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水资源 >> 资讯 >> 水事
  • 2014/7/22色林错面积超过纳木错 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 从事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国庆21日告诉记者:最新数据表明,原本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的西藏色林错面积已超纳木错,成为仅次于青海湖的我国第二大咸水湖。  这位青藏高原研究学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色林错每年水位[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黄兴点击:708
  • 2014/7/21辽河变清要继续生态流域是目标
  • 从劣五类水质的臭水沟,到水清岸绿,辽河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中率先摘掉重度污染的帽子。2013年9月举行的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上,辽河流域治理作为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典型范例,得到了充分认可。辽河是如何实现[阅读全文]
  •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佚名点击:956
  • 2014/7/18福建近岸海域丰水期水质分析出炉 功能达标率50%
  • 记者昨日获悉,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对今年全省近岸海域丰水期各站位(包括重要海湾、河口)水质类别和功能区达标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岸海域水质功能达标率有所提升,但主要港湾和主要河口的水质仍不容乐观。  按近期水质保护目标评价,全省近岸海域[阅读全文]
  • 来源:福州晚报作者:何佳媛点击:934
  • 2014/7/16惠州污水减排获重奖
  • 中国环境报综合报道 去年污水减排效果明显,广东省惠州今年将获得6796万元省财政奖励,数额居于全省首位。  广东省财政厅近日公示了污水处理设施“以奖促减”资金安排计划,按核定减排量拟对全省12个经济欠发达地市以及珠三角的江门、惠州、肇庆市给[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佚名点击:504
  • 2014/7/16上海城区污水收集率将达85%减排COD15万吨
  • 中国环境报记者 蔡新华 见习记者 刘静 上海报道 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上海污水治理白龙港片区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东段输送干管)最后一根污水总管进入接收井,标志着白龙港片区浦东段总管全线贯通。  据了解,白龙港片区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被列入上[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蔡新华 刘静点击:564
  • 2014/7/15广州佛山联手"治河" 16条跨界河涌将实现全截污
  • 广州市政府14日宣布,将与佛山市共同对流溪河等16条污染严重的跨界河涌展开联合整治。  据省、市两级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流溪河除广州从化断面水质能达到Ⅲ类标准外,人和、江村断面水质常在IV至劣Ⅴ类间浮动。而石井河、白坭河等15条广佛跨界河涌中[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王华 黄晓玲点击:616
  • 2014/7/15汉江武汉段漂来大量水葫芦 形成数十公里"绿带"
  • 连日来,汉江武汉段江面出现大量水葫芦,形成一条绵延数十公里的“绿带”。昨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目前,汉江尚未发现水质异常,省环境监测部门未收到水质异常的监测报告。  记者采访了解到,类似情况往年也有发生,但今年水葫芦来的比去年早了差不多一[阅读全文]
  • 来源:湖北日报作者:王理略点击:1110
  • 2014/7/14我国今明两年将让1.1亿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
  • 今明两年,我国将攻坚解决农村安全问题,确保1.1亿农村居民和1535万农村学校师生喝上“放心水”。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会上了解到,我国自2005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到“十一五”末已解决2.21亿农村[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李春惠点击:1209
  • 2014/7/14北京:1200处人工湖每年留住1.7亿立方米雨水
  • 朝阳区坝河与亮马河的汇流处,有一处新建成的人工湖,入汛以来几场大雨,已为这里增加了2万立方米水。像这样的湖泊、坑塘、洼地等集雨工程,北京市目前已有1200处,雨水收集、利用量可达到1.7亿立方米。  在坝河、亮马河两条河道的汇流区,有一片新[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闫雪静点击:658
  • 2014/7/14中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生态文明底线
  • “中国已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水环境刚性约束。”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刚结束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上说。  来自中国水利部、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等单位近60名海内外专家在论坛上就水资源保护、管理等方面进行研讨。 [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李春惠点击:1466
  • 2014/7/10冀研究起草水污染防治方案 打响平原治水攻坚战
  •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北省,如今还面临着水环境状况恶化、地下水严重超采等诸多环境问题。如何治水,让河水变清?如何护水,保饮水安全?河北省正酝酿新政策。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环保厅获悉,河北将选择14条重污染河流,谋划195个项目,投资97亿元,实[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周迎久点击:1220
  • 2014/7/9北京解"渴":开源更要节流 未来水资源仍然紧缺
  • 今年秋季汛后,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将经过约1276公里的长途跋涉,成为北京千家万户的生活饮用水。与此同时,今年5月29日北京城区供水量达到304万立方米,突破百年历史极值。随后,5月30日再次创下306.5万立方米的新高。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预[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佚名点击:789
  • 2014/7/8实现治理一条河道改善一片环境的良好生态效益
  •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实施城区内河综合治理中,做到“防洪、景观、生态”三位一体,“清淤、景观、截污”同步实施,实现治理一条河道,改善一片环境的良好生态效益。  日前,记者在荔城区黄石镇伍凤沟采访时看到,整条河道开阔整洁,河水缓缓流淌,岸边花草繁[阅读全文]
  • 来源:侨乡时报作者:翁志鹏点击:3069
  • 2014/7/8中国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缺水状况明显缓解
  • 记者从中国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由于自2002年以来,保护区持续从嫩江引水补充,目前这一保护区缺水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扎龙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相对原始、完整的芦苇沼泽湿地,也是中国最大的以保护丹顶鹤[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王君宝 梁冬点击:910
  • 2014/7/7南水北调通水后北京可恢复约1万公顷河湖水面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今年汛后通水运行。记者从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了解到,江水进京后,北京可恢复扩大1万公顷的河湖水面,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水价不会“疯涨”,预计口门水价每吨不会超过3元。  按照国家规划,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一期每[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魏梦佳点击:629
  • 2014/7/7古韵长流清水间 浙江缙云修复水生态巧变"活"水
  • 整治后的长兰村村口变成了小花园(李婷婷 摄)整治后的长兰村焕然一新(李婷婷 摄)  “出门就是公园。”近来,浙江缙云东方镇长兰村的村民李祝芬心情特别好。她说,自从村头以前恶臭的垃圾河变成如今杨柳依依的小花园,她就经常漫步在这条鹅卵石路上,赏[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李婷婷点击:1454
  • 2014/7/4"五水共治"浙江各地高招 力保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 不知何时,江南水乡为水愁。为了回应民生期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浙江实施“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力保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日前,中新网记者跟随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开展“走基层建设美丽浙江[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赵晔娇点击:1028
  • 2014/7/4京用水量两成来自再生水 循环利用开辟第二水源
  • 2013年,北京市再生水年使用量达8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2%。北京用实践证明:又脏又臭的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完全可以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用水量两成来自再生水  位于北京南二环内的陶然亭公园,因园内17公顷的水面而有了灵气。北京[阅读全文]
  •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佚名点击:1380
  • 2014/7/4环保部通知5省市:饮用水源须二十四小时监测
  • 入夏以来,太湖、巢湖均出现数次蓝藻水华现象,发生时间较2013年有所提前。为此,环保部向上海市等5省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希望加强预防,确保水源地水质与供水安全。  据介绍,除了太湖、巢湖均出现数次蓝藻水华现象外,滇池外海北部水域出现蓝藻富集[阅读全文]
  • 来源:法制日报作者:郄建荣点击:815
  • 2014/7/3人均水资源量还将降低 应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的6%,居世界第四位。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水资源量还将继续降低。  我国水资源的一大特点是年际水资源量差别较[阅读全文]
  •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佚名点击:683
272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