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正文

三峡加大为中下游补水力度 专家称蓄水非干旱主因

Eedu.org.cn 作者:熊金超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6

三峡工程继续加大为长江中下游补水力度

新华网宜昌10月25日电(记者熊金超)正在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水利枢纽25日继续加大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为秋旱严重的长江中下游两湖地区紧急补水。

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介绍,25日16时,三峡大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下泄流量已由24日16时的8260立方米/秒提高到了9160立方米/秒,比蓄水方案计划的6500立方米/秒增加了2660立方米/秒。而长江上游来水流量再度创下年内新低,仅有10600立方米/秒。

今年8月以来,湖南、江西两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利工程蓄水不足,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伏秋连旱。特别是入秋以来,湘赣两省的降雨量比正常年份减少了五至八成,长江流域干支流来水明显偏少,致使湘江和赣江及境内各大河流相继出现历史最低水位,洞庭湖、鄱阳湖也因境内河流来水偏少而水位一路下跌,比往年提前40天进入枯水期,而长江中下游干流部分站点水位也频创历史新低,给长江中下游航运和局部地区城乡用水带来影响。

10月19日,国家防总、水利部按照国务院要求,紧急部署,积极应对,部署长江防总紧急制定了应急调度方案,下令调度三峡水库以不低于8000立方米/秒的流量控制下泄,以缓解长江中下游水位下降趋势。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通过逐步加大发电出力增大了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

截至25日17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已上涨至170.52米,仅比前一日上涨了0.11米。经国务院批准,三峡工程今年将首次蓄水至175米最高水位。(新华网)

据新华社宜昌10月25日电针对近期有种把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与长江中下游干旱相联系的看法,有关部门和专家表示,三峡蓄水不是导致干旱的主要原因,而且将有助于改善长江最枯季节中下游的用水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近期湖南、江西等省的湖泊、河流水位低,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自身的旱情,即9月以来当地持续晴热高温,降雨量很小,无法形成径流。

他认为,近年长江上游来水呈减少趋势,下游用水需求却不断增大,而作为季调节水库,三峡水库必须在秋冬季节蓄水,才能全面发挥综合效益,这使人们很容易把旱情和三峡大坝拦水联系起来。(大众日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