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英国环保团体抗议美国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

    [内容预览]

    | 2005/2/13 22:36:31
    凤凰卫视2月13日消息 大约三百五十名英国的环保运动人士,今天聚集在伦敦的美国大使馆前,抗议美国迄今仍不肯签署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九九七年京都议定书。   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些抗议人士多半属于英国的“反对气候改变运动”组织(Campaign Against Climate Change)。他们携带了一百三十六个已签署京都议定书国家的国旗,在美国大使馆外挥舞,并呼喊口号,要求美国尽速签署京都议定

    [阅读全文]

  • 欧洲开启“市场环保”时代

    [内容预览]

    | 2005/2/1 10:54:20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  为了落实将于今年2月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欧盟本着“谁污染谁付钱”的原则,以市场经济的规律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今年1月1日起欧盟已在全世界率先实行“排放权交易”与惩罚制度,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可以出售剩余的排放配额,而排放超标企业必须购买投入交易的排放权以避免惩罚。这种让企业环保投资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制度,标志着“市场环保”时代的来临。  欧盟25国共有1.2万家

    [阅读全文]

  • 澳出现首个无塑料袋城市 倡导者获评本地英雄

    [内容预览]

    | 2005/1/29 10:11:11
    塑料袋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危害很大的“白色污染”,但是澳大利亚的科莱斯湾成了该国第一个没有塑料袋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的本·科尼。   据澳大利亚媒体1月26日报道,科尼是澳大利亚科莱斯湾的一个面包店老板,同时他还是澳大利亚环保组织——星球方舟的一名积极成员。   在科尼的积极号召和努力下,科莱斯湾成为了一个没有塑料袋的城市。为了表彰本·科尼的卓越贡献,澳大利亚政府把他评为科莱斯

    [阅读全文]

  • 印度洋海啸摧残海洋生物 印尼启动生态救灾

    [内容预览]

    | 2005/1/28 14:53:47
    泰国普吉岛,海洋生物学家把被海啸冲到离岸1公里处的绿海龟送回大海。  捐资捐物,只能暂缓海啸灾民生活窘迫的危机。密切关注灾区的科学家提示,国际社会必须从物资救灾转移到“生态救灾”,以使印度洋沿岸恢复生命的和谐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印度洋海啸受灾小镇的被毁程度清楚地展现在眼前。尽管如此,我们都知道此次灾难的程度之深是无法估量的。然而,对海洋生物而言又如何呢?海啸来袭时,陆地和海洋以一种极为恐怖的方式

    [阅读全文]

  • 环境恶化 距危险临界点温度仅1.2℃

    [内容预览]

    | 2005/1/27 12:44:03
       日前,英国的一份名为《应对气候挑战》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指出,由于变暖趋势一直没有停止的迹象,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就会到达临界点,这将引起大范围的旱灾、农作物歉收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全球生态灾难的降临已进入倒计时。目前人类距离地球生态灾难发生的危险临界点只有1.2℃了。南京大学大气系余志豪教授向记者解释说,未必一定要等到危险临界点生态灾难才会爆发。目前地球的形势已

    [阅读全文]

  • 研究显示:英国环保水平处于欧洲末流

    [内容预览]

    | 2005/1/26 11:37:41
    国际在线消息:在倡导“绿色”和环境保护的欧洲,英国人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国家在环保方面却是一个“矮子”。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共同撰写的《2005年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在146个上榜国家中,英国位列第66位。这样的排名比大多数北欧国家、美国(第45位)甚至许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排名都要低。  据英国《卫报》1月25日报道,这份将要在1月27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的报告,其目

    [阅读全文]

  • 生态保护不敌能源需求 美开发阿拉斯加油气资源

    [内容预览]

    | 2005/1/25 12:46:39
    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美国政府计划开发阿拉斯加广阔的北坡区域,数十年,作为候鸟和北美驯鹿栖息地,该地区一直都被划为生态保护地。不过,情况很快要发生变化,因为美国国土管理局决定,在阿拉斯加国家石油储备区的北坡进行石油天然气开发,当然,“最低程度”减少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影响。  因为在这块面积220万公顷的保留地上,大部分土地已经不限制石油开发,出于环境因素考虑,自里根政府以来,湖泊遍布的东北一角免于石

    [阅读全文]

  • 芬兰、挪威和乌拉圭最环保

    [内容预览]

    | 2005/1/25 12:37:29
    据《纽约时报》24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份各国环保指数报告,称芬兰、挪威和乌拉圭是全球环保最佳的前三个国家,俄罗斯列第33位,美国只列第45位。  欧美得分高  负责这份报告的是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学者,他们统计了75项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各国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ESI也被称为“环保指数”。报告称,多数西欧和北欧国家、南北美洲国家的ESI得分居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声纳船在墨西哥湾考察遭环保人士反对

    [内容预览]

    | 2005/1/23 11:53:36
    新浪科技讯 美国当地时间1月22日(北京时间1月23日)消息,由美国、墨西哥及英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在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开始了科学考察。他们乘坐的考察船装载了声纳设备,以搜集在6500万年前撞击尤卡坦半岛、并可能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的相关信息。但此举遭到了环保人士的反对。  环保人士称,科学家们这次利用声纳来进行海洋考察,将会对生活在墨西哥湾海域的鲸鱼、海龟及其它鱼类生物造成伤害。墨

    [阅读全文]

  • 环保:和平发展重要因素

    [内容预览]

    | 2005/1/22 20:47:08
    世界观察所近日出版的《2005年世界状况报告》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环保在应对国际冲突和局势不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世界观察所所长克里斯托弗·弗莱文在报告的前言中评论马塔伊获诺贝尔和平奖时说,此奖有望使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不再认为全球安全只是通过外交手腕或军事力量来维护。弗莱文指出,报告作者们提出需要制订一个健全的安全政策———一个把包括裁军、维和、预防冲突在内的传统的策略与优先满足健康和教育需求,

    [阅读全文]

  • 印度洋海啸的沉思

    [内容预览]

    | 2005/1/19 10:27:24
    2004年岁末的印度洋海啸,到目前已造成至少16万人死亡,另有50多万人受伤,100多万人流离失所,近200万人需要食物、洁净的水和卫生医疗服务。面对像股市行情一样时时更新的伤亡数字,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对大自然的征服欲和人类至上主义的旧观念。  2004年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报告《减少灾难的危险》指出,自然灾害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报告将发展中国家面对灾难的脆弱性与贫困联系起

    [阅读全文]

  • 法国将立法协调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

    [内容预览]

    | 2005/1/18 10:35:26
       新华网巴黎1月17日电(记者刘芳)据法国媒体17日报道,法国政府正在起草有关法令,并与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协商,计划于今年8月启用全国性的电子垃圾回收办法。  根据该法令,自8月13日起,从电脑、电视、冰箱、洗衣机到电话和电吹风机,所有新出厂的电器都将印有小垃圾桶标志,表示其使用寿命完结之后可以回收再利用。  电子产品生产商将作为回收主力,承担其产品未来的回收及循环再利用费用。零售

    [阅读全文]

  • 国际组织呼吁“绿色重建”受灾海岸

    [内容预览]

    | 2005/1/13 9:57:30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官员1月10日呼吁对遭受印度洋海啸袭击的海岸线进行“绿色重建”,认为当初如果有环保的海岸线建设,很可能会抑制日前海啸的致命冲击。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亚太地区负责人在一份声明中说:“健康的生态系统能拯救生命。有珊瑚礁和红树林的地方受灾比那些礁石被炸毁、红树林被砍伐殆尽的虾类养殖场和海边酒店要轻,珊

    [阅读全文]

  • 未解之谜:地球气候变化正重演5200年前历史?

    [内容预览]

    | 2005/1/12 8:59:05
    2004年底,除了地震海啸,世界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大雪。影片《后天》描绘的那种冰冷世界会不会到来?科学家正在从历史中寻找线索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近日,美国冰河学家朗尼.汤普森声称,他可能找到了一些线索能够证明:在5200年前,地球的气候曾经发生过剧烈变化。如果他是正确的,研究结果很可能对今天的人们是一个重要的暗示。    2004年会的论述   汤普森花费了整个职业生涯,跋涉于世界许

    [阅读全文]

  • 他乡中国鹿(图)

    [内容预览]

    | 2005/1/12 8:54:22
    在阿富汗喀布尔动物园,生活着一批中国政府于2002年10月赠送的动物,包括一对狮子、一对鹿、一对白家猪、一对棕熊和一只公狼。如今,它们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图为其中的一对鹿,这对鹿关系不太和睦,公鹿经常用角“欺负”母鹿,园方“一怒之下”把公鹿的角给割了,终于让它“老实”了许多。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2日 第七版)

    [阅读全文]

  • 德大力发展太阳能取暖

    [内容预览]

    | 2005/1/11 10:46:33
    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德国2003年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约360亿欧元,而出口能源仅为30亿欧元左右。因此,促进本国的能源革新,将会减轻进口依赖,并有助于德国经济发展。太阳能热是沉睡的巨人,发展太阳能取暖的前景广阔。   报道说,如果不从国外进口能源,德国很快就会变冷、变暗。德国主要的能源消费不在于用电,而在于取暖。因此,过去几年的政策只是集中在促进开发可再生能源方面。按照新的《可再生能源法》

    [阅读全文]

  • 环保是MDGs重点优先领域

    [内容预览]

    | 2005/1/11 10:41:35
    本报讯 1月7日,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马和励在总结联合国及其驻华机构2004年工作成果并对2005年工作进行展望时表示,2004年是全球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挑战的一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将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优先领域,继续致力于推进环境的可持续性。   马和励指出,200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联合国在全世界为和平与人权而战,同贫困、疾病、自然灾害和

    [阅读全文]

  • “淡水输出国组织”将称霸世界?

    [内容预览]

    | 2005/1/11 8:50:53
        水袋计划瞄准中东 淡水输出国组织将称霸世界     水资源已获得了“蓝金”的绰号,因为它将变得像今天的石油一样宝贵。由私营公司和国家共同参与,一场全球水资源争夺战就此展开。    在一些人眼中,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企业家特里.斯普拉格是个疯子,但在同行看来,他却是天才。

    [阅读全文]

  • 美国媒体认为铅污染是众多饮用水系统不安全的根源

    [内容预览]

    | 2005/1/11 8:49:35
        华盛顿讯:最近有报道称,许多饮用水工厂设法掩盖铅污染问题,而且未能解决问题。    媒体对3000家最大的工厂中的65家进行了检查,发现诸如纽约州的费城、波士顿、罗德岛州的普罗维登斯、和俄勒冈州的波特兰等城市“正巧妙处理了所检测水中铅的测试结果,置数百万美国人于危险之中。”《华盛顿邮报》报道 &nbs

    [阅读全文]

  • 印尼海啸幸存小河马认百年雄龟做“妈妈”(图)

    [内容预览]

    | 2005/1/9 9:03:46
    据外电报道,一只在近期海啸中死里逃生的河马与在肯尼亚的蒙巴萨岛与一只巨大的千年雄性乌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     图片说明:小河马欧文和百年雄乌龟  这只河马叫做欧文,它的体重大约300公斤,12月26日,由于海啸发生时的强烈冲击,欧文被海浪卷向印度洋岸,最终野生动物保护者救了它,并被饲养到肯尼亚的蒙巴萨岛上。  生态学家PaulKahumbu对法新社记者说:“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只不到一岁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