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成为特大应急水源地
珠三角共查明11处 可解决1820万人应急饮水问题
本报讯 (记者赖伟行 实习生颜英)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珠三角经济区应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勘察已查明了11个地下水水源地,每年可提供6.98亿立方米应急供水的地下水资源,可解决1820万人的应急饮用水问题。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地质局获悉,广东省第一个应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成果报告日前通过了专家评审,它填补了珠三角城市缺乏第二水源应急水的空白。
为解决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应急供水问题,一年多前, 由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启动了“珠三角经济区应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项目。
此次勘测面积共4458平方公里,共查明了11个地下水源或远景勘察区。
其中,广州市和佛山市、惠州市、鼎湖——四会南部以及高要市等五个水源地查明为特大型水源地;肇庆市、四会市、东江三角洲地区等三个水源地查明为大型水源地;中山市、珠海市区、斗门区等3个水源地为中型水源地。
经过计算,11个水源地允许开采量总量为7.01亿立方米/年,实际每年可提供6.98亿立方米的应急地下水供水。仅在勘察期间施工建立的47眼应急供水备用井,其总出水量就达每天10.73万立方米,应急供水能力可解决超过102万人生活饮用水问题。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