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芬兰“雨都”未雨绸缪

——访赫尔辛基地区环境服务公司
Eedu.org.cn 作者:赵广俊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16

赫尔辛基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地区由于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于海洋性气候,常常是阴雨连绵,是名副其实的“雨都”。但这里从未发生过因雨水大、积水排不出而致使城市被淹的情况。记者最近走访了负责城市供水排水事务的赫尔辛基地区环境服务公司麦拉卡里经理及其助手希尔斯滕。

  据介绍,赫尔辛基地区包括赫尔辛基、埃斯波、卡乌尼艾宁和旺塔等4座城市,总面积7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该地区南面毗邻波罗的海,北面是丘陵地带。芬兰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供水排水部门,隶属各市政府。从2010年1月起,经过4座城市的协商,“合四为一”,将资源集中使用,组建了现在的公司,向该地区提供供水和排水服务。赫尔辛基地区的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是分开的,污水管道要通过净化系统再排入河流或者大海,而雨水管道则直接与河流或大海连接。目前该地区共有2350公里长的专门排雨水地下管道网。根据地区的不同情况,使用的排水管也有所不同,最小的管道直径为30厘米,最粗的直径为2米。位于市中心最老的排水管道已有100多年历史,但至今仍然在发挥着排放雨水的作用。

  麦拉卡里说,城市排水涉及的道路建设和房屋建设一样,都是百年工程,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赫尔辛基地区环境服务公司在排水管道建设和维护方面突出一个“防”字。尽管这里没有发生过洪灾,但为城市提供排水服务的公司仍时刻警惕着可能的自然灾害发生。第一,使用最先进的检修设备和检修方法。为保证管道畅通无阻,他们采用电视检测方法,在管道口径比较小的地段,用机器人或探头对管道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对于涉及面比较大的问题,需要向公司报告。公司每天大约都有10辆检修车巡查,每年排查的管道长度达400公里,每年花在管道维护方面的钱达2000万欧元。第二,及时疏通管道,保证排水管道畅通无阻。下水道最容易被污垢和泥沙堵塞,他们在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下水口有堵塞的现象或管道中沙土沉积物比较多,就及时进行清理,保证其畅通。第三,采用先进排水管道。芬兰所有的排水管道都装有泄洪设施。为防止下水道里的水饱和后出现排水不畅或倒流现象,他们在排水管上方安装了自动阀门,可自动连接到排洪管道。第四,采用最有效的排水管道入口。芬兰的排水管下水口有两种:一种是镶在路牙上的下水口,呈倒“L”形,入口垂直立于路面,上端有井盖,设置井盖的目的是做维修或者清除污垢。这种入口的优点是箅子稀、不容易堵塞,遇到大雨或者暴雨时的排水效率最高,缺点是成本高,一次性投入比较多。另一种是安装在路面上的普通平面下水口。芬兰过去使用两种入口,即长方形的入口和圆形入口。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长方形入口弊端很多,如汽车在路上行驶,经常造成下水口松动,甚至掉入下面,这也是交通事故的成因之一,此外入口箅子比较密集,容易堵塞。因而芬兰下水口现在全部换成圆形的入口,这样更安全。

  麦拉卡里认为,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要排水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公路和街道建设部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一旦发生险情,还需要城市救护部门的配合,这样才能减少损失,三者缺一不可。他建议中国公路和街道的设计和建设首先要考虑排洪能力,除了安装有效的排水管道外,还必须在公路的低洼段处或者容易积水的公路或街道旁建设分洪处,随时准备将积水分流到公园或河流等地,这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他还建议道路建设部门有分洪方面的意识,在设计道路时就要考虑到未来分洪的需要。

  (光明日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 光明日报赫尔辛基8月14日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