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最高法明确四大类环境资源案件司法政策

    [内容预览]

    | 2016/6/3 12:05:54
    本报北京6月2日电  (记者徐隽)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将环境资源案件分为涉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案件、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案件、涉气候变化应对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等四大类,并明确了各类案件的审判重点、审理原则和司法政策。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说,

    [阅读全文]

  • 科研经费放开“人头费”:5%提至20%

    [内容预览]

    | 2016/6/3 9:19:4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对他们的成长给予更多关爱帮助;确定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更大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持续降低就业创业门槛。科研经费: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会议确定,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用于人员激励的支出占间接费用比例从原来最高5%提高到20%,同时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

    [阅读全文]

  • “土十条”力保农用地人居用地安全底线

    [内容预览]

    | 2016/6/2 16:36:43
    国务院5月31日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土壤整治的硬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要得到基本保障。  环保部土壤环境保护中心主任王夏晖介绍,由于土壤污染居有累积性、隐蔽性等特点,与大气和水相比,治理相对复杂,加之我

    [阅读全文]

  • 想方设法少污染 生态建设招鸟来 南沙岛礁绿意盎然

    [内容预览]

    | 2016/6/2 11:24:29
    ◆金敏 邓华宁 赵颖全  道路两侧椰树生机盎然、楼房周边一片新绿;宿舍前后菜园里,瓜果飘香。这是记者近日在南沙美济、永暑、渚碧三大岛礁采访时看到的景象。  南沙岛礁建设之初,就树立了“岛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同步推进”的理念,短短两年间,曾经人迹罕至的岛礁上已种植各种热带植株近30万棵,飞鸟结伴而来,生态系统正加速形成。  “蓝、绿、淡”工程为岛礁添翠绿  南沙岛礁建设中,由多位中科院

    [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内容预览]

    | 2016/6/2 11:20:03
    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区、各部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严格环保执法监管,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着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持续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公报显示,2015 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趋好,首批实

    [阅读全文]

  • 防治土壤污染 筑牢美丽中国基石

    [内容预览]

    | 2016/6/1 16:08:07
    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下,环境保护领域又一项重大的污染防治纲领性文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5月31日正式发布。这个行动计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并且和此前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道,构成解决我国重点环境问题的行动纲领体系。  出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土壤

    [阅读全文]

  •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读之管理篇

    [内容预览]

    | 2016/6/1 16:05:53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总体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尽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较高,土壤作为大部分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其环境质量受到显著影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  一是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为主

    [阅读全文]

  • 立足国情 综合防控 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内容预览]

    | 2016/6/1 16:03:42
    一、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土壤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同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历史欠账较多,因此,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思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谋划。  一是打牢工作基础,推动形成依法治土、科学治土格局。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存在污染底数不清、法律法规缺位、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

    [阅读全文]

  • “土十条”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内容预览]

    | 2016/6/1 8:56:12
    近年来,从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连出现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续引发舆论关注。国务院日前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备受瞩目的“土十条”,能否让我们脚下的土地更洁净?能否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新华社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一问:“土十条”能否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万物土中生,“吃”和“住”都与土壤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土壤污染事件,令人担忧。专家介绍,这些事件主要

    [阅读全文]

  • 图解“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内容预览]

    | 2016/6/1 8:38:06
    图解: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策划 刘啸萱 设计 张春燕)

    [阅读全文]

  • 环保部权威释疑:36问“土十条”

    [内容预览]

    | 2016/5/31 23:24:21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也即人们俗称的“土十条”)。至此,本届政府的三大环保行动计划已经全部出台。根据环保部测算,实施《行动计划》,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可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到2020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也即人们俗称的“土十条”)

    [阅读全文]

  • 中国土壤环境状况堪忧 “土十条” 向污染宣战

    [内容预览]

    | 2016/5/31 23:19:43
    资料图:工作人员在清理污染土壤。CFP视觉中国  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阮煜琳)当前,中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中国国务院5月31日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导致生态或人体健康危

    [阅读全文]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北上广深“城市病”日趋严重

    [内容预览]

    | 2016/5/31 14:32:42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吕春荣)30日,在北京发布的一则报告指出,深圳、香港、上海位列2015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的前三强,不过,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这份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全称为《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新引擎:多中心群网化城市体系》。该报告通过课题组的长期研究及实验,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构建了

    [阅读全文]

  • 科学谋划 系统设计 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内容预览]

    | 2016/5/31 11:06:11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筑牢健康人居环境的首要基础。土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  针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3个“十条”的编制工作。其中,《大气十条》、《水十条》分别于2013年、2015年发布实施,目前

    [阅读全文]

  • 发达国家土壤环境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内容预览]

    | 2016/5/31 11:04:48
    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在国外已经开展多年,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有30多年的管理经验。而在我国,无论是土壤污染防治的认知水平,还是国家经济实力,土壤环境管理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必不可少。那么,基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现状,国外有哪些土壤环境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谷庆宝。  中国环境报:立法是土壤环境保护的基础和

    [阅读全文]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内容预览]

    | 2016/5/31 11:03:06
    土壤污染防治形势紧迫,任务艰巨。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锁研究员,介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进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国环境报: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林玉锁:相对于我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尚未形成。但是,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阅读全文]

  • 外媒:中国人少吃肉能"救地球":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内容预览]

    | 2016/5/30 15:31:32
    一些环保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刚刚公布的最新版膳食指南可能不仅有利于公众健康,而且也对环境有利。他们认为,新版指南有可能减少中国的肉类消费或至少放慢其增速,从而有助于节省土地和水资源,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27日报道,新版膳食指南与2007年发布的上一版相比其实差异不大。二者都建议将每天的畜禽肉摄入量限制在75克以内——而新版指南将每天摄入量的下限从50克降至40克。

    [阅读全文]

  • 构建“一圈三区五带”看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内容预览]

    | 2016/5/30 9:34:48
  • 中国首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地方性法规即将施行

    [内容预览]

    | 2016/5/30 9:11:48
        新华社杭州5月28日电(记者岳德亮)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日前批准,《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即将施行。    湖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沈舟平表示,这是中国首部专门就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行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经中国国务院

    [阅读全文]

  • 我国加快构建京津冀生态协同圈

    [内容预览]

    | 2016/5/30 9:10:27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构建“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国家林业局近日印发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将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为重点,综合考虑林业发展条件、发展需求等因素,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以森林为主体,系统配置森林、湿地、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生态空间,引导林业产业区域集聚、转型升

    [阅读全文]

937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