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科技部公布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内容预览]

    | 2015/2/11 12:55:55
    汶川大地震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是否有比天然金刚石更坚硬的人造材料?冠状动脉是如何形成的……2月10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结果,为上述科学难题一一给出了答案。这10项由两院院士和“973”计划顾问组等专家从去年270项基础研究进展中投票选出的成果,可以让我们一窥2014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面貌和趋势。长期以来,医学一直是我国基础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则呈现出

    [阅读全文]

  • 我国要为海洋生态划红线 实施生态补偿制度

    [内容预览]

    | 2015/2/11 10:12:35
    游客在西沙群岛观光。(记者 刘磊摄)美丽的西沙海域。(记者 刘磊摄)  罩上“保护罩”,开出“提醒单”,建起“防火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不菲成就,这种态势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更加深化,并融入到“美丽海洋”的海洋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中。  在刚刚召开的年度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新任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王宏说,过去一年海洋综合管理进一步强化,已确定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新思路

    [阅读全文]

  • 环境治理成地方两会一大焦点 各地剑指大气水土壤

    [内容预览]

    | 2015/2/9 18:28:48
    环境治理成地方两会一大焦点  各地治污剑指大气水土壤三领域  进入2015年以来,各省区市陆续召开了地方两会,从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环境污染治理成为2015年地方两会的一大焦点。各省区市在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纷纷出台了重磅措施,打响了环境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未来“美丽中国”的实现应该不会太远。  大气污染防治成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来,以迅猛态势席卷全国的雾霾让广大民众“谈霾色变”。“消除雾

    [阅读全文]

  • 南极科考站自产新鲜蔬菜

    [内容预览]

    | 2015/2/9 9:42:58
    大图:中山站温室实验室内蔬菜生长情况。小图:队员凯旋。当地时间2月7日上午,中国第三十一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圆满结束任务返回到中山站大本营。此次科考期间,“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中山站、长城站同时开展初期调研实验,自产新鲜蔬菜。新华社记者 白 阳摄

    [阅读全文]

  • 中国科学家王斌获世界大气科学界最高奖

    [内容预览]

    | 2015/2/7 8:44:21
    本报南京2月5日电(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王刚)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王斌获国际大气科学界最高荣誉——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罗斯贝奖始于1951年,有“大气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该奖评选极其严格,每年只授予一名科学家。美国气象学会向王斌授予该奖,表彰其为热带动力学和季风过程及其可预报性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王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季

    [阅读全文]

  • 聚焦"重典治污":环保部门第一次有行政强制权

    [内容预览]

    | 2015/2/6 15:34:50
    新法来了,基层环保部门能否“雄起”  环保部门第一次有了行政强制权  旧版环保法正式施行于1989年,在此基础上,经过20余年的努力,针对环保领域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专项法陆续出台,形成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系统。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环保法与现实不相适应的情况日益突出。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副县长段外宾长期分管环保工作,他告诉半月谈记者,旧环保法“感觉像棉花”,对于如何进行罚

    [阅读全文]

  • 杜祥琬院士:不能踩着油门追赶美国

    [内容预览]

    | 2015/2/5 20:02:16
    在“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力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谈及能源问题时,说了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中国的车不能踩着油门追赶美国。”杜祥琬进一步阐释道:中国能不能去追求美国那种每千人就有几百辆小汽车的水平和生活方式?在汽车排量上能不能也与大排量攀比?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不要在这个方面去追赶美国,那不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中国发展具有明显的高碳特点:中国单位GDP的

    [阅读全文]

  •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索网完成编织

    [内容预览]

    | 2015/2/5 15:29:52
    科技日报贵州平塘2月4日电 (记者刘志强 李大庆 高博)4日上午,位于贵州平塘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安装了最后一根钢索,索网制造和安装工程结束。这意味着FAST的支撑框架建设完成,进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装阶段。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FAST的反射镜边框是1500米长的环形钢梁,而钢索则依托钢梁,悬垂交错,呈现出球形网状结构。索网结构是FAST主动

    [阅读全文]

  • 京冀建成50万亩生态水源保护林

    [内容预览]

    | 2015/2/4 19:57:30
    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魏梦佳 王心怡)记者4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由京冀联合实施的生态水源保护林项目经6年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4年底,已在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累计建成50万亩水源保护林,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升4%,初步形成护卫京冀水源的“绿色生态带”。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京冀重点在密云、官厅两座水库上游重点集水区完成造林10万亩,栽植苗木85

    [阅读全文]

  • 中国癌情透视:环境污染 诊疗不规范等系癌症诱因

    [内容预览]

    | 2015/2/4 19:49:38
    2月4日,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  当前癌情何以凶猛?癌症凶猛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新华社记者聚焦四大焦点问题,深入剖析癌症高发的原因。  焦点一: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中国“癌情凶猛”的解释,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在本质上,癌症是人体衰老的结果之一,老化是驱动癌症生长的代谢发动机,这已是科学界的共识。 

    [阅读全文]

  • 长江流域2014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0平方公里

    [内容预览]

    | 2015/2/4 19:44:06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随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二期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项目等各类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稳步推进,2014年长江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300多平方公里。  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二期工程推进会上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一期、二期工程的连续实施,“丹治”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逾46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1.74万平方公里。已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

    [阅读全文]

  • 2015年中国立法前瞻:大气污染防治关注机动车限行

    [内容预览]

    | 2015/2/4 7:34:55
    2015年对于立法工作来说,特殊而重要。半月谈记者对2015年有望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部分法律草案进行了梳理。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我们期待的立法。  立法法  【立法背景】  立法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将国家意志制度化、法律化,创制法律规则的重要政治活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阅读全文]

  • 国办印发修订后《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内容预览]

    | 2015/2/3 16:43:11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修订后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新《预案》共分为7章,分别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后期工作、应急保障和附则。  预案首先对适用范围做出规定。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事故所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海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的应对工

    [阅读全文]

  • 中国将以最严格保护措施恢复扩大湿地面积

    [内容预览]

    | 2015/2/3 13:08:50
    2日是第19个世界湿地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中国今后不但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好现有湿地,还将运用多种办法恢复扩大全国湿地面积,“力争到2020年,全国湿地保有量达到8亿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  张永利是在参加2015年世界湿地日活动启动仪式时作上述表示的。来自国家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已建立57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00多个湿地公园

    [阅读全文]

  • 湿地破碎化成生态孤岛 生态系统已不堪重负

    [内容预览]

    | 2015/2/3 13:04:24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嬉水、觅食,安详地休养生息。(卢 萍摄)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然而,雨洪利用率不足10%,每年1.6万亿立方米淡水白白流入大海,相当于全国全年6200亿立方米用水量的2.6倍。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雨洪资源大量流失,不是因为降雨量明显增多了,而是由于森林湿地调水的功能减弱了。盛雨的‘水盆’变小

    [阅读全文]

  • 聚焦新常态下的农业现代化 存污染加重等4大挑战

    [内容预览]

    | 2015/2/3 12:30:47
    不出意外,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又一次聚焦“三农”。这已经是中央连续12年将1号文件聚焦在“三农”工作上。  “这是因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也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和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5部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引人注目。  新挑战倒逼“三农”问题顶层设计  从统计数据来看,到2014

    [阅读全文]

  • 中央一号文件:保护耕地质量 保障粮食安全

    [内容预览]

    | 2015/2/2 11:50:39
    新京报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全文约12000字,一共涉及5大方面,分别是: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三、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五、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阅读全文]

  • 专家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出谋划策

    [内容预览]

    | 2015/2/1 7:34:37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李如祎 苑苏文)“20多年前的法律有不适应新理念、新形势的方面,还有些条文之间存在矛盾,可操作性不强,有的部分以 罚 代 法 的倾向比较严重。”31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史海涛如是说。  正值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下称《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期间,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的上百名专家从不同角度就野生动物保护

    [阅读全文]

  • 重庆神秘化石:或为中国神话龙原型

    [内容预览]

    | 2015/1/31 21:19:34
    中国龙是否真实存在?目前,中国重庆市綦江县挖掘发现一具“綦江龙”骨骼化石,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原型。如图所示,这是艺术家描绘的綦江龙,两头食肉恐龙正在追赶一头綦江龙,它们生活在1.6亿年前(现今中国西南部地区),长着蛇形脖颈,这与传统文化中的龙造型十分相似。这是巨大的椎骨化石,据悉,綦江龙骨骼首次被挖掘是建筑工人施工时发现的。如图所示,这是綦江博物馆陈列的綦江龙骨骼模型,大量参观者前来观看。綦

    [阅读全文]

  • 广东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条例重拳整治环境污染

    [内容预览]

    | 2015/1/30 18:02:38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新修订的《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记者了解到,这份被称为广东“史上最严”环保条例,新增了环境事件“双罚制”、提出设立跨行政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等,重拳整治广东环境污染问题。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波表示,与巨大的污染防治成本相比,环境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较轻,导致企业宁可选择违法,也不愿遵守法律,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阅读全文]

937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