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评出2014年度图片
[内容预览]
| 2014/12/18 22:56:39冰岛Holuhraun熔岩地岩浆喷发木星卫星表面图日本Mount Ontake火山爆发后景象Grimpoteuthis独特形态图欧航局Philae着陆器科学家在特殊条件下检测远古人头骨跳蛛Phidippus audax的眼睛影像图老鼠全身组织透明图艺术家将盆栽送上云端科学家捕捉硅油液滴滴落图磕头虫(click-beetle)幼虫发出蓝色荧光[阅读全文]
-
《自然》评出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内容预览]
| 2014/12/18 16:34:2212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十大人物是本年度一些重要科学进展及事件的中心人物。分别如下: Andrea Accomazzo: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飞行负责人Suzanne Topalian: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人员Radhika Nagpal:机器人研究者Sheik Humarr Khan:对抗埃博拉的医生David Spergel:“宇宙暴胀”研究人员Ma[阅读全文]
-
水下机器人首次成功探测冰底世界
[内容预览]
| 2014/12/18 16:00:35NUI在一次下潜中到达了距离母船800米的深度。图片来源:Chris German/WHOI本报讯 尽管2014年并没有带给科学家太多的惊喜,但对于形形色色的机器人而言,它却是一个旗帜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刚刚在火星上发现了甲烷的踪迹,而欧洲空间局(ESA)则在不久前向一颗彗星释放了一个洗衣机大小的着陆器——菲莱。而在今年7月,研究人员使用一个机器人水下探测器探究了这颗行星上[阅读全文]
-
沿海开发和海防工程加速海滩侵蚀
[内容预览]
| 2014/12/18 12:01:15飓风桑迪引发的巨浪。(自《卫报》)据《卫报》报道,海洋地质学家日前指出,由于沿海开发规模的增长以及修建更高的防海堤来抵御猛烈的冬季暴风和上升的海平面,全球范围内的海滩都面临不断侵蚀。英国阿尔斯特大学海洋研究教授安德鲁·库珀(Andrew Cooper)表示:“大部分天然的海滩已经消失,一部分原因是上升的海平面和不断增加的暴风,但人类开发海岸线造成的大规模侵蚀也导致了天然海滩的消失。”美国杜克大学地[阅读全文]
-
北海道遭遇罕见暴风雪 300趟班机取消50辆车被埋
[内容预览]
| 2014/12/18 10:32:36日本北海道带广市的街道积了厚雪,车辆只能缓速慢行。至昨天上午10时,带广机场已录得69公分降雪。(法新社)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报道,受低气压影响,日本北海道遭遇近年罕见的暴风雨雪天气,导致近300趟班机取消,美国航空公司一架飞机迫降东京。日本气象厅说,北海道部分地区24小时内的降雪量达70多厘米。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大雪导致日本两家主要航空公司全日空(ANA)和日本航空(Japan[阅读全文]
-
热带雨林救不了地球 研究显示碳肥效应或未发生
[内容预览]
| 2014/12/18 8:38:41热带雨林并不能够将人类从全球变暖中拯救出来。科学家曾一直认为,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温室气体将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热带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能够吸收并储存更多的碳。一些数据甚至表明,这种“碳肥”效应已经发生,同时许多气候模型假设这将有助于减缓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的升高。然而一项对采集自玻利维亚、喀麦隆和泰国的树木年轮样本进行的最新分析却指出,在过去的150年中,并没有出现树木生长突增的现象。 荷[阅读全文]
-
美国最新研究报告:2014年或将成为地球最热一年
[内容预览]
| 2014/12/17 15:25:57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报道,在今年的8月、9月和10月连续3个月创下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同期最热月后,全球11月的气温略微“止烧”;但美国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说,2014年仍在迈向地球最热的一年。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5日发布的月度报告说,今年11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综合平均气温比20世纪同期的平均值高出0.65摄氏度,与2008年11月并列为有气温记录以来第七热。 但该报告也指[阅读全文]
-
美政府机构评出2014年十大公共卫生挑战
[内容预览]
| 2014/12/17 14:49:51新华社电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2月15日评出2014年十大公共卫生挑战,埃博拉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艾滋病和烟草问题等上榜。这十大挑战被分为四大类,前四名属于第一大类挑战:新兴传染病的威胁。埃博拉疫情位居首位。其次是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它破坏了人们抗击各类传染病的能力。第三名,EV-D68感染。这种罕见病毒会引发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感染儿童,但没有有效疗法或疫苗。第四名,新型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系[阅读全文]
-
空气污染让泰姬陵变黄
[内容预览]
| 2014/12/17 14:48:20图片来源:MIKE BERGIN在印度旅行期间,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环境学家Mike Bergin注意到,工人在为这个国家的符号——泰姬陵戴“面罩”。这座建筑是由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妻子在1653年建造的“皇冠宫殿”。然而,空气污染却把这座宫殿雪白的大理石圆顶表层变成了土黄色,因此工作人员不得不定期通过在宫殿圆顶的外层添加黏土随后再将其剥离来进行清洁。科学家目前尚不知晓是什么具体[阅读全文]
-
日本北海道将迎暴风雪天气 气象厅呼吁小心雪崩
[内容预览]
| 2014/12/17 10:03:35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受低气压影响,日本全国17日将迎来强风天气,北海道地区则将迎来暴风雪天气。对此,日本气象厅发布了相关预警,提醒民众小心风雪对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呼吁积雪较多地区注意雪崩等灾害。 日本气象厅透露,日本海及日本海沿岸受低气压的影响,预计从北日本到西日本等广大区域范围内将降下雨雪。 气象部门担心由此引发的暴风雪或对交通运行构成影响,故呼吁相关地区提前准备好除雪作业,并[阅读全文]
-
报告称格陵兰冰层融化严重 恐冲击佛州与孟加拉
[内容预览]
| 2014/12/17 10:02:25据“中央社”报道,两项15日公布的报告说,既有的计算机模型严重低估格陵兰冰层融化风险,如果气温暖化造成冰层全融,海平面将上升6米,严重冲击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孟加拉国等人口稠密的低洼区。 格陵兰冰层是全球仅次于南极洲的第2大冰层,而两项国际研究报告升高格陵兰冰层融化速度的关切,并指出科学家可能低估了它的变化。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地质学助理教授、报告[阅读全文]
-
韩国大邱:产业化进程中水环境由破坏到恢复
[内容预览]
| 2014/12/16 10:33:30随着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正式通水,中国民众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各国都经历了水资源由破坏和过度开发到恢复及合理利用的阶段。作为韩国第四大城市,大邱市堪称水资源从破坏到恢复的典范。明年,第七届世界水论坛将在大邱召开,而大邱的治水经验也将更加为世人所熟悉。 洛东江事件成韩最大水污染 大邱是韩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现有人口250万,主要以纺织、机械、金属加工等为主要支[阅读全文]
-
利马气候协议使各国接受减排舆论监督
[内容预览]
| 2014/12/16 10:31:04据美国《纽约时报》16日报道,利马气候协议首次实现了所有国家都承诺减排,但允许各国政府自行决定本国减排计划。谈判代表希望形成舆论压力,迫使政府行动。 据报到,当地时间14日凌晨,经过了36个小时的谈判,近200个国家的高层官员终于达成了史上第一个协议,要求每个国家承诺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化石燃料废气的排放。 这个协议的框架代表了20年来寻求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的努力取得了突破。《利马协议》[阅读全文]
-
气候大会成果一览 推动德班平台促温室气体减排
[内容预览]
| 2014/12/15 14:06:03利马气候大会在经过30多个小时推迟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4日落下帷幕。在大会取得的诸多成果中,最为显著的有以下5项。 虽然大会的最终决议文本与此前预期的力度相比显著削弱,但各方经过妥协最终在决议中进一步细化了预计2015年达成的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的各项要素,为各方明年进一步起草并提出协议草案奠定了基础,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确保多边谈判于2015年达成协议的积极信号。 2011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决定建[阅读全文]
-
《自然》呼吁针对气候变化的协同行动势在必行
[内容预览]
| 2014/12/15 9:03:05一位印度妇女在将原煤烧成木炭,这会排放出损害其健康及影响气候的有毒气体。图片来源:Sanjit Das/Panos12月,全世界的焦点都指向秘鲁利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0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0次缔约方会议1日在利马开幕,与会代表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磋商。会议焦点是减少二氧化碳等长效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消除其带来的气候变化影响。与此同时,德国先进可持续性研究[阅读全文]
-
利马气候会议勉强达成草案 被批大打折扣乏善可陈
[内容预览]
| 2014/12/15 8:58:38“没有不延期的气候大会”这一定论再次得到应验。经过13天的密集磋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加时32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14日凌晨在秘鲁首都利马闭幕。与此前的剑拔弩张不同,凌晨一点半重启的闭幕大会在“一团和气”中顺利结束。在休会一个多小时供各方讨论最新修改版的文本草案后,大会主席以出人意料的快节奏,在几分钟内一锤定音,形成草案。不过,各方对这一草案评价不一。欧盟14日称赞这向明年在巴黎达成最[阅读全文]
-
克里在利马气候大会演讲 敦促明年底前达成协议
[内容预览]
| 2014/12/14 11:15:27当地时间11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表演讲,提醒与会各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已经非常紧迫,呼吁与会各方采取切实行动,争取在明年底之前达成一份全球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 “我很清楚各方的讨论非常紧张、做出决定也非常困难,我也知道一些人长期以来一直对一些大国从工业化中受益却将他们陷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困境非常地不满。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仅坐在一起讨论谁该[阅读全文]
-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5万亿块
[内容预览]
| 2014/12/13 21:39:14据估计,海洋里的塑料污染物的总重量大约是26.9万吨。一个国际科研组通过从2007年到2013年的6年时间里进行的24次探险收集的数据,得出上述估算结果。 海洋表面的“微型塑料”颗粒的数量比预期结果更少,这表明有些已经被转移走。这种转移过程包括阳光导致的降解、生物降解、浮力损失、与沉降的碎石纠缠在一起、海滩堆积,以及被鱼类和其他生物吃掉。 有人还在别的地方发现海龟的胃里塞满塑料垃圾(该图显示的[阅读全文]
-
2014年或成温度最高年份:山火频发 河流干涸
[内容预览]
| 2014/12/12 15:40:11图:美国加利福利亚州菲利普斯,以往,这里在5月份都有厚达50英寸(约合1.27米)的积雪。但2014年,这里只剩下一点点了。 据外媒报道,联合国气象组织的初步预测显示,今年正有可能成为自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 WMO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从澳大利亚到阿根廷,很多国家在过去一年遭受了热浪袭击,如果气温在今年剩余时间继续保持高位,2014年将以微弱差距打破1998年、2005年和2010年不断创[阅读全文]
-
英向大气污染宣战 将逐步限制发展柴油动力汽车
[内容预览]
| 2014/12/12 10:43:39今年是英国《清洁空气法》颁布60周年。早些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曾点名批评,目前英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突破安全底线。英国议会“环境审计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也将英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上升到“公共卫生健康危机”的层面,建议政府采取措施,逐步限制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的私家车辆的使用,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更多“低排放区”以改善空气质量下滑的局面。 报告称,英国每年有近3万人死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这一数字与吸[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