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改变海水颜色或可阻止飓风肆虐

    [内容预览]

    | 2010/8/17 9:28:32
         美国NASA SeaWiFS卫星拍摄到的海洋叶绿素分布图片,蓝色越深表示叶绿素含量越低。图片来源:NASA  2004年的丹麦海域,浮游植物生长旺盛,海水呈绿色。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改变海水颜色可能会阻止飓风的肆虐。科学家模拟了改变海水颜色来控制飓风的过程,结果把北太平洋

    [阅读全文]

  • 专家发现海地强震元凶 新断裂带被指是始作俑者

    [内容预览]

    | 2010/8/16 10:13:08
        今年1月海地发生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强震后,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地震缘于海地所处的恩里基约地震断裂带发生平移挤压运动。但美国地质学家新近发现海地附近的一个新断裂带,认为它才是海地强震的始作俑者。    新发现    美国印第安纳州柏杜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埃里克·卡莱斯

    [阅读全文]

  • 美国启用世界最环保大楼 被称"零耗能建筑"

    [内容预览]

    | 2010/8/15 17:42:48
    中新网8月13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号称世界上最环保的建筑,日前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正式启用。  这座由美国能源部设计建造的“研究支援设施”,坐落在科罗拉多州戈登市,隶属能源部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于6月28号正式启用。  该建筑占地22万2千平方米,能够容纳800名员工,并且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环保建筑认证,是一座“零耗能建筑”。建筑物本身生产的能源,高于其消耗的能源,除了自给自足,更能

    [阅读全文]

  • 非洲国家期盼参与环保能源技术国际合作

    [内容预览]

    | 2010/8/15 10:28:33
        新华网达喀尔8月14日电(记者徐小军)正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的可再生能源国际洽谈会上,非洲国家期盼能借助国际合作,发展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环保节能产业。    可再生能源国际洽谈会13日开幕,来自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国家的能源技术企业代表,围绕非洲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以及发达国家向非洲转让能源技术等问题,进行技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现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天灾的共同祸首

    [内容预览]

    | 2010/8/13 9:49:22
         上图显示7月24日至30日,受阻的喷射气流一部分停留在俄罗斯西部,一部分停留在巴基斯坦以北。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造成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天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种罕见的喷射气流,由于这种喷射气流被意外的“截住”了,导致俄罗斯

    [阅读全文]

  • 地球真变暖了?极端事件频发致全球变暖声音渐强

    [内容预览]

    | 2010/8/13 9:31:17
        格陵兰岛彼得曼冰川最近发生50年来最大的崩裂,产生了一座巨型冰山,美国众议院能源独立和全球变暖问题特别委员会甚至专门为此召开会议。结合眼下俄罗斯的森林大火、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洪水以及前段时间全球不少地区的高温天气,人们或许要发出感慨:地球真的变暖了。    不过,很多科学家指出,尽管有研究显示今年上半年可能是有记

    [阅读全文]

  • 英专家说极端天气发生频率迅速上升

    [内容预览]

    | 2010/8/12 18:16:41
    英国气象局专家彼得·斯托特8月10日发表文章说,近来全球各地高温和洪水等极端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是大气活动异常,虽然还难以将它们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但类似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今后将会随着气候变化而明显上升。 斯托特是英国气象局“气候监测和归因”研究小组负责人,曾参与编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多份气候评估报告。他在8月10日出版的《卫报》上发表文章说,造成这些极端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

    [阅读全文]

  • 格陵兰冰盖在未来10年或融化

    [内容预览]

    | 2010/8/12 10:19:16
     格陵兰冰盖可能在未来10年融化,使海平面上升7米    据英国《卫报》报道,一个科学家小组向美国国会报告时警告称,如果气温上升2-7°C时,格陵兰的整个冰层都将从世界地图上消失,冰盖消亡将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进而对世界上其他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理查德(Richar

    [阅读全文]

  • "玻璃老虎"现身柏林 掀起保护老虎大行动

    [内容预览]

    | 2010/8/12 10:17:43
         近日,德国柏林中央车站前出现了两只玻璃老虎。老虎长7米,高2.5米。玻璃老虎掀起了一场保护老虎的运动,引起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保护局的重视。     近日,德国柏林中央车站前出现了两只玻璃老虎。老虎长7米,高2.5米。玻璃老虎掀起了一场保护老虎的运动,引起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保护局的重视。

    [阅读全文]

  • 波恩会议存争议,落实融资有难度

    [内容预览]

    | 2010/8/11 10:33:44
    联合国今年第三次气候变化谈判于8月2日~6日在德国波恩举行,近190个国家的4500多名代表参加了谈判,然而,谈判前景并不乐观。  文书依据:《京都议定书》还是《哥本哈根协议》?  在长期合作行动的特设工作组讨论案文修订草案时,美国气候谈判代表潘兴认为,文本中的许多内容都在延续《京都议定书》提及的“转移”,“美国作为非《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不会接受。”  潘兴一再坚持“在坎昆会议上取得一个全面的

    [阅读全文]

  • 地表臭氧增多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内容预览]

    | 2010/8/10 13:44:08
    本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研究人员根据美国宇航局卫星监测数据、地面空气质量平行监测数据和最近公布的农作物产量统计资料,通过一个模拟全球臭氧污染形成和转运的计算机模型显示,地表臭氧浓度不断提高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下降,全球农作物损失每年约达260亿美元甚至更多。其中受其影响最大的作物是大豆、稻米、苜蓿、大麦、棉花、燕麦、花生、马铃薯和小麦。   杰克·菲仕曼是弗吉尼亚州美国国家宇航局兰利

    [阅读全文]

  • 气候融资:联合国打出税收组合拳

    [内容预览]

    | 2010/8/9 23:36:35
    8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融资高级别咨询小组(以下简称“咨询小组”)在波恩气候谈判中建议发达国家征收碳税、国际运输税和金融交易税,以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去年底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成果寥寥。不过,正是在那次会议上,发达国家承诺从2013年至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总额10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帮助后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并展开相应能力建设。  咨

    [阅读全文]

  • 日本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可行性研究

    [内容预览]

    | 2010/8/9 23:35:36
    日本选择了15组公司,在9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  自从联合国气候会谈搁浅后,日本希望为海外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建立日本在减排二氧化碳方面的信誉,以抵销在今后数十年内国内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此作为实现联合国现行排放目标的一种替代办法。  《日本经济新闻日报》报道,如果计划中的这15个项目都取得进展,一年可减少500至10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相当于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35周岁生日难说快乐

    [内容预览]

    | 2010/8/9 9:27:49
    今年的8月8日是“全球变暖”这个术语诞生35周年纪念日。  “全球变暖”是由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职的华莱士·布勒克教授首先使用的。1975年8月8日,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气候变化:我们是否正处在全球变暖的紧要关头?》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布勒克教授预测当时所认为的全球变冷趋势将在10年左右时间结束,并转入由二氧化碳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期。从那以来,全球变暖成为越来越多科学家和大众关

    [阅读全文]

  • 北极现50年来最大冰川分裂:浮冰岛大如4个曼哈顿

    [内容预览]

    | 2010/8/9 9:18:01
    彼得曼冰川(资料图)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美国专家表示,发现北极格陵兰岛现存两大冰川之一的彼得曼冰川,周四分裂出一个面积约为二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巨型浮冰岛,大小相当于四个纽约曼哈顿岛(约四分之一个香港)。这是北极地区近五十年来出现的最大冰川分裂。 美国特拉华大学海洋学和工程学副教授明肖(Andreas Muenchow)周五表示,他是借助美国太空总署的卫星数据,有此发现。浮冰岛大小相当于

    [阅读全文]

  • 热带雨林动植物90年后将减少80%

    [内容预览]

    | 2010/8/9 9:06:21
    本报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到2100年,热带雨林中现存的动植物,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够继续存活,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将迫使它们适应、迁徙,或者灭亡。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生态保护通讯》杂志上。   研究指出,目前,地球上超过一半的动植物生活在热带雨林之中。然而,到2100年,中美洲和南美洲三分之二的热带雨林、非洲70

    [阅读全文]

  • 高温来袭,北半球经济“战”“蓝金”

    [内容预览]

    | 2010/8/7 17:57:29
    最近,随着北半球高温不断,多个国家不得不为水资源问题而发愁――  埃及和苏丹与尼罗河上游多个国家,几个月来在为尼罗河资源准入权而吵得不可开交;因高温大旱今年铁定粮食减产的俄罗斯,正紧急调配分布不均的水资源;美国多个城市上月纷纷调高了水价,最高者达30%,政府希望通过提高用水成本减少用水量;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从本月起,对浪费水资源的市民实行2298墨西哥比索(约合181美元)的高额罚款。  联合国发

    [阅读全文]

  • 第三次气候谈判勾画坎昆大会成果

    [内容预览]

    | 2010/8/7 17:45:20
        新华网德国波恩8月6日电(记者郇公弟 韩墨)“今年第三次气候谈判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各方更加清晰地勾画了坎昆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可能取得的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新任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她说:“一方面,在一些可以立即执行的关键问题上,坎昆大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第三次气候变化谈判在波恩闭幕

    [内容预览]

    | 2010/8/7 17:39:22
    新华网德国波恩8月6日电(记者郇公弟 韩墨)联合国今年第三次气候变化谈判6日在德国波恩闭幕。在一周的磋商后,两个特设工作组均形成了新的谈判文本,这样10月份在中国天津举行的第四次谈判将进入逐条谈判阶段,以便为年底举行的坎昆大会做充分准备。  本次谈判期间,与会者围绕“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主席提出的新谈判文本增加许多自身建议,该文本将作为最后谈判阶段的备选项。《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主席综合谈判

    [阅读全文]

  • 奥温室效应增加,欧盟环保测评排名退居第二

    [内容预览]

    | 2010/8/6 20:22:41
    奥《标准报》消息,奥地利联邦商会组织的环保测评显示,在欧盟国家环保测评中奥地利曾名列第一,今年由于温室效应增加,瑞典上升至第一,奥地利与斯洛伐克并列第二。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葡萄牙和波兰分列第四至第十位。奥地利离东京议定书的排放指标目标还有差距。1995年以来奥地利的排放指标为9300万吨个二氧化碳,后减为8600万吨,现在连指定的6800万吨也未达到。   奥地利联邦商会每2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