理的关口的地方。如果说让他饭都吃不上了或者让他没日子过了,让他去保护环境,这是不大可能的。我们在国家制定治污政策的时候,或者考虑治污投资的时候,可以考虑在技术投资上面、科技公关方面加大一些投入。我们现在治污十多年,重在限制排污,我们应该再增加一点投资,解决一些污染企业排污治理的成本问题。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污水处理企业的开工率一般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几亿元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却不能用,就是因为用的成本太高了。我们污水处理的方式应该改进一下,减少在运转过程的投入,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值得总结的一个地方。”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