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减排目标远远不够
[内容预览]
| 2010/2/2 11:18:40根据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的《哥本哈根协议》,1月31日前,发达国家应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或通报2020年减排目标。这一期限是“软性”截止日期,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主要目的是让各国表明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 就目前发达国家通报或已作出的承诺来看,这些减排目标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它们将减排幅度提高至40%的要求相差甚远,与联合国的相关要求也有很大距离。 美国气候变化[阅读全文]
-
阿联酋掀起"绿色能源"旋风 欲造世界首座零碳城
[内容预览]
| 2010/2/1 10:47:46阿联酋,一个创造神奇的国家,在立足迪拜连续打造出“帆船酒店”、“棕榈岛”、“世界第一高楼”等一系列惊世建筑之后,如今又开始在其首都阿布扎比推出一项更为引人瞩目的工程———马斯达尔计划(M asdar Initiative)。 据马斯达尔公司执行总裁苏尔坦·艾哈艾德·贾比利介绍,马斯达尔计划是一个全方位推动可替换能源技术和解决方案、并促其商业化运作的行动计划,其核心是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座零碳、零废[阅读全文]
-
气候谈判前景待明 绿色经济大潮涌起
[内容预览]
| 2010/2/1 8:41:34气候变化问题依然是2010年国际日程上的重要内容。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再次安排了多个有关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研讨会,讨论中“冷”“热”共存。不少人士认为,中国应抓住应对气候变化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气候谈判前景不容乐观 在2010年年底,新一届气候大[阅读全文]
-
环境报告显示:哥斯达黎加环保水平美洲第一
[内容预览]
| 2010/1/31 17:58:46新华网圣何塞1月29日电(记者张源培)据当地媒体29日报道,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的2010年环境行为指数显示,哥斯达黎加在自然资源使用和控制污染方面位列美洲国家首位,全球排名第三。 据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推出的2010年环境行为指数报告,在被评估的163个国家和地区中,冰岛、瑞士和哥斯达黎加三国位列前三。这三个国家在“对环保基础设施投入、控制污染和颁布长期可持续发展政策及措施”等[阅读全文]
-
未来城市能源“新动力”:太阳能、垃圾和污水
[内容预览]
| 2010/1/26 17:23:52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到203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达到50亿。未来的城市在满足人口增长、经济繁荣需求的同时,不能加速排放二氧化碳,以免威胁人类的生存。面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大城市也行动起来。 法国里尔市(Lille)将家庭、停车场、公园等场所的食品废料转化为甲烷气体,为该市1/3的公交车提供动力。美国旧金山出台法律,规定食品废物和垃圾必须堆肥,从而减少垃圾填埋用地。 在阿联酋首[阅读全文]
-
联合国气候报告可能存在更多失误
[内容预览]
| 2010/1/26 9:28:10本报柏林1月25日电(记者顾钢)联合国气候报告有关喜马拉雅山冰川消失的错误预测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人们对气候变暖的科学依据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德国环境部长对此感到非常气愤。德国有关专家估计,联合国相关的气候报告可能还有更多的差错未被披露。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中有关喜马拉雅山冰川在2035年前可能消失的说法已证明是个毫无根据的猜测,德国联邦环境部长诺伯特·罗特根对联[阅读全文]
-
海地地震援助方大会将于3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内容预览]
| 2010/1/26 9:26:11中新网1月26日电当地时间25日,海地重建国际外长级筹备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幕。据法新社报道,加拿大外长坎农表示,今年3月,美国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集援助方大会。这次会议是海地地震后的首次重建国际会议,主要援助国外长、联合国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为海地重建制定基本原则和目标。参加会议的海地总理贝勒里夫表示,海地已经设立了六个委员会处理灾难后期的工作,包括清洁和应急等。他希望得到国[阅读全文]
-
欧盟坚持力推深度碳减排
[内容预览]
| 2010/1/23 16:31:47欧盟上周六表示,尽管上月联合国气候峰会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但他们还将继续力推到202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的目标。 欧盟各国环境部长上周在塞尔维亚参加了一个非正式会议,会上表示他们将继续力推欧盟的减排提案,以便为陷入困局的国际气候会谈注入新的动力。 “毫无疑问,我们认为应该继续力推30%的减排目标。我们相信这一举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尽管这一减排目标一直带有附加条件,但是坚持保有这[阅读全文]
-
意科学家计划复活古代欧洲野牛
[内容预览]
| 2010/1/21 16:52:48在法国南部的拉斯柯(Lascaux)洞穴发现了石器时代的绘画,其中有欧洲野牛的形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欧洲野牛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国,体型巨大,力量惊人。但是这一物种在400多年前已经灭绝,不过在许多史前洞穴的壁画中能找到欧洲野牛的图像。目前,意大利科学家正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和选择繁育等方法,复活欧洲野牛。 欧洲野牛(Aurochs)生活在14万年前至17世纪,肩高近2米[阅读全文]
-
联合国气候官员德布尔:气候变化谈判更加紧迫
[内容预览]
| 2010/1/21 16:27:49新华网柏林1月20日电(记者郑启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20日在波恩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哥本哈根会议没能达成世界所需要的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完整协议,但为将于今年年底召开的墨西哥气候变化会议奠定了基础,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任务更加紧迫。 德布尔指出:“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未能烤出最后的蛋糕,但它为与会各国在下届墨西哥会议上烤出新蛋糕准备了所有正确的原料。” 他列举了哥本[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趋势没有改变
[内容预览]
| 2010/1/19 9:09:31本报记者 游雪晴 多国今冬深陷严寒,全球气候是变冷还是继续变暖?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气候变暖趋势没有改变。 北京1月上旬的气温突破1971年以来同期最低气温纪录;1月4日,韩国首尔的积雪深度超过28厘米,为1937年有记录以来之最;德国巴伐利亚最低气温达零下33.6℃,创下欧洲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英国正在经历一场近30年来最长的寒流;美国东北部部分地区降雪量创下单次风暴降雪40年最高……凛[阅读全文]
-
今冬北半球异常低温源于北极高气压
[内容预览]
| 2010/1/18 15:20:34新华网东京1月18日电(记者陈曦)去年12月中旬以来,寒流席卷北半球。日本气象厅认为,该现象源于北极上空出现高气压,导致北极附近的寒流南下。 日本《每日新闻》18日报道说,波兰、挪威和韩国今冬都出现了近30年来的最低气温。造成这种现象的长时间异常寒流来自北极圈,是北极圈自身不断蓄积和定期释放寒气的一种现象。 科学家以“北极震荡”指数来衡量北极气压的变化。当这一指数是正值时,北极上空是低气压,北[阅读全文]
-
德国柏林"国际绿色周":人与动物一家"亲"
[内容预览]
| 2010/1/17 18:43:441月16日,一名男孩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国际绿色周”上与一只宠物蚱蜢玩耍。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1月16日,孩子们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国际绿色周”上被橱窗内的小鸡吸引。当天,第75届柏林“国际绿色周”继续向公众开放,宠物展厅和禽畜展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1月1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国际绿色周”上,禽畜展厅的猪栏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1月16日,[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
[内容预览]
| 2010/1/15 10:34:16目前,我国大范围的强降雪天气逐渐过去,向南部和东部地区推进的冷空气也快结束。面对频发的暴雪天气,人们不禁要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这种极端低温天气预示了什么?请关注—— 去年年终岁末之际,一场罕见的寒流袭击北半球的多数地区,尤其是位于北半球中高纬的国家,受此次寒潮影响尤为严重。其中不少国家和地区打破了几十年的最早降雪纪录。 那么,这种极端低温冰雪天气频发,是否意味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有所改变?[阅读全文]
-
日本发现远古动物足迹化石群
[内容预览]
| 2010/1/14 11:10:57据新华社东京1月13日电 日本专家在日本中部地区一处沿河分布的泥岩地带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足迹化石,这一化石群为研究距今约1800万年前当地动物的生态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综合当地媒体13日报道,这一动物足迹化石群位于日本中部岐阜县可儿市的一处新生代地层,地层年代可以追溯到1800万年前,现场发掘面积约有300平方米。 此次发现的足迹共约650个,其中最多的是尺寸20多厘米的足迹[阅读全文]
-
美今明两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持续增加
[内容预览]
| 2010/1/14 11:08:31新华社华盛顿1月12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能源部情报局12日发布报告称,受经济复苏带来的对化石燃料需求上升的影响,美国今明两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均将持续增加。 报告预计,2010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55.3亿吨,比2009年增加1.5%;而发电厂用煤量增加及运输业对石油需求的上升恐将导致美国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上升1.7%。 报告称,经济形势的逐步改善将使美国2010年[阅读全文]
-
英气象学家称2010年或成有史以来最热一年
[内容预览]
| 2010/1/13 13:34:20持续严寒天气肆虐欧洲之时,英国《卫报》1月10日援引一些气象学家的话报道,2010年可能成为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 气象专家道格·史密斯和其他一些气象学家介绍,1998年之所以成为最“热”一年,与当年厄尔尼诺现象不无关联。 厄尔尼诺现象指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现象,出现周期2年至7年不等,一旦出现,可持续数月。1998年出现的“超级厄尔尼诺”现象使当年成为[阅读全文]
-
联合国正式启动“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
[内容预览]
| 2010/1/12 20:14:19新华网联合国1月11日电(记者白洁 王湘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就“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正式启动发表致词,敦促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位公民加入保护地球生物的全球联盟。 据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1月11日在德国柏林正式启动。潘基文就此发去致词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阅读全文]
-
北半球遭创纪录暴雪袭击 专家称变暖趋势仍不变
[内容预览]
| 2010/1/10 13:29:211月8日,在英国布赖顿郡,柯克在雪地上玩橄榄球。当日,柯克的学校连续第三天因恶劣天气停课。连日来,寒流和暴风雪持续袭击北半球,民众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新华社/法新 连日来,北半球遭受到了强寒流及创纪录的大雪侵袭,可以说是冷到了极点。从东北亚到俄罗斯、从西欧至美国大平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强降雪和大降温。种种迹象显示,今年的冬天将是30多年来最冷的。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署:非洲要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0/1/5 11:50:39新华网内罗毕12月31日电(记者淡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日前在内罗毕呼吁非洲各国政府尽快行动起来,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肯尼亚《人民报》援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安杰拉·克罗珀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会议上的话报道说,城市是今后环境保护的重点,非洲各国应把握机会,发挥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推[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