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亡中的大堡礁(组图)
[内容预览]
| 2005/6/12 23:11:10但愿礁常在,年年珊瑚红——— 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区、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又被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令人失望的是,科研人员最近发现,由于过度捕鱼、沿海开发,污水、农药入海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当地的珊瑚礁将在2050年“大量垮台”,等到了2100年,多数大堡礁内的珊瑚将不复存在。珊瑚生长区的海水温度每提高一度,[阅读全文]
-
科学家呼吁保护全球深海生态系统
[内容预览]
| 2005/6/11 13:10:41本报联合国6月8日电 正值联合国举行有关海洋和海洋法的一系列会议之际,科学家日前联名呼吁,为保护全球的深海生态系统,必须禁止使用深海拖网捕鱼,禁止使用延绳钓捕鱼。他们希望这些意见能被纳入联大有关海洋问题的讨论议程。 作为关注海洋问题的科学家代表,深海保护联盟和绿色和平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记者会。英国约克大学教授凯勒斯?罗伯兹在会上强调说,深海地质结构海山对全球环境[阅读全文]
-
英国将耗资13亿英镑建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厂
[内容预览]
| 2005/6/9 19:35:36英国将在泰晤士河的入海处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厂。这项庞大的工程将耗资13亿英镑,被命名为“伦敦排”。如果能顺利得到政府的建筑许可证,那么“伦敦排”将有望在2008年破土动工,2011年竣工。 根据初步设想,这个风力发电厂将拥有270个高达300英尺的巨型涡轮,每年能够产生1000兆瓦的电力,有能力满足全国10%的电力需求,从而减少传统火力发电燃煤所产生的200万吨二氧化碳等污[阅读全文]
-
污染会增加患膀胱癌的危险
[内容预览]
| 2005/6/8 18:55:49在美国泌尿科协会2005年年会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住在地下水储存槽或垃圾灰化炉附近的人易患膀胱癌。研究显示,化学物质流入地下水,如果以其他的方式存在于环境中,就会使附近的居民陷入膀胱癌或其他泌尿道癌症的高危险中。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州政府的社区卫生部门获取了5年间的新生癌症案例资料,包括1987、1990、1993、1995及2000年;然后,他们将这些资料分成6个年龄段[阅读全文]
-
2005世界环境日大会旧金山召开
[内容预览]
| 2005/6/3 8:34:25凤凰卫视旧金山6月2日消息(记者 郭晶晶)2005年世界环境日暨全球绿色生态大会6月2号在美国旧金山开幕,本次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这次活动旨在宣传资源保护和绿色生态创造意识,探讨绿色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改善创建优秀的生态居住环境。来自全球100多个大中城市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东道主旧金山市长纽森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感谢各国代表为旧金山[阅读全文]
-
日本节能环保新举措:政府大楼空调设定28℃
[内容预览]
| 2005/6/1 7:52:18为了能在今夏节约31亿升石油,日本政府大楼的空调温度将设定为摄氏28度。 节能目标背后,是日本首都东京有意细化落实今年2月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所提要求,以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基准,2008年至2012年间减少6%。 按照《读卖新闻》的说法,夏季“减装”是日本为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采取的“非常规举措”。科学界普遍认为,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升温的主要原因。 不[阅读全文]
-
破坏亚马逊雨林"金锯"又落巴西
[内容预览]
| 2005/5/26 8:04:26据中国日报报道“绿色和平”组织是国际环保组织。据路透社报道,它在5月24日发表声明,今年对自然环境破坏者惩罚性“奖励”———“金锯”奖将颁发给“对亚马逊热带雨林造成巨大破坏的巴西知名人士”。该组织宣布了这项大奖的提名者,他们分别是:总统卢拉、办公室主任乔斯·迪尔塞乌、财政部长安东尼奥·帕洛奇、农业部长罗伯托·罗德里格斯、马托格罗索州州长布莱·马吉和帕拉州州长西芒·贾特尼。 “金锯[阅读全文]
-
大湄公河流域各国发表宣言:加强自然资源合作
[内容预览]
| 2005/5/26 0:25:27中新社上海五月二十五日电(记者李佳佳)大湄公河流域的各国部长今日在沪郑重表明了在保护各自和共同自然资源方面加强合作的承诺和政治意愿。 于上海举行的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今日在沪结束。会后,湄公河流域各国部长发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联合宣言》,在宣言中各国部长表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自然系统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对于各国关键经济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 来自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阅读全文]
-
德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内容预览]
| 2005/5/24 9:21:03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德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监督机制,中央对州的监督主要依靠法律和司法监督。州是环境管理的主要监督机构,州对地方的监督采用多种监督方式和手段,包括法律监督、财政监督、司法监督等。此外,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州有直接监督企业环境违法的权责。而在我国,目前由于法律没有对中央与地方的环境管理权益关系做出明确的规范,这使得监督缺乏法律依据并且监督标准不清;监督体系尚不完善;[阅读全文]
-
刚果(金)建立濒危动物倭黑猩猩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5/5/24 7:42:01新华社金沙萨5月23日电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倭黑猩猩,刚果(金)首都金沙萨郊外近日建立了洛拉·亚倭黑猩猩保护区。保护区工作人员一方面教育儿童有关倭黑猩猩与人类共存的重要性,一方面力促有关当局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 倭黑猩猩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动物品种,目前人们只在非洲国家刚果(金)看到过这种动物,它与人类的基因构成十分接近,但它们正处在灭绝的边缘。198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阅读全文]
-
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一年减少近3万平方公里
[内容预览]
| 2005/5/23 7:24:26新华网巴西利亚5月21日电 据巴西官方日前公布的数字,由于人为因素,从2003年8月到2004年8月,巴西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减少了约2.6万平方公里,接近阿尔巴尼亚的国土面积。 与此前一年相比,森林消失的面积增加了6%,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巴西环境部长玛丽娜·席尔瓦承认,“这是一个大大超出我们预计的数字”。绿色和平组织在一项公报中说,这一数字相当于“每分钟有6个足球场大[阅读全文]
-
比利时全方位注重环保
[内容预览]
| 2005/5/19 8:50:23比利时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强,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环保观念已渐渐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棺材也环保 据报道,有感于传统棺材造成的浪费,3名比利时人在各自的父亲去世后萌生了制造环保棺材的念头。于是他们在布鲁塞尔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用纤维素和无机物等回收材料生产新型的低污染环保棺材。这种棺材的优点是可被生物分解,在入土后若干年会重新成为大地的一部分。即使是火化,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阅读全文]
-
英研究报告显示:风能应对气候变暖有优势
[内容预览]
| 2005/5/17 20:16:47本报伦敦5月15日电 英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近日发布风能报告认为,风力发电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比核电具有优势。英国政府环境顾问本周将据此向英国首相布莱尔进言,指出发展风能的益处。 针对人们对风能的种种疑虑,该报告指出,风能经济便宜,按现在的电价计算,风能发电的成本低于核电,且与人们的想象相反,它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在距风力涡轮机320米处,实测噪音只有35分贝,与安[阅读全文]
-
“9·11”环境污染后遗症堪忧
[内容预览]
| 2005/5/17 11:03:17美国环保局(EPA)最近公布了一项计划,决定将收集位于下曼哈顿和布鲁克林部分区域的150幢建筑物的灰尘样品,以查明由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坍塌而有多少室内污染物可能遗留下来。EPA称,该计划将用于决定应该清除什么污染物以及是否开展一个范围更广泛的取样和清除工作。 EPA负责研究工作的官员E·蒂莫西·奥佩尔特说,通过更多的取样,该机构可以确定污染物扩散了多远以及这些污染物是否达到了“利害攸关的水平”而[阅读全文]
-
西雅图领头给地球“降温”
[内容预览]
| 2005/5/17 9:04:17在本该湿润的季节却看不到雨水,干躁的西雅图触发了市长格雷格·尼克尔斯的某种灵感。近日,由他发起的一项运动正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席卷美国,号召美国城市加入履行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行列。 政治对手成环保盟友 这位民主党人市长称,目前已有131名与他理念相同的美国市长加入到了这场运动中。这131个城市遍及35个州,涵盖了2900万人口。其中既有洛杉矶市长詹姆斯·哈恩那样[阅读全文]
-
“只有核电才能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内容预览]
| 2005/5/16 8:50:18早报专稿 核能发电向来被西方环保人士视为“洪水猛兽”。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核反应堆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会造成恶劣影响。然而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却促使国际知名环保人士愿意挑战禁忌,重新思考对核能发电的立场。许多环保人士甚至倡言,核能将有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公开呼吁拥抱核能 数个月来,麻省理工学院所出版的《科技评论》(TechnologyReview[阅读全文]
-
英研究称气候变暖导致鱼类游往北极海域
[内容预览]
| 2005/5/15 23:55:58美国当地时间5月14日(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Norwich东英格兰大学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由于全球气候趋于变暖,已导致大西洋北海(North Sea)海域的一些鱼种向北极冷水海域迁移,并表示这些鱼种无法在温水中完成繁殖活动。 东英格兰大学海洋生态学专家阿莉森-佩里(Allison Perry)和她的研究团队表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将有可能导致北海海域中的一些[阅读全文]
-
眼大肚小的英国人浪费惊人 三分之一食物被扔掉
[内容预览]
| 2005/5/9 8:42:10中国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让中国人从小就明白农民劳作的辛苦,懂得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但是英国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浪费的人”,因为每年他们买回家的食物中,大约三分之一竟然碰也不碰就直接扔进了垃圾箱。 浪费大户 “人们的购物手推车永远比胃大,”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4台“地球成本”节目制作人桑德拉·赛克斯的这句评语,在中文里也能找到对应的俗语——眼大肚子小。 有关机构从超市、[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获美国环保大奖
[内容预览]
| 2005/5/8 12:18:4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近日获得了由美国环保署 (US EPA)颁发的本年度平流层臭氧保护奖. 享有国际盛誉的平流层臭氧保护奖于上周在华盛顿特区颁发给了本部设在巴黎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与经济司臭氧行动计划小组。美国环保署高度评价“臭氧行动计划的领导与创新”,盛赞该计划通过其独特的国家臭氧单位区域网络和全球信息交换所,已经使140多个国家从中受益. “评委会高度评价[阅读全文]
-
人类触角伸向太空带来的问题:太空污染
[内容预览]
| 2005/4/28 11:13:36能够把触角伸入太空去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无疑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和科技的巨大飞跃。不过,这种进步和飞跃已使人类活动玷污了原本洁净的太空。 太空污染,这个在人类把触角伸向宇宙时不曾想到的问题,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人类面前并且日益尖锐。国际社会真正认真地考虑太空污染这个问题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时近地轨道的“脏乱”状态不仅对宇航员的生命和长期运行卫星的安全,而且对地球人类都构成了[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