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林木护生态 林下富农民

    [内容预览]

    | 2012/9/26 8:22:14
        亮点•十年    林木之上保护生态,林木之下改善民生。    回首过去10年,林业的多种功能得到了极大挖掘,蕴藏的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林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业挑起应对气候变化重任,人

    [阅读全文]

  • 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在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预览]

    | 2012/9/26 4:37:11
    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树丛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重要论断。根据这一指导思想,198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建立,开启了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新纪元。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森林公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培育与利用齐抓、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

    [阅读全文]

  •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十年转型: 艰难中奋进

    [内容预览]

    | 2012/9/24 11:29:38
    当青山已老,铅华已退,那些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兴的城市,往往容颜消逝,风光难在。资源枯竭城市何去何从,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的资源枯竭城市该怎么办?  “早转早主动,迟转更被动,不转没出路”——转型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2001年,国务院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首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区,标志着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正式启动。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

    [阅读全文]

  • 2012中国城市无车日启动 倡导绿色出行

    [内容预览]

    | 2012/9/24 10:39:58
    为树立和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践行环保精神,以“关爱城市,绿色出行”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22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据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志斌介绍,“2012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将围绕营造氛围、拓宽活动领域、向社会发出倡议积极广泛参与三方面展开。活动包括推出活动宣传口号、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组织义工宣传环保理念、组织义工配合公交站引导员疏导工作等方式,大力倡导“北京精神,北

    [阅读全文]

  • 科技驱动,为绿色中国装上飞驰的“引擎”

    [内容预览]

    | 2012/9/21 9:00:40
    中国绿色时报9月20日报道(记者  梅青  吴兆喆) 毛竹基因工程填补研究空白、油茶良种培育夯实粮油基础,碳汇计量监测赢得国际赞誉……“十一五”以来,我国林业行业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启动,一项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

    [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十年历程 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内容预览]

    | 2012/9/20 9:34:56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全年蓝天数连年增加。蓝天映衬下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分外美丽,吸引游客驻足。本报记者雷 声摄 视觉统筹: 宋 嵩 张芳曼   狠抓节能减排  倒逼转型  优化发展  过去的十年,科学发展、生态文明成为最耀眼的关键词。  “十五”末,国家环保规划再一次没能如期完成,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549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1414.2万吨,污染物减排形势极为严峻

    [阅读全文]

  • 我国设立“全国低碳日”

    [内容预览]

    | 2012/9/20 9:30:05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退耕还林工作汇报,讨论通过《2013-202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  会议指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仍处于关键阶段,巩固成果要以困难地区和困难退耕户为重点,着力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要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专项资金运行安全;要加强建设成果后期管护,提高退耕还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阅读全文]

  • 尕海湖折射中国高原湿地保护的国际化之路

    [内容预览]

    | 2012/9/20 5:36:06
        新华网兰州9月19日电(记者程云杰 张锰 姜伟超)尕海则岔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一年后,一条长60公里的尕秀-玛曲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以取代原来从保护区经过、长22公里的尕海-玛曲公路,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这块最年轻的国际重要湿地。    尕海则岔保护区包括尕海湖及周围湿地,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

    [阅读全文]

  • 环保部长周生贤: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

    [内容预览]

    | 2012/9/19 8:40:34
    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纵横·十年)  ——访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  本报记者 武卫政  十年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二是坚持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四是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五是坚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  节约资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 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

    [内容预览]

    | 2012/9/18 9:26:47
       “十五”后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1.67万亿元增至18.5万亿元。单位GDP能耗上升9.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上升32.3%和3.5%。  而到了“十一五”,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在环境压力超过规划情景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下降19.1%,两项主要污染物均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一升一降,一增一减,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

    [阅读全文]

  • 中国21年来淘汰10万多吨消耗臭氧层物质

    [内容预览]

    | 2012/9/17 10:37:18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16日表示,中国在21年里,已淘汰10万多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约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他指出,自1991年加入旨在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中国完成了四种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任务,“为全球保护臭氧层做出贡献”。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备受各国关注。臭氧层耗竭,会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剧增,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造成一系列极为严重后果。

    [阅读全文]

  • 报告称中国城市资源环境消耗降低 环境效率提高

    [内容预览]

    | 2012/9/17 9:22:25
    16日,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 D P指数》。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复苏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国273个城市资源环境消耗总体水平有所降低,资源环境效率显著提高,平均达到1 .60元/立方米,比上年1 .05元/立方米平均提高52.3%。  深圳、三亚、海口、厦门、广州、绥化、北京、惠州、丹东和温州的资源环境效率排在前10名,石嘴山、中卫、伊春、大同、贵港

    [阅读全文]

  • 联合国表彰中国为保护臭氧层所作的贡献

    [内容预览]

    | 2012/9/17 9:19:20
    16日在北京举办2012年“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活动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授予中国政府一项特别荣誉,以表彰中国为子孙后代福祉而保护臭氧层的贡献。  今年9月16日是第18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今年国际保护臭氧层纪念活动确定的主题为“为子孙后代保护大气层”。由环境保护部举办的2012年“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活动总结了中国在保护臭氧层领域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

    [阅读全文]

  • 千万人口城市骑车步行将占出行45%

    [内容预览]

    | 2012/9/16 9:48:18
    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在2015年实现45%的步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9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2012年9月22日继续举行“无车日”活动。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表示,自2007年第一届无车日活动以来,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51个城市承诺在本月22日展开无车日活动。唐凯说,发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大城市、特大

    [阅读全文]

  • 用塑料废品建造生态住宅

    [内容预览]

    | 2012/9/16 9:40:34
    一种用塑料废品建造生态住宅的新技术,最近由墨西哥西部哈利斯科州的几位工程师研发成功。据说这种住宅不仅完全符合家庭生活空间需求,而且其耐用程度能维持在100年以上。  据新型住宅建造者之一、建筑学专家拉蒙・埃斯皮诺萨・索利斯介绍,生态屋的墙壁是由废弃的塑料水管、瓶子和包装材料等打造而成,天花板由聚苯乙烯和金属制成,所有墙漆都由可回收的轮胎制成,这种墙漆具有保温、防潮、绝缘

    [阅读全文]

  • 中国与东盟国家将探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内容预览]

    | 2012/9/16 9:34:37
    新华网南宁9月15日电(记者覃星星)记者从“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新闻发布会获悉,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方面的对话与交流,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主办的“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将于9月22日在“中国绿城”南宁举行。  广西南宁市副市长魏凤君介绍,“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是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论坛将立足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城市

    [阅读全文]

  • 从气象发展规划看科学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9/14 7:54:42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又是一个气象资源丰富的国家。气象工作承担着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任。如何实现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充分发挥规划在气象事业发展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使气象事业经历了新考验、创造了新辉煌、获得了新启示

    [阅读全文]

  • 十二五太阳能投资2500亿吸引50万人就业

    [内容预览]

    | 2012/9/13 9:44:58
    昨天,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总投资需求将达约2500亿,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  这意味着,欧美纷纷在太阳能市场设置障碍时,海外出口受阻的中国光伏企业将可以寻求国内市场的支撑。国内光伏企业纷纷称好,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表示,太阳能产业链是全球化的,海外企业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会将心思放在进入中国市场上,而不是在海外市场控诉中国企业倾

    [阅读全文]

  • “十二五”节能环保重点项目投入将达3.6万亿

    [内容预览]

    | 2012/9/13 9:42:04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12日在2012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重点项目的投入将达3.6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12日在电话中确认,这一数字高于《“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2万多亿元的投资规模,也高于“十二五”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的2.3万多亿元的投资规模。  上个月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显示,初步测算,“十二五”时期实施节能

    [阅读全文]

  • 水资源将制约中国页岩气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9/12 9:46:40
    “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确需要加速,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能源供给。但也要认识到,实现完全市场化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在9月11日举行的《天然气定价与监管-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国际经验借鉴》报告发布会间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与会者认为,定价问题是中国天然气市场面临的最关键挑战。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可分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