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结果表明:多云天气地面紫外线可能更强
[内容预览]
| 2008/2/15 10:42:15柏林媒体报道说,夏季在太阳下暴晒,受到紫外线辐射,很容易罹患皮肤癌。但德国研究人员最近的测量结果表明,在有云彩时,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可能更强。 位于北海的叙尔特岛是德国夏季最受欢迎的海滨度假胜地之一,阳光、海水、沙滩,风景如画。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日前报道,德国基尔大学的尼尔斯·沙德连续两个夏天在岛上定期测量和记录日光的辐射强度。与他共同研究地面上日光照射强度与云彩关系这一课题的气象学教授安德[阅读全文]
-
温暖需要多大代价
[内容预览]
| 2008/2/14 9:57:00美国国家防火保护协会近日公布了一项统计数据:在全美6.2万起因取暖设备导致的火灾中,有32%%是因家用室内加热器引起的。仅2005年一年,室内加热器就造成670人死亡,1550人受伤,财产损失达9亿美元,成为家庭火灾的罪魁祸首。 室内加热器一向是人们寒冬时房间取暖的首选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用以取暖,主要分为远红外辐射加热和对流加热两种方式。对流加热是将冷态的被加热介质通过各[阅读全文]
-
维护更安全、更健康、更长久的地球
[内容预览]
| 2008/2/14 9:42: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启“国际地球年”活动 2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巴黎总部举行了2008年“国际地球年”开年仪式,该项活动旨在希望通过更有效利用全世界40万名地球科学家的知识财富,提高公众对地学的认识和重视,呼吁各国政府更好地利用地球科学,加强与地学家之间的合作,进而制定出明智的方针政策,保护地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使地球变成更加健康、富裕和安全的人类家园。 “国际地球年”活动由[阅读全文]
-
联合国大会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主题辩论
[内容预览]
| 2008/2/13 11:06:21第62届联合国大会2月11日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主题辩论,与会代表纷纷呼吁国际社会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讲话中说,发达国家应率先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行动,但只有所有国家都采取行动,这一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他说,发达国家作出的承诺越大,发展中国家就越有可能采取更多的行动;而发展中国家的行动越多,发达国家也就会作出更多的承诺。应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阅读全文]
-
“荷赛”中国获奖者感言
[内容预览]
| 2008/2/10 10:03:33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结果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三名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摄影记者的作品获奖。 方谦华:赋予楠木叶生命 《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方谦华的作品《中国万州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获得大赛自然类单幅一等奖。[阅读全文]
-
专家建议用冰箱帮乌龟过暖冬 可保障冬眠时间
[内容预览]
| 2008/2/9 10:29:55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暖冬,冬眠中的乌龟常会提早醒来,使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对此,来自英国康沃尔的专家建议,将乌龟放入冰箱可保障冬眠时间。 英国“乌龟乐园”所有者乔伊·布洛尔说,乌龟是冬眠动物,但冬眠时体温要保持在3至5摄氏度。如果气温上升,乌龟提早醒来,主人必须为它保暖,以免再来寒流时冻死。 “经证实,冰箱是在气候变化中保证乌龟安全冬眠的理想方法,”他说,“这种方法肯定会流行起来。” 专家建议,乌[阅读全文]
-
70股龙卷风横扫美国5州 造成至少55人死数百人伤
[内容预览]
| 2008/2/9 10:28:25中新网2月8日电综合报道,近70股龙卷风夹着雷暴,周二起在15个小时内横扫美国中南部5州,造成至少5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是美国近23年来伤亡最严重的龙卷风灾。多个城镇在风暴后遍地瓦砾,万计居民无家可归。 周二下午3时至周三早上6时,美国国家气象局向11州发布了逾1000个龙卷风警报。俄克拉荷马的国家风暴预警中心引述报告指出,约有69股龙卷风吹过阿肯色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阅读全文]
-
科学家为气候变化敲警钟
[内容预览]
| 2008/2/6 20:34:55来自英国、德国和美国等52个国家或地区的气候专家联合发布报告,提出9种自然现象变化设想,包括今后100年间北极海冰消融和亚马孙热带雨林消失等显著环境变化。 专家警告说,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增加,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不仅自然环境将经受急剧变化,人类生存环境也将承受深刻影响。 “临界点” 这份由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5日由英国《独立报》介绍的研究报告提出9种自然现象变化[阅读全文]
-
全球“垃圾漩涡”横跨太平洋 大如两个美国
[内容预览]
| 2008/2/6 20:30:04如何危害人类健康:塑胶垃圾→海洋→进入动物体内→我们的餐桌上 被形容为全球最大垃圾场的“太平洋垃圾漩涡”(Pacific Trash Vortex)自10年前首次被发现后,面积不断膨胀,估计现在的总面积已有两个美国那么大。漩涡的发现者穆尔警告说,如果人类不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胶用具,“垃圾漩涡”的面积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一倍,甚至危害人类健康。 由美国加州延伸至日本的“垃圾漩涡”包含两个巨大的垃圾集中[阅读全文]
-
“雪封北回归线” 巴格达百年首次降雪
[内容预览]
| 2008/2/3 19:47:28当童话逐渐消逝,遭遇现实的苦难,生命的罹亡令人伤悲。从去年开始的雪灾天气席卷了北半球,雪花甚至飘向了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多年甚至百年未遇的雨雪天气。大雪在全球多个国家形成了危害,致使众多人员死亡。大雪带来的灾难让各国措手不及,即使有抗雪经验的国家也不例外。雪封北回归线雪封北回归线 在全球生存环境逐渐恶化[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将危害亚非农业 或再次面临粮食缺乏
[内容预览]
| 2008/2/3 13:03:23科学家近日警告,今后二十年里,全球变暖导致的农业问题有可能给非洲南部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造成极大危害,必须采取行动避免出现新一轮粮食缺乏。 据路透社消息,很多科学家已经预测了气候变化将可能在很多地区都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加剧饥荒,造成更多营养不良现象。而最近,研究人员在对气候变迁预测以及不同发展中地区的农作物生产类型进行检测之后,计算出了2030年前具体哪些农作物产量将会最大程度地受到气候变[阅读全文]
-
印尼首都连日降雨成灾三人死亡 千余人无家可归
[内容预览]
| 2008/2/3 12:55:00中新社香港二月二日电 雅加达消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连日豪雨成灾。灾害应急机构二日说,水灾迄今造成三名儿童死亡,一千五百多人无家可归。灾害应急机构官员说,从一月三十一日晚开始到二月一日上午,雅加达连续降雨,造成附近山洪暴发,河水泛滥,首都多个地区被淹,交通陷入瘫痪,数千幢建筑物被浸泡。由于能见度低,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曾一度关闭,致使近六十个航班延误,约八千名乘客滞留机场。一日,雅加达积水深度为[阅读全文]
-
罕见雪灾袭击各国 同一时段出现气候反常现象
[内容预览]
| 2008/2/3 12:52:52洁白的雪花往往象征着圣洁和安宁。然而,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暴雪给北美、中东、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却是灾难。各国居民生活、交通运输、电力设备、通信等因雪灾受到严重影响。雪灾恶魔 肆虐多国1月29日,雪花伴着狂风和冰雹又给美国中部地区来了一次突然袭击。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得当地大部分电力设施受损,居民无法取暖和照明。政府机关、学校也被迫放假。西部山区还发出了雪崩警告,公路也只得暂时中断。今年以来,美国[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良好国际政治氛围
[内容预览]
| 2008/2/2 9:18:49刚刚在此间落幕的第二次“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会议”进一步凸显国际社会要求加快落实“巴厘岛路线图”的广泛共识,表明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营造良好政治氛围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问题关注度日益提高,气候变化已超越科学和经济层面,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议题。仅去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八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欧盟首脑会议、东亚峰会和联合国大会均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主要议[阅读全文]
-
中国: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暖 落实"巴厘岛路线图"
[内容预览]
| 2008/2/2 8:56:28由美国主办的为期两天的第二次“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会议”1月31日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闭幕。与会各方在制定减缓气候变化长期计划以及技术转让等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美国政府的立场也没有改变。 环保人士在檀香山会场外呼吁寻求全球变暖解决方案。IC 落实“巴厘岛路线图” &nbs[阅读全文]
-
牛津大学新报告:气候变化拉响安全警报
[内容预览]
| 2008/2/1 22:47:32根据英国牛津大学研究集团组最新报告:未来十年,气候变化将对英国国内外的安全产生新的威胁。 这一名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法律的执行、国家安全与气候变化》(An Uncertain Future: Law Enforcement, National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的报告称:由于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气象模式的变化,全球将因水源及粮食短缺而陷入战争。[阅读全文]
-
耶鲁大学公布环保国家排行 中国列第105名
[内容预览]
| 2008/2/1 9:19:01耶鲁大学公布首份全球《环保表现指标》 上周,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公布了首份正式《环保表现指标》,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表现进行了排名。排名参考了各类指标,包括碳和硫磺的排放量,水的纯度和水土保持的措施等,以此对每个国家进行全面的评分。虽然富有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冰岛)占据排行的前五名位置,垫底的五名均为贫穷的非洲国家,但排名中仍然有出人意表的地方:哥伦比[阅读全文]
-
莫斯科与雪奋斗经验多
[内容预览]
| 2008/2/1 9:04:43俄罗斯地处寒带,因此经常会遇到持续大雪等极端天气,大雪封路、机场停运甚至房屋倒塌等情况并不鲜见。由于长期和这种大雪“作斗争”,俄罗斯也积累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应对措施。 早准备 以莫斯科市为例,每年秋季,市政各部门便开始了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检查汽车等机械设备,储备融雪剂等。而“有车族”们也会在每年第一场雪来临之前及时更换冬季轮胎,也就是俗称的“钉子胎”,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冰雪天气。 此外,莫斯科[阅读全文]
-
法国告别不可降解塑料袋
[内容预览]
| 2008/2/1 9:03:19为购物者提供诸多方便的各类塑料袋愈来愈引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担忧。法国已经行动起来,通过立法来禁止和规范塑料袋的销售与使用。2005年被国民议会一读全票通过的法国《农业导向法》规定,从2010年起,法国境内将禁止销售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建议用绿色环保的可降解塑料袋替换。 自人们告别“篮子、网兜”时代而大量使用轻便的塑料袋购物起,关于土地污染以及动物误食塑料袋致死的事件屡有发生。据报道,2005[阅读全文]
-
2008年地球卫士获奖者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
[内容预览]
| 2008/2/1 8:59:5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日宣布,摩纳哥亲王Albert二世、美国前参议员Timothy E.Wirth及新西兰总理HelenClark等七名环境保护者荣获今年环境署“地球卫士”奖。 4月22日,将于新加坡举行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嘉奖这些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非凡贡献的人们。 另外四名地球卫士获奖者为:BalgisOsman-Elasha,苏丹环境与自然高级委员会资深研究员;AtiqRahman,孟加拉[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