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首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论坛召开

    [内容预览]

    | 2016/7/11 23:42:49
    科学网7月10日上海讯(通讯员马魏魏记者黄辛)今天闭幕的“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论坛,通过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之同济宣言》。《宣言》指出,“生态智慧”是人类在深刻感悟其与自然互惠共生关系基础上成功进行生态实践的能力,我们要对中华生态智慧范式与生态实践范式善加凝练与总结、传承与运用、弘扬与创新。当前,我们必须将扭转生态危机作为当务之急,审慎反思人类在地球共同体中的地位、责任与使命,体悟生态智

    [阅读全文]

  • 综合防控技术使镉超标农田产出安全米

    [内容预览]

    | 2016/7/11 15:27:17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禾)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我国南方地区稻米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专家们认为,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土壤镉本底值较高、肥料和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等是稻米中镉的主要来源;通过叶面调理剂、微生物制剂等的使用,能使部分镉超标农田生产出镉达标的稻米。 2015年中国农科院启动了“我国南方地区稻米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项目,经11个协同创新团队,及相关企

    [阅读全文]

  • 百名诺奖得主力挺转基因之后

    [内容预览]

    | 2016/7/11 10:59:43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黄堃)联名支持转基因技术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已经上升到110名。这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影响力,但对于长期深陷争论漩涡的转基因问题,现状会因此而改变吗? 科学共识 这封联名信有力地说明了主流科学界对转基因的态度,那就是转基因技术对人类有益。信中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指出,全球粮食产量到2050年需要翻番才可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而转基因技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在安

    [阅读全文]

  • 基金委发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

    [内容预览]

    | 2016/7/11 10:5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6〕54号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

    [阅读全文]

  • “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授活动在京举行

    [内容预览]

    | 2016/7/11 9:56:23
    本报记者王昆婷北京报道 “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授活动7月8日在京举行,新一届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揭晓,湖南岳阳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朱再保等10位绿色英雄获奖。 据悉,本届“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主题为“讲好中国环保故事、推进环境质量改善”。10位来自环保NGO、学术理论界、文化艺术界、传媒界、企业界的优秀人物,凭借坚守绿色理想的精神和感人至深的行动获此殊荣。他们是湖南岳阳环境保护

    [阅读全文]

  • 2014~2015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获奖人简介

    [内容预览]

    | 2016/7/11 9:53:56
    民间行动 朱再保 湖南省岳阳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 他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前半生,他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后半生,他全身心捍卫另一种和平——人与自然和谐。40年来,他志愿服务公益总时间超过15万小时,累计捐献35万元,自己则过着近似苦行僧式的生活。 2014~2015年,他发动岳阳市65万中小学生牵手各自家长共200万人,参与湖南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保护湘江”,开展了“情系湘江、

    [阅读全文]

  • 我国首次启用蝴蝶监测环境

    [内容预览]

    | 2016/7/8 14:48:33
      在众多生物中,蝴蝶被公认为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物种之一。近年来,我国雪灾、干旱、龙卷风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从长远看,这些气候变化现象或许可以用生物监测来预警。近日,环保部首次启用了蝴蝶监测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有着“蝴蝶教授”之称的李朝晖近日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指出,蝴蝶群类已经在地理分布范围、生活史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方面对气候变化做出响应。 技术符

    [阅读全文]

  • 全世界都羡慕:我国未来10年将发射14颗气象卫星

    [内容预览]

    | 2016/7/8 8:45:49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中国气象局今天联合召开了风云卫星发展研讨会,会上传出UX消息,未来10年我国将陆续发射14颗气象卫星。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说,到2025年我国规划了14颗大气观测卫星,包括风云二号卫星1颗,风云三号卫星4颗,风云四号卫星3颗,降水测量雷达卫星2颗,晨昏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各1颗。 风云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气象

    [阅读全文]

  • 轮作休耕让土地休养生息

    [内容预览]

    | 2016/7/7 12:01:51
      本报记者李维 农业部日前会同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联合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为什么需要轮作休耕? 用地养地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 据介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认为,耕地轮作休耕对耕地土壤有重要的正面影响。 姜

    [阅读全文]

  • 《大气十条》各项措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内容预览]

    | 2016/7/7 11:49:38
    7月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为深入了解评估过程和主要内容,我们邀请了权威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解读。 1.请问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气十条》中期评估工作? 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评估组组长):刚刚发布的《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是由中国工程院作为第三方,组织了50余位院士专家,历经近半年的时间完成的,这是由独立第三方对如此重

    [阅读全文]

  • 最新预测:203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超美国

    [内容预览]

    | 2016/7/6 15:13:09
    人口学家预计到2050年约1/4中国家庭为“一人户”,鼓励成年子女与老人同住或近邻居住模式 南都讯 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联合国2015年最新预测表明,我国2035年后将面临甚至比美国更为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中国人口学家最新研究预计,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亿,占总人口比重超1/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新型城

    [阅读全文]

  • 推进保护区建设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内容预览]

    | 2016/7/4 9:44:03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 温华军“我们要实现把保护区建设成集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保护目标。”    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郑邦友“恢复渔业资源必须不建、少建或废除部分闸坝,保证长江与湖泊及长江支流等水系的完整与畅通,恢复长江生命之网。”   &n

    [阅读全文]

  • 治堵神器真来了!中国发明的“立体快巴”开造

    [内容预览]

    | 2016/7/4 8:50:14
    还记得之前那个惊艳的立体快巴吗?它真的要跟我们见面了。环球网报道称,之前展示的立体快巴模型车已经开始制造,其一个车厢的长度22米,宽7.8米,高4.8米,车厢内部,共有55个座位,两侧各18个。据悉,立体快巴模型车是由江苏常州今创集团制造,模型车目前仅有一节车厢,而从车厢内幕看,车顶“蓝天白云”的电子屏让乘客感觉仿佛置身户外。巴铁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宋有洲说,根据车型需要,有的车厢会使用这种电子屏,有

    [阅读全文]

  • 京津冀生态建设:2020年森林覆盖率将超35%

    [内容预览]

    | 2016/7/2 9:37:03
    本报电 (记者潘少军)国家林业局日前分别与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率先突破框架协议》,将投入数百亿元人民币加大林业生态建设,以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实现生态突破。  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努力在生态空间、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湿地保护与恢复、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业精准扶贫7方面实现突破。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由

    [阅读全文]

  • 人大环资委建议增设乡镇环保机构

    [内容预览]

    | 2016/7/1 16:54:24
    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向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在水污染防治中,环保部门执法力量越向下越薄弱,呈倒“金字塔”状,尤其是乡镇环保部门缺乏执法力量,难以满足执法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对此,全国人大环资委建议研究增设乡镇环保机构,下沉环保监管力量,实现执法监管全覆盖。   调研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实施。调研报告显示,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和国务院水污染防

    [阅读全文]

  •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初评结果出炉

    [内容预览]

    | 2016/6/30 23:16:42
    6月30日下午,科技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初评结果,共计评出284个项目。包括4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含3个创新团队),以及1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3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据奖励办负责人邹大挺介绍,科技部奖励办今年共受理有关单位、专家推荐的国家科学技术奖991个项目和23位候选人(组织)。今年初评阶

    [阅读全文]

  • 我国将在三大区域开展休耕试点

    [内容预览]

    | 2016/6/30 9:56:56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林晖)农业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根据方案,我国将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   方案显示,地下水漏斗区试点区域主要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沧州、衡水、邢台等地)。通过连续多年实施季节性休耕,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将需抽水灌溉的冬小麦休耕,只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马铃薯和耐旱耐

    [阅读全文]

  • 12mm!人类首次发现迄今最小恐龙

    [内容预览]

    | 2016/6/29 14:37:14
    中加英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琥珀中的鸟标本,这是人类首次有缘一睹恐龙时代古鸟类的真实面目。这篇论文发表于著名的《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中国地质大学的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研究。 白垩纪中期古鸟显真容 中国博士参与研究琥珀是一种有机物宝石矿物。地质时期的树脂掩

    [阅读全文]

  • 人类首次“有缘一睹”恐龙时代古鸟类真面目

    [内容预览]

    | 2016/6/29 11:09:49
    反鸟被树胶粘住   张宗达绘图在电影《侏罗纪公园》里,哈蒙德博士利用琥珀中的蚊子提取出恐龙的血液DNA,由此复制出真正的恐龙。然而,即便是天马行空的科幻电影,也不曾奢望在琥珀中发现脊椎动物。不过,这一次,科学家似乎走在了科幻前面。6月28日晚,来自中、加、英、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琥珀中的鸟标本。这也是人类首次有缘一睹恐龙时代古鸟类

    [阅读全文]

  • 下月起资源税改革全面推开 将促资源合理开发

    [内容预览]

    | 2016/6/29 9:24:29
    7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实行从价计征,清理收费基金,同时突破目前仅对矿产品和盐征税的局限,试点开征水资源税。“此次改革将通过全面实施清费立税,构建从价计征机制,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资源税制度。”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蔡自力表示。  征收范围将逐步扩展至水、森林、草场、滩涂等资源  据介绍,此次资源税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扩大征收范围,逐步扩展至水、森林、草

    [阅读全文]

937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