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阿拉善SEE协会打造心灵绿…
环保NGO寄语二零一零年
让污染信息阳光化
环保NGO首开合作推介先河
老人为长江生态奔走近20…
民间组织怎样专业化?
公众倡导型环保项目推进…
给人生之船抛一个锚
绿色珠三角应松绑香港环…
看乡村环保NGO如何化解污…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研究 >> NGO发展 >> 正文
高级搜索
环保NGO:配角转向主角
作者:李天宇 文章来源:记者观察杂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1 13:05:56 | 【字体:

  诸多问题制约发展

  环保民间组织为推动环境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制约了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环保民间组织推动我国环境事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与积极作用缺乏认识和认同,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些政府部门对环保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存在“怕添乱、惹麻烦”以及重管理轻发展、重限制轻扶持的思想,缺乏积极主动促进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热情;一些企业尤其是污染企业担心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对其监督的力量加大,怕增加成本,影响发展;公众对环保民间组织了解的还不够深,环保志愿服务的意识还很淡薄。因此,导致了对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也为开展活动、吸引人才、筹集资金、招募志愿者带来了困难和阻力。

  经费不足是民间组织共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相对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而言,政府对民间组织的资助极少,国家对公益捐助缺乏必要的财税鼓励政策支持,社会公益捐助意识淡薄,以环境公益事业为主旨的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费用问题尤为突出。我国近80%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经费来源。由于经费不足,超过60%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96%的全职人员薪酬在当地属中等收入以下水平,其中43%以上的全职人员基本没有薪酬;有70%以上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能力为其职员提供失业、养老、医疗等福利保障。费用问题是困扰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主要问题之一。

  NGO 存在的“组织管理及运作的自发性,制度设计及约束的随意性特征”,对一些环保NGO 来说也不例外。第一代草根环保NGO 主要依靠领导人(组织发起者)信念支撑,依靠个人魅力和能力凝聚追随者推动环境保护,具有管理松散,依靠个人决策的特征。时至今日,对希望进一步拓展空间的这些环保NGO 来说,组织管理面临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的挑战。对具体的项目管理而言,环保NGO 需要提高立项和项目运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准,同时也要逐步具备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建立组织运行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在组织治理上,如何在保持NGO 人性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建立组织内部有高度认同感和约束力的规章制度,以及有效的决策机构――理事会,是很多环保NGO 需要面对的课题。NGO“面临对组织的管理和控制的挑战,当它们更深和更广泛地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时,要求这些组织改进它们的体制以及提高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事业心强、参与热情高,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目标明确,但限于一些体制、机制和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原因,环保民间组织参与国家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社会监督的能力与成效有待加强。由于对政府部门相关环境信息了解不够或不及时、对政策制定的背景不清、没有介入前期工作的机制和渠道,导致大多数公众和环保民间组织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十分困难,一些部门和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环保民间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心存疑虑,对此持消极态度。

  目前,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在参与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社会监督上,大多是从某单一视角提出意见和建议,往往缺乏综合情况、专业理论和基础数据支持。由于专业性人才匮乏、基础薄弱,环保民间组织参与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社会监督的能力不足、成效不高。与以前相比,环保NGO运行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环保NGO从普适性视角转移到专业化视角去关注环境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化视角包括从更深层次上敏锐地发现环境问题,以及提高参与能力、提出解决方案两个方面。以环境影响听证为例,对听证的程序和内容,以及如何有效举证,如何有效利用这个制度参与的渠道实施自己的目标,本土环保NGO 还普遍缺乏相关能力。怒江环评报告篇幅多达700 页,涉及到多个学科专业,如何整合专家资源去消化吸收其内容并提出有说服力的主张,对专业性较强的环境决策提供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建议,是环保NGO亟需解决的问题。

  成熟的国际环保NGO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较高的专业水准、较强的资源(包括媒体)动员能力,并形成了支撑这些能力的组织文化,形成了包括“研究型、倡导型、合作型、混合型、网络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也形成了专业分工和各自的“细分市场”,它们中的许多组织还具有跨越国家和区域边界的影响力,这些因素保证了它们对

  决策的参与能力。而本土环保NGO 除上述弱点,还普遍具有同质化现象,不利于确定各自的优先行动领域,相互协同整合资源。同时,它们仍缺乏国际视角,缺乏对新兴环境问题和国际性问题的反应能力。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的环境保护首先是由政府推动而不是源于公众的。早期多数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缺乏活力,是“听话的乖孩子”而不是“能干的好孩子”。这些民间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独立活动能力弱,与社会公众沟通少,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公众不能或不愿参与环保民间组织。

  在我国目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条件下,公众参与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倡导不够,公众环境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不高,对环保民间组织地位与作用缺乏认识,以及环保民间组织自身对外宣传不力等,导致我国公众参与环保民间组织活动热情不高。

  近年来,国际民间环境交流非常活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数量虽多,但获得联合国咨商认证资格的极少,再加上专业能力和国际交往水平有待提高,尚不能充分利用国际民间环境交流合作的平台,宣传中国政府的环境主张,维护中国的环境形象,争取更多的环境实际利益。

  角色转换的培育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的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加强管理、健康发展”的方针,改革和完善现行民间组织登记注册和管理制度。培育环保民间组织积极作好角色转换,勇于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角。研究制定有利于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公众参与、公益捐助等规定;深入调查,分类指导,为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企业应在努力治理和控制污染的同时,向全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监督,并对为改善环境扎实工作的环保民间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捐助。公众应积极参与环境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民间组织的活动。

  环境公共资源包括国家有关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服务设施,政府和全社会对环境事业有形和无形的各类投入,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在生产、生活和消费领域对环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认为,在建立有效动员环境公共资源、增加环境公共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环境公共资源,实现环境公共资源的社会化和资本化,这是提高环境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解决我国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事业供给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转变政府职能,将部分环境公共服务职能交由环保民间组织实施,大力支持和鼓励环保民间组织获取并有效使用环境公共资源,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提供环境公益服务的社会功能,从而为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和物质基础。

  “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认为,坚持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服务的宗旨,提高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能力,争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这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环保民间组织应该做好政府想做但暂时还来不及做的事情、或是没有精力做的事情;环保民间组织应帮助解决一些社会广泛关注、重大的、紧迫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环保民间组织应加强能力培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环保民间组织应积极开展国际民间环境交流合作,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吸引必要的资金支持;环保民间组织应建立自身的诚信度、公信度和认知度,树立品牌意识,积累自身健康发展的社会资源。

  有效管理与严格自律是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有效管理就是政府部门在监督和规范管理的同时做好引导服务,放开搞活,发挥潜能,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一管就管死;严格自律就是要求环保民间组织强化内部管理,认真履行宗旨,按法规和章程办事,发挥理事会的集体决策职能,避免个人说了算。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扎实工作、积极进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工作。

  环保NGO发展趋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民间组织蓬勃发展,不仅成为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也将呈现出快速发展、联合化、综合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我国社会组织构架发生了新的明显变化。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和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的客观必然,我国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将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未来5-10年,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和从业人员将会以每年10-15%左右的速度递增。高校、经济发达城市的社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的环保民间组织将迅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之间以论坛、网络、通讯等形式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针对环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形成联合倡导和共同呼吁,造成社会声势,促进环境改善,已经由单个组织行为逐步转向相互配合、联合行动方向发展。在“26度空调”、“怒江水电争鸣”、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等问题上已得到体现。

  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的发育程度,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有益尝试;有利于保护公众环境权益,推进环保部门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协调政府、企业、公众的环境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

  环保NGO参与环境保护,有助于推进环境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