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中国生态,绿色发展新追求

    [内容预览]

    | 2012/11/4 3:12:5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为发展提供永续动力。当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时,持续向好的中国生态正成为一个日益升温的话题。图①:小朋友正在给新栽的树苗浇水。 周建玲摄 图②:山东滨州“移动课堂”地头传农技。刘志彬摄  图③:贵州黔东南的雷山梯田。熊朝阳摄  理念创新引领发展变革 

    [阅读全文]

  • 走进黄河湿地 享受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12/11/3 4:54:11
    中国绿色时报10月12日报道(记者 梅青 王旭东) “想不到,想不到”,一走进热闹非凡、人流穿梭的河南·郑州首届黄河湿地文化节举办地——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王恒瑞就对《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发表着自己的感慨。  从9月1日开始由郑州市政府、河南省林业厅和河南省旅游局共同为市民奉上的这道黄河湿地文化“盛宴”,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反应。“想不到会来这么多的游客,想不到游客的感受

    [阅读全文]

  • 中国将着力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11/3 3:33:34
    中新社厦门11月2日电(董冠洋)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2日在2012厦门国际海洋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海洋是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国将从政策体系、海洋产业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着力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数据显示,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11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4.5570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9.7%,涉海就业人员达3420

    [阅读全文]

  •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度高

    [内容预览]

    | 2012/11/3 3:17:06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记者李惠子) 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很高,大多数公众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且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中国当前已受到气候变化的危害,这种危害对农民的影响更大。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下月初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1日,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指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达93.4%,77.7%

    [阅读全文]

  • 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12/11/2 4:14:45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人类文明结构、文明形态、文明进程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新拓展、新贡献。生态文明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沉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建

    [阅读全文]

  • 我国再添43处国家水利风景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2/11/1 21:56:17
        新华社福州11月1日电(记者于文静)1日,甘肃省玛曲县黄河首曲、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湖南省辰溪县燕子洞、河南省商丘古城等43处水利特色突出、文化品位高的景区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至此,国家水利风景区总数达到518个,加之千余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已形成涵盖全国主要江河湖库、重点灌区、水土流失治理区的水利风景区群落。      水利部

    [阅读全文]

  • 环保部建议环境标准由环保部门单独制定

    [内容预览]

    | 2012/11/1 10:13:10
    今年,《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实施以来首次启动大修。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后,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昨天,环保部公布了其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环保部认为,《草案》对目前的监管体制做了重大改变,弱化了环保部门的综合宏观职能,将对环保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建议环境标准仍由环保部门单独制定。  环保部表示,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先后召开省级环保部门

    [阅读全文]

  •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发布

    [内容预览]

    | 2012/11/1 9:42:00
    本报北京10月31日讯(记者张巧玲)今天,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主持编写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称,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将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报告》主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牛文元表示。 《报告》指出,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

    [阅读全文]

  • 构建系统有效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内容预览]

    | 2012/11/1 9:06:32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永 赵朔报道  根据今年4月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城市展望》,全世界70亿人口中已经有一半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的未来四十年里,世界人口多达23亿的增长量将全部被城市吸收。城市化发展迅速,却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气候变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突出。  10月29日,在上海举行的城市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气象局、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伦敦大学、加拿大西安

    [阅读全文]

  • 黑河计划: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示范工程

    [内容预览]

    | 2012/10/31 8:35:59
    涡动相关比对仪 地面设备布置立体图  发源于甘肃省西北部的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这条河蜿蜒900多公里,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滋润着干旱土地上的绿洲,孕育着流域内千千万万的百姓。  如今,黑河又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已经正式启动。这项被简称为“黑河计划”的科研项目,预算总经费为1.5亿元,预计执行期为8年,将以我国黑河流域为典

    [阅读全文]

  • 从气象法律法规体系看科学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10/30 8:52:17
    俗话说:“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回顾中国气象事业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同样离不开气象法律法规所发挥的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近年来,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为主体,气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气象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并在气象设施与气象探测、气象预报与气象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

    [阅读全文]

  • 2015年气象科普更加重视公众满意度

    [内容预览]

    | 2012/10/28 4:54:28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张蕾)“今后,我们将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到2015年,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使公众对气象科普的满意度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在日前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上,谈到仍在征求意见的《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

    [阅读全文]

  • 2012北京国际生态修复论坛将在京举行

    [内容预览]

    | 2012/10/27 6:19:47
    记者近日从中国煤炭学会获悉,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将于11月2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成立仪式,并与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第一届学术研讨暨2012北京国际生态修复论坛,推动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开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胡振琪介绍说,我国的煤炭开采已造成沉陷地80万公顷。按每开采万吨煤沉陷0.2~0.33公顷和年产35亿吨煤炭计,每年新增

    [阅读全文]

  • 中国部分城市探索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内容预览]

    | 2012/10/27 4:34:57
    在当前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中国不少城市探索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坚持“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走出了一条提升人居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面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上海市闵行区三年时间向屋顶“借”绿300亩,建造了20万平方米、130个“空中花园”。世界屋顶绿化大会秘书长王仙民告诉记者,屋顶绿化保温隔热、净化空气作用明显,按照

    [阅读全文]

  • 让人民群众共享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内容预览]

    | 2012/10/24 8:40:10
    PM2.5,一个环境领域的专业词汇,一时间却成为全社会人人关心的“热词”,老百姓议论纷纷,有关部门积极回应,我国的PM2.5监测进程因为人们的关心而提速,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加速出台。  PM2.5引发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潮流,是10年来政府主导下全社会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缩影,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下全社会共同的关切。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

    [阅读全文]

  • 放大绿色正能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10/24 5:49:07
    适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40周年之际,应联合国环境署的邀请,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2日上午,中国“绿色传媒促进计划”媒体访问团造访了其设在非洲国家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总部。   “绿色传媒促进计划”代表团会见了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并与他就“绿色经济的世界趋势与中国在其间的作用和表现”的主题交换了意见。   作为“绿色传媒促进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媒体代表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提出了“放

    [阅读全文]

  • 德国颁发“绿色精英”奖 三位中国青年学者上榜

    [内容预览]

    | 2012/10/24 5:47:48
    中新社柏林10月23日电 (记者黄霜红)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23日向25位国际学者颁发“绿色精英”奖。三位中国青年学者榜上有名。  自2009年以来,德国教育与研究部每年举行一次“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国际论坛”,并向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颁发“绿色精英”奖。该部今年收到来自69个国家的400余份申请,经专家组成的高级评审团评审,最终选出25位获奖者。   获奖的三位中国学者中有两位是

    [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中国探索

    [内容预览]

    | 2012/10/24 5:34:10
    十年砥砺,十年奋进。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相继提出并逐步落实,有的已收到明显实效,有的正不断拓展深化。从今天起,本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推出“十年回眸·重大战略”系列述评,从新世纪新阶段的特点出发,展示各项重大战略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揭示辉煌背后的制度优势、不竭动力,凝聚起共同奋斗、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  一段文明的零

    [阅读全文]

  • 中国拟建生态城市超50座

    [内容预览]

    | 2012/10/23 23:47:23
    从巴西的库里蒂巴到瑞典的马尔默、从美国的伯克利到新加坡,都已经成功地建设了闻名遐迩的生态城市。凭借其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优势,迅速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生态城市建设热潮。如今,这股生态城市建设热潮弥漫至中国。  有数字统计,目前全球生态城市计划已经突破180个,其中,中国申请建设的生态城市超过50座。  建设现代生态城市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能源、

    [阅读全文]

  • 中国环保简讯:喀纳斯景区启动机制恢复草原生态功能

    [内容预览]

    | 2012/10/21 22:01:15
    喀纳斯景区启动机制恢复草原生态功能  新疆喀纳斯景区近期开始“调节修养”,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通过禁牧、草畜平衡、建设牧民定居及牲畜标准化小区等方式恢复草原生态功能,破解景牧矛盾。首批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草场面积达140万亩,涉及牧民1000余户。  贵州草海:生物处理与人工清理结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遇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入侵,湿地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当地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